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衡水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是明顯高于衡水城鎮醫保的報銷比例,一般來說,衡水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大約是70%只80%,衡水城鎮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大約為50%。衡水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大約比城鎮醫保報銷比例高20%左右。這是因為職工醫保的繳費額度以及構成要比居民醫保多的多,職工醫保的繳費額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且單位承擔較大部分,個人承擔較小部分。2019年衡水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能報銷多少錢?本文將為你介紹關于衡水職工醫療保險報銷的相關知識。
17日上午,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扈傳皋就“今年我市社會保險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新聞發布。其中,今年我市城鎮職工醫保提高報銷限額,年度報銷總額已達48萬元。
1月至9月
我市社保擴面征繳工作運行良好
今年以來,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努力推進社會保險工作,擴面征繳工作運行良好。
據統計,1月至9月,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0.15萬人,其中新增參保2.57萬人,征繳收入達到12.5億元,同比增收1.93億元。全市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34.95萬人(不含建筑業按項目參保人數),凈增3.11萬人,征繳收入11285萬元。全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6.27萬人,征繳收入88673萬元。全市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78萬人,征繳收入3400萬元。全市失業保險人數18.63萬人,征繳收入4792萬元。
50171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已全部完成調整審核發放工作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成了參保登記工作,基金清算正在推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50171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已全部完成調整審核發放工作,確保了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談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扈傳皋說:“我們將全面實施與銀行聯網發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維護基金安全,保障廣大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并結合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特點,推廣應用人臉識別、手機APP等多種生物技術認證手段,充分應用大數據,創新認證服務新格局,不斷提高經辦服務水平。”
提高城鎮職工醫保報銷限額
年度報銷總額已達48萬元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提高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水平,今年我市對醫保政策進行了適當調整。
適當提高了城鎮職工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的繳費金額,將個人繳費金額由100元提高到120元,大幅度提高了報銷限額,由20萬元提高到40萬元。這樣,連同基本醫療保險年度報銷總額達到了48萬元,切實提高了參保職工的待遇水平,避免了因病致貧現象的發生。此外,統一了全市生育保險政策,將生育保險津貼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參保女職工在生育期間不僅可以報銷生育費用,而且可以在產假期間申領生育津貼,進一步維護了女職工的權益,降低了參保單位的負擔。
簡化辦事程序
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我市不斷改進信息系統,簡化辦事程序,大力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這樣,就使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長期異地居住人員、長期異地工作人員以及符合異地就醫轉診條件的人員等四類異地就醫人員,在異地住院時不必再墊付大量費用,可以按照我市醫保報銷政策、就醫地醫療項目和藥品目錄在就醫醫院直接進行結算。
不斷簡化異地就醫備案程序,取消了就醫地審批蓋章的手續,不再要求就醫地定點醫療機構和經辦機構簽字蓋章;簡化轉診轉院手續,患者轉外就醫可由醫療機構出具轉院申請表或者直接到參保地經辦機構辦理;擴大就醫地醫院選擇范圍,對異地就醫患者,直接備案到省或者地市,不再限定具體醫院。同時,積極推進我市定點醫療機構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聯網,完善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的直接結算工作。
“截止目前,我市共開通了17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單位,為異地職工提供服務,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家。”扈傳皋介紹,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將異地就醫人員集中的鄉鎮衛生院直接接入系統,并全面開放市域內定點零售藥店的刷卡結算業務,參保職工可以在市域內任意定點藥店直接用社會保障卡進行購藥。
值得注意的是,在辦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時,必須使用社會保障卡,且社會保障卡初始密碼必須修改(修改有兩種方式:一是到市內定點醫藥機構修改;二是通過社會保障卡專用號碼10639006手機短信修改)。不使用社會保障卡的不能進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按異地報銷目錄、參保地醫保政策結算。出院報銷結算時,參保人員只需支付個人自付的自費部分。
開展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工作
增強貧困人口獲得感
繼續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五保供養對象、低保對象、孤兒、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參保個人免費政策。全面在市域內推行“一站式”報銷、“一票制”即時結算服務和在住院免押金制度,不斷改進服務質量。進一步降低貧困人口慢性病認定標準,將貧困人口慢性病醫療救助起付線從1000元降低至500元,截止9月底,已完成認定慢性病患者25505人(占貧困人口總數的35.48%),所有患者已經全部進行身份標識并及時落實待遇(慢性病人口平均每人報銷1.9次)。切實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對住院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不到90%的,由定點醫療機構支付差額。建立貧困人口補充商業保險,由財政出資統一購買,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第四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