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部委“對癥下藥”,出臺了多項看病就醫方面的利好政策。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至60%、建立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增加到25種……具體有哪些,一起來看↓
01、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
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財政補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即大病保險在2018年人均籌資標準上增加15元。
02、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鞏固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及支付機制,重點保障群眾負擔較重的多發病、慢性病。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03、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至60%
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原則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對貧困人口加大支付傾斜力度,在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全面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封頂線。
04、全面建立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2019年底前實現兩項制度并軌運行向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過渡。制度統一過程中,要鞏固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面,確保參保率不低于現有水平,參保連續穩定,做到應保盡保;完善新生兒、兒童、學生以及農民工等人群參保登記及繳費辦法,避免重復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