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街道辦事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規范街道辦事處的財政預算行為,促進和保障街道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制定街道辦事處預算業務管理制度。
街道辦事處預算業務管理制度【1】
為加強街道辦事處財政預算監督工作,規范街道辦事處的財政預算行為,促進和保障街道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特制定本試行辦法。
區人大常委會街道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人大街道工委)受區人大常委會委托,承擔區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街道辦事處財政預算、決算的初審和預算執行的監督等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街道財政預算的審查和批準
1、街道辦事處按有關規定編制好本街道的年度財政預算草案,預算草案須由人大街道工委初審,經街道黨工委同意后,報區財政局。
人大街道工委對街道預算草案的初審重點內容: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原則;預算收支平衡情況;預算收入的真實性、完整性;預算支出結構的合理性和保證農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支出的情況;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情況;為實現預算擬采取的各項措施的可行性等內容。
2、街道辦事處要主動接受人大街道工委的財政監督,對人大街道工委財政預算的審查意見,街道辦事處要認真研究,并將采納意見的情況及時向人大街道工委通報。
3、區財政局要將各街道辦事處的年度財政預算納入區級財政預算,向區人民代表大會報告時要說明各街道辦事處的財政預算情況。區級預算經區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后,區財政局應當及時向各街道辦事處批復預算。
4、街道辦事處預算如需調整,調整方案應征求人大街道工委意見,由區財政局納入區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經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告知各街道辦事處執行。
二、街道財政預算執行的監督
1、人大街道工委應在每年的年中和年末組織本轄區內的區人大代表聽取和審議街道財政的預算執行、調整和決算,預算外資金管理使用等情況。街道辦事處應及時將街道預算執行情況、決算以及審計結果向本轄區內的區人大代表通報。
2、人大街道工委應組織財政經濟工作組成員對街道預算執行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分析。
人大街道工委要對農業、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實事工程、經濟建設、城市管理和社區建設等專項支出項目執行情況進行重點監督;可選擇專項支出項目開展資金使用的績效評估,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3、區財政局要加強對街道財政工作的指導,負責對各街道辦事處財政資金運行情況的監管;區審計局要按照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要求,對街道預算執行情況及決算依法進行審計;區財政、審計等政府部門要及時向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通報街道財政的有關情況。
4、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應加強對街道財政預算監督工作的指導,及時將各街道辦事處預算執行的督查情況整理匯總,向區人大常委會會議或主任會議報告。
請區財政局依據本辦法,制定相應的配套實施辦法。
街道辦事處預算業務管理制度【2】
為配合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調動街道發展經濟和建設社區的積極性,促進全區社會事業和經濟建設健康發展,根據部門預算編制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加強20年度街道辦事處收支預算控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預算控制的原則
按照《預算法》和公共財政的要求,以街道辦事處年初收支預算為依據,加強監督,嚴格考核,規范管理,確保街道辦事處各項工作正常運行。具體原則如下:
(一)確保運轉。理順有關街道公安派出所和小學(含幼教)教育的管理體制,其經費支出納入區財政統一管理。區別收入的不同性質,保障重點支出。財政補助收入優先保障人員和事業經費支出,確保街道辦事處的正常運轉。
(二)規范管理。全部收支全額納入區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非稅收入全額上繳區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各項支出按照年初支出預算各項目預算數列支。區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跟蹤檢查。
(三)加強考核。除人員經費外的各項事業經費支出,區各相關部門應制訂相應的考核辦法,經費的撥付與考核結果掛鉤,即人員經費每月按1/12撥付,其它各項事業經費每月按80%的1/12撥付,剩余的區財政20%的事業經費年終根據各有關部門的考核結果撥付,確保各項社會事業支出的資金需求。
二、預算控制的內容
(一)收入預算的調控
街道辦事處的收入分四類,分別下達預算調控數。
1、財政補助收入。包括在街道財政管理體制中核定的基本支出和完成區政府下達的財政收入目標任務應得的工作獎勵。
2、非稅收入。包括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區政府要下達非稅收入增長的目標任務。各部門的贊助收入,街道辦事處集中一定比例后,可以返回各部門用于補充部門經費的不足。
3、轉移支付收入。按照支出預算與街道財政管理體制中核定的財政補助收入和非稅收入合計數的差額確定。轉移支付收入由總公司于每月初5日前按1/12繳存區財政指定專戶。區財政局根據轉移支付收入到帳情況簽發街道辦事處用款計劃。
4、“參與式”預算項目收入。按照《區政府20年度進一步深化“參與式”預算試驗工作的意見》的規定列收列支。
(二)支出預算的控制
街道辦事處的支出分為二類,分別支出的不同性質進行控制。
1、基本支出。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商品服務支出(事業經費支出、公用經費支出)。
(1)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在編在職人員支出,根據區核定編制70人和實有*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的標準列支,其中領導獎金由區核定,其他人員獎金控制在比上年增長10%以內。其他聘用人員要進行全面清理,聘用人員工資原則上不超過區有關文件規定的標準。
(2)商品服務支出(事業經費支出)。各項事業經費年初預算為區各有關部門進行考核的主要依據之一。各項支出必須嚴格按照年初預算列支,除有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得低于年初預算的安排。
(3)商品服務支出(公用經費支出)。公用經費包括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福利費、維修費、一般招待費、辦公設備購置費等。各部門公用經費嚴格按照年初預算進行控制,除贊助收入返回補充部門經費不足外,年內一律不予追加。
2、專項支出。包括日常專項支出和重要項目支出。
(1)日常專項支出。日常專項支出嚴格按照年初預算進行控制,其中協護稅成本超過年初預算的部分,經街道黨工委集體研究,優先從區給予的協護稅工作獎勵中彌補。
(2)重要項目支出。其中“參與式”預算項目支出,按照《區政府20年度進一步深化“參與式”預算試驗工作的意見》的規定列收列支。
以上各項經費除人員經費正常追加外,必須追加的事業經費須經街道黨工委集體研究決定,并報區財政局備案。嚴格控制業務招待費用支出,年內一般不予追加。
三、預算控制的要求
1、各街道辦事處要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的入庫工作,確保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2、各街道辦事處要按照收支預算編制的要求細化落實到各個職能部門和責任人,編制收支細化預算,加蓋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和經濟發展總公司印章,報區財政局作為20年度核準月度用款計劃的依據。
3、各街道辦事處要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安排各項經費支出,尤其是招商引企及協護稅工作經費和業務招待費的支出要與收入完成情況相匹配,支出進度原則上不得超過收入目標完成的序時進度。
4、各街道辦事處要加強與經濟發展總公司的銜接,確保轉移支付款項及時繳存區財政局指定專戶,確保街道辦事處經費的正常使用。
5、各街道辦事處要制定財務審批的管理辦法,明確各項經費的使用范圍,確保各項事業經費的專項專用,并報區財政局備案。
6、本意見由區財政局負責解釋。
街道辦事處預算業務管理制度【3】
為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完善街道財務收支管理和監督,規范和明確經費報銷程序,合理安排使用資金,促進街道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有關財政法規,結合本街道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財務管理制度。
一、財務管理原則
遵守法規、嚴格管理,合理開支、厲行節約,量入為出、收支平衡。
二、資金管理制度
1、堅持依法統一管理為原則,區財政預算及區相關部門撥入辦事處工作經費或代管資金(低保金等)及其他資金(暫存、暫付款項)都必須納入計財股統一管理、統一核算,各股室站辦原則上不另設賬戶。
2、由區級各職能部門撥入的代管資金、專項工作經費,按照職責范圍由相關股室負責銜接及催收。計財股收到的現金必須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原則執行現金管理制度,原則上禁止坐支現金。
3、計財股對各項資金定期結算、分析,及時、準確、全面向領導提供財務信息及財務報表。
4、計財股對辦事處各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須按照財務制度嚴格把關,財務人員不得擅自借支、挪用公款,確保資金的安全。
三、財務工作制度
1、會計管帳不管錢,出納管錢不管帳。出納人員要接受會計的業務指導和監督,要求做到日清月結,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
2、會計負責財務收支計劃的擬訂、執行,財務分析和財務監督,負責會計報表的編制和報送。
3、財務人員要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認真把握現行的各項開支范圍和標準,遵守財經紀律,對帶有普遍性和經常性的開支不能隨意提高開支標準,擴大開支范圍,如確因工作或特殊情況需要擴大開支范圍或提高開支標準的,必須在費用發生之前征得有關領導的同意后方可開支,必要時經黨委會討論決定,否則所發生的費用由個人負擔。嚴格審查報銷憑證,堅持報銷原則,對記載不正確、不完整、不符合規定的憑證,應退回補填或更正,否則將追究財務人員的責任。
四、經費報銷制度
所有經費使用前,實行逐級報告制,經批準同意后方可開支,不允許先支后報。其中500元以下,報告部門分管領導、財務分管領導;2000元以下,報告辦事處主任;2000元?5000元(含2000元),報告辦事處主任、黨委書記;5000元以上的,報請街道黨政聯席會集體研究決定。
1、報銷程序:
經辦人填寫報銷事由??部門分管領導核實情況??財務分管領導簽署意見??辦事處主任審批??出納報銷??會計核對入賬。
2、審批權限:
(1)非工資性及政策性資金、福利支出,執行上述報告制后,500元以下的支出,由分管財務的領導審批;500元以上,由辦事處主任審批。
(2)正常的公共經費開支(含工資、水電費、報刊費、維修費等)以及政策性的代收代支資金按正常審批手續辦理。相關部門政策性的代收代支資金的由相關部門辦理撥款以及發放手續。
3、原始憑證要求:
(1)凡涉及經費收支的合同、協議,主管股室請款報銷時,必須同時向計財股提供原件作為付款依據。
(2)記帳憑證可以根據每一張原始憑證填制,或者根據若干張同類原始憑證填制,也可以根據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但不得將不同內容和類別的原始憑證匯總填制在一張記帳憑證上。對于所開品名為“辦公用品”、“食品”、 “酒”等之類的匯總發票,必須附有所購物品清單,注明各種物品的單價、數量、金額并加蓋開出單位公章。嚴禁公款報銷煙、高檔酒、購物卡、高消費娛樂等發票。
(3)報賬時提供的由外單位出具的報銷憑證,必須是專用發票或行政事業性收據及非經營性收費收據,內容準確完整、真實合法且項目填寫齊全,憑證張數清楚無誤,大小金額相符,無涂改現象,不得以思而學教育收據或白條報銷。報銷票據以開票日為準,在一個月內報賬,原則上不得跨月。各股室需用收據(專用收據除外)須到計財股借收據或代開票據,所收款項必須于7天內交計財股入帳,并且款據相符。
(4)報賬時,原始憑證上必須要有經手人、證明人簽字,經手人、證明人對經濟業務內容負有解釋說明義務,所有簽字人員都對此經濟業務內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5)特殊情況下,確實有經費支出,而又不能取得正規的原始憑證的,由經辦部門寫出書面報告蓋章,并有兩個以上人員證明,方可作為原始憑證予以報銷。
4、重點事項說明
(1)工程類開支,須經街道黨政聯席會集體研究同意,按區政府投資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立項及招投標手續后簽定施工合同。工程實施中,由主管股室按報銷程序請款,財務部門根據合同及工程預算撥付工程款,最多不超過合同總價的70%,待審計決算后再行撥付剩余款項。
(2)辦公類開支,因工作需要的日常辦公用品、用具,由黨政辦年初做好預算統一購買,統一管理,各部門按需領取,并做好登記;特殊辦公設備等,由需求股室持《辦公設備(用品)購買申請表》,報部門分管領導及財務分管領導同意,主要領導審批,經交黨政辦統一購買,按審批程序報銷。任何人不得擅自購置或簽單(含打印費簽單),否則不予報銷。凡購買辦公用品及設備等實物都要辦理入庫驗收手續。
(3)招待類開支,嚴格遵守1月25日發布的《湖南省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來客招待實行就餐定點和通知制度,各股室需要接待的客人必須由經辦人請示黨政主要領導同意并確定接待標準后,報由黨政辦安排就餐。要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嚴格控制招待標準,一般安排工作餐。如在外接待,發票需要注明接待單位和事由以及來客人數、陪同人數,填寫好《接待清單》,一并作為報銷憑證。
(4)單項在3千元以上或者批量在3萬元以上金額的貨物、10萬元以上的工程項目、單項在1萬元以上或者批量在3萬元以上金額的服務采購,以及購置《政府采購目錄》中明確的物品,必須按規定由政府采購機構集中進行采購。
(5)單位購置及上級撥款購置,外部調撥、獎勵、贈送的交通、通訊、家具等耐用消費品都屬街道集體財產,應統一由計財股登記入帳,并確定使用人和保管人員,對于損毀、報廢、轉移、調動的固定資產都必須辦理移交或核銷手續,任何人不能私自處理,人員調動、退休時必須辦理財產移交手續后方可辦其他手續。報廢的固定資產要及時上報或上繳到計財股進行消帳處理,對于遺失的固定資產將由保管人或使用人按原價進行賠償。
(6)其他。無明文規定的各種津補貼一律停發;在執行公務中,因個人玩忽職守、處置不當而導致罰款的票由直接責任人自理,不得報銷;嚴禁用辦公電話辦理私事和閑聊,撥打國內及國際長途電話一律進行登記;對公支出必須轉賬支付;凡是街道編制以及臨聘人員因調動、晉升等引起的工資變動或特殊原因需扣款的事項,計財股一律憑黨政辦公室的通知(通知需先由分管人事的領導審批)辦理有關手續。
五、借款辦理制度
1、原則上經批準的經費先自行墊付,再按程序予以報銷。如確因公需借款,應先填寫借款單,注明借款金額、用途及經辦人姓名,由部門分管領導和財務分管領導簽署意見,經辦事處主任批準后方可取得借款。
2、借款人辦完公事后應盡快到到計財股結清借款,不得以白條抵借款及其他理由拖欠借款。
六、檔案管理制度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有關規定,會計憑證、會計帳薄、會計報表、會計文件和其他有價值的財務資料均應歸檔。
2、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報表按月、季、年報按時歸檔,并分類填制目錄。
3、會計檔案資料不得攜帶外出、毀損,凡查閱、復制、摘錄等須經有關領導批準,確保檔案不丟失、不泄密。
4、財務檔案資料要做到齊全完整,分類合理,期限準確,排列系統,編目有序,便于保管和查詢。
七、本管理制度由計財股負責解釋。
八、本管理制度自二0一四年三月五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