在湖北,關于新生兒的醫療保險問題,有何政策規定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兒童也能辦醫保?自2007年湖北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視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隨著居民醫保制度的不斷完善,目前,湖北省兒童居民醫保的參保率超過95%。
醫院、社區、學校成宣傳“主陣地” 兒童居民醫保逐漸深入人心
7日,記者走訪武漢多家醫院,隨機詢問了10對父母,家中小孩從剛出生到8歲不等,8成父母知道居民醫保,并已經給孩子辦理了,另外一對夫妻表示不知情,還有一對表示聽說了但不知道怎么辦。
對于從何渠道知曉居民醫保,不少家長表示多是通過醫院、社區或是同事朋友的口口相傳知道的。
7日,記者在武漢市兒童醫院看到,門診和住院部都設立有自助查詢機,上面有醫保、農合相關的政策宣傳以及在該院具體的辦理流程,患兒家長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該院在患兒入院后,還會發給家長醫保、農合的宣傳單,上面報銷注意事項、報銷比例都寫的非常清楚。
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內門診處,放有小兒醫保卡使用須知。即便晚上來醫院看小兒急診,還專門開設了醫保窗口,方便患兒就醫。
在武漢市社區居委會,每年都會張貼通告,告知居民次年居民醫保的參保繳費政策,引導社區居民參保。平時,每個社區居委會都放有居民醫保業務申請單,背后有詳細的參保繳費政策介紹。
武漢市的中小學新學年開學后,也會向學生發放參保通知單,請學生家長為孩子參保繳費。
新生兒出生90天內參保,在參保前的醫療費用可追溯報銷。
從居民醫保實施開始,武漢的新生兒出生后就可參保并從參保繳費的次月開始享受居民醫保待遇。考慮到小孩出生后家庭事務較多,部分家長不能及時辦理醫保,2012年,湖北省出臺政策,規定新生兒在出生90天內參加居民醫保,從出生之日到參保前的醫療費用都可報銷。
“由于女兒早產花了不少醫療費,寶寶出院后就去給她辦了醫保,寶寶3個月內的醫療費用得以報銷。”寶寶才出生3個多月的張女士介紹,現在醫保卡還沒下來,報銷費用已經打進了銀行賬戶。
居民要及時參保繳費 解除后顧之憂
湖北省醫保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湖北省城鎮居民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平均75%左右。在一級及以下、二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規定的報銷比例,選擇第一檔籌資標準參保的分別不低于80%、60%、50%,選擇第二檔籌資標準參保的分別不低于85%、70%、60%。未成年人執行第二檔待遇標準。
武漢市規定,從今年開始,居民可從7月1日至12月31日繳納次年的居民醫保費。如果今年的規定時間內未參保而是在2017年繳納當年的醫保費,則會視情況設置不同的待遇等待期。如某個居民之前未參保繳費,2017年2月才參保繳費,則只能從2017年6月開始享受醫保待遇。
新生兒在1周歲以內可隨時辦理參保繳費并不設待遇等待期。但小孩出生后要及時參保,如果過了90天參保,醫保待遇只能從參保后的次月開始享受,如果參保前有醫療費用,則不能報銷。
在采訪中,也有個別居民因未及時辦理居民醫保而受損失。武漢的王女士兒子已經3歲多了,之前就吃了沒給小孩辦醫保的虧,白白多出了不少醫療費。“小孩2歲多的時候才知道可以辦醫保,趕緊補齊手續去辦,卡還沒辦好,兒子就患了一場嚴重的感冒。”
申請辦理兒童醫保卡的新生兒父母,需要準備新生兒的身份證(無身份證的提交戶口本)及其復印件以及寶寶的電子登記照。
辦理流程:
1.資料齊全后提交到寶寶戶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居委會。
2.參保完成后,第一次需實時繳費,憑《城鎮居民醫保實時繳費單》到本市任一郵儲銀行網點辦理居民醫保實時繳費手續。
3.到郵儲銀行網點繳費,繳費成功后將收到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專用憑證。
4.辦理完成后,收到回執單,再由社區通知領社會保障卡。
延伸閱讀:湖北城鄉居民醫保二合一 新生兒出生當年免繳參保費
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省人民政府關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于近日發布。我省所有城鄉居民,不受戶籍限制,均納入城鄉居民醫保覆蓋范圍。各地具體政策將陸續出臺,今年若9月參保,明年可開始享受待遇。
省人社廳醫療與生育保險處負責人介紹,去年5月,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城鄉居民醫保整合方案。此外,還制定了省級統一的醫保目錄,完成了衛計和人社系統機構整合。不過,除試點地區外,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制度仍在分開執行。
《意見》出臺后,今后我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再無身份上的“二元分劃”,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統一成為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其模式大致可參考鄂州市試點,”醫保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城鄉居民可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不同的參保檔次,按檔享受相應待遇。個人繳費與政府補貼相結合,其具體比例由各地制定。”
“統一籌資標準、統一待遇政策、統一經辦流程、統一信息系統”是指,今后不論城鄉居民,每檔的籌資標準是統一的,按檔次享受的待遇是統一的。在當地同一統籌范圍內,城鄉居民享受平等的醫療報銷政策。統一由人社系統經辦,使用同一個信息系統。
過去,新農合的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征收,城鎮醫保由稅務系統征收。今后,統一由地稅部門征收。
《意見》明確,我省新生兒父母任意一方參加省內城鄉醫保的,新生兒可免繳當年參保費用,便可從出生之日起,享受當年醫保待遇。次年,則以新生兒本人身份參保。
對特困供養人員、孤兒、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中經核定的特困家庭夫妻及其傷殘子女等6類特困群體,參保所需個人繳費資金給予全額資助; 低收入家庭中60歲以上老人、未成年人等其他特困人員的資助辦法由各市州縣具體制定。
今年,我省人社系統將以“湖北社保共享計劃”為重點,提升群眾獲得感。除整合城鄉醫保外,還要加強醫保管理服務。爭取上半年實現跨省異地安置和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所有符合轉診規定的人員。
省醫療保險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去年10月,我省醫保結算系統就已經跟國家系統聯網。今年2月,咸寧醫保異地結算在成都通過國家測試,標志著我省達到了國家跨省異地結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