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家了解更多的醫保知識,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漳州新農合醫保新政策,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病保險給了我兒子第二次生命。”昨日,來自漳浦的林女士對記者說道。
原來,其兒子吳小偉化名為救身處火險中的爺爺奶奶,全身93%特重度燒傷。高昂的醫藥費壓得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喘不過氣來。后來,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補償了12萬元、大病補充保險理賠了19萬元。林女士說,治療費用實在太多,幸虧有新農合,特別是加上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減輕了不少負擔。
吳小偉是漳州新農合大病補充醫療保險4.4萬名受益者之一。
“一子落”激發“滿盤活”
漳州,農業人口340萬、占全市常住總人口70.8%。如何解決“農民看病難”,是個重大的民生問題。
早在2005年,漳州就已試點啟動新農合工作。2007年,新農合制度覆蓋全市全部農村地區。2013年,為進一步減輕參合農民的大病醫療費用負擔,漳州積極探索,在全省率先開展商業保險機構承辦新農合大病保險工作,建立起“政府主導、商業保險運營、管辦分離”的新模式。
“一子落”激發“滿盤活”。新農合大病保險,是在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該模式的具體做法就是政府從新農合基金中提取一定資金作為大病補充基金,按一定比例交給保險公司運作。“市財政局陳副調研員介紹。
目前,漳州已建立“基本醫療保障為主、商業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新農合保障體系。參合農民不用再額外多交錢,便既能享受原來的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障,又能擁有大病醫療保險服務。
“小保費”獲取“大保障”
如今,漳州新農合制度覆蓋全市全部農村地區,參合率達99.97%。,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達到530元,其中農民個人只需繳納120元,大病醫療無需額外繳納費用。
市衛計委新農合中心吳主任告訴記者,引入商業保險后,漳州新農合報銷比例顯著提高,大病補充補償起付線從2012年的1.5萬元下調為9000元,超過部分由商業保險機構按一定比例進行賠付,最高賠付比例達80%。住院報銷封頂額從2012年25萬元含基本醫療保障提高到40萬元含基本醫療保障。
延伸閱讀:漳州城鎮醫療保險繳費標準
醫療保險指通過國家立法,按照強制性社會保險原則基本醫療保險費應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時足額繳納。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不計個人帳戶,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其醫療費用。以北京市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例:用人單位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1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2% 3塊錢的大病統籌繳納。
醫療保險是為補償疾病所帶來的醫療費用的一種保險。職工因疾病、負傷、生育時,由社會或企業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或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如中國的公費醫療、勞保醫療。中國職工的醫療費用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以減輕企業負擔,避免浪費。發生保險責任事故需要進行治療是按比例付保險金。
漳州明年城鎮醫保繳費標準公布 個人每月至少交51.5元
昨日,漳州市人社局公布度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準。城鎮職工醫保個人繳納部分至少51.5元。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按2781元的標準繳交。城鎮居民參保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20元,統一在每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辦理次年參保繳費手續。
城鎮職工醫保
關于城鎮職工基本醫保,根據《漳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暫行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按其月工資總額的7%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月工資總額的2%繳納。
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的月繳費基數,最低不低于全市度城鎮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即2575元/月),最高不超過全市度城鎮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即12873元/月)。補繳基數按2575元/月執行。
這意味著,城鎮職工醫保個人部分每月至少繳納51.5元(即2575元/月×2%),比2015年每月多繳4.88元;用人單位每月至少替每個職工繳納180.25元(即2575元/月×7%),比2015年每月多繳17.08元。
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醫保
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為2575元/月。
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的醫保費按2781元(2575元/月×9%×12個月)的標準繳交。和2015年相比,一年多繳納263.52元。
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已參保者,繳交當年醫保費用的截止時間為3月31日。如果繳費不及時,將視同自動中斷繳費。
城鎮居民醫保
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20元,比去年提高30元。各級財政補助標準目前還未明確。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統一在每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辦理次年參保繳費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