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俗間,稱春節為大年。年者何?《說文》曰:“年,谷熟也。”《春秋·谷梁傳》:“五谷皆熟,為有年也。”過大年,就是慶祝五谷豐登的意思。
中華民族自古即有豐收時節敬神祭祖的傳統,其儀式和時間逐漸固定,就形成了后來的歲時節日。而春節,在這些節日中,最為隆重和持久,積淀了非常多的禮俗文化,中華民族世代以來的民俗心理,在過大年上體現得尤為集中和徹底,寄寓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慶祝和期盼。
包頭漢族人的過大年,實際上從臘八節就開始了,一直要延續到二月初二才結束。在如此長的時間里,節俗活動非常繁復,不僅包含了許多小的節日,又有特別多的講究和禮俗。
過臘八,包頭人要打臘八冰、吃臘八粥、腌臘八蒜,然后就是臘月二十三,洗燈盞、立燈桿、吃麻糖、祭灶神,送各路神仙上天述職。自此直到除夕夜,諸神俱不用事,百無禁忌,于是家家戶戶“趕亂歲”,嫁的嫁,娶的娶,遷移動土,任意作為。舉凡清理箱柜、掃除塵土、粉刷墻壁、洗濯衣物、糊窗子、貼窗花、寫對聯、買年畫、打紙扎等,直至“大年三十兒”前的貼對聯、壘旺火、掛燈籠、設香案、灑掃庭除、沐浴更衣,以及蒸饃、炸糕,制做各種食品、購置干鮮果品等,都是過大年的重要內容。
真正的過大年節俗,應當是從“大年三十”開始。現根據時間先后,將舊時包頭地區“大年三十”直到“二月二”的風俗習慣,摘其要者,條列介紹于后。
◆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是指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即使是小盡二十九天,習慣上也稱作“大年三十”。這天一早,孩子們都早早起來,穿新衣,戴新帽,東家跑,西家串,歡蹦亂跳,盡情享受過年的快樂,謂之“跑大年”。而大人們則忙著粘門神、貼對聯,將天地爺、灶王爺等神祗像請入神龕中、貼在神位上,擺上香爐供器與供品。還要上墳燒紙祭祖,在祖先靈位前設豬羊、棗山、水果、干果等供品,飯前燃燭焚香,磕頭祭拜。
對聯的種類很多,有窗聯、門聯、棚圈聯、倉庫聯等,貼在屋內房梁上的叫“抬頭見喜”,貼在大門對面墻上的叫“出門見喜”,柁墩上的則叫斗方。車上還要貼“日行千里”,樹上貼“棟梁之才”,炭房貼“炭積如山”,羊圈上貼“山羊雙雙下,綿羊對對生”等。神龕兩邊也要貼對聯,如灶王爺龕上就貼“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等,橫批是“一家之主”。
大年三十一項重要的事情是壘旺火,也叫籠旺火或垛旺火。壘旺火有專用的旺火架子,旺火材料則煤炭、木柴均可,壘起的形狀累累如高塔。旺火架子上多貼“旺氣沖天”的豎聯。旺火是為晚上接神而設的,民國《包頭市志·風俗志·禮俗》說:“舊歷元旦各家祀天,時恒在夜半,門前必點旺火,加以松柏之枝,以祓除不祥,即古燔柴祭天之義。”
傍晚時,要添滿水缸,點亮燈燭,徹夜不熄。然后洗臉更衣,在神位和祖宗牌位前焚表上香,跪拜磕頭,叫做“安神”。安神前要響炮,俗諺曰:“安神不響炮,爺爺不知道。”安神炮響過,表示接神工作已準備妥當,不能大聲喧嘩,也不準到處走串,只待天神的降臨。
本地舊日過大年有躲債的風俗。因為過去窮苦人家很多,借了債,一時還不上,每到冬天,就開始躲債,到了臘月更是不敢回家。只有等大年三十安神時才能偷著回家。安神以后,直至正月底,不管欠誰的錢,債主也不能催要,見了面還要互致問候,笑臉相向,過了二月二再說。
◆ 熬年
除夕夜,包頭人稱之為“大年三十兒黑夜”,家家戶戶通宵不寐,稱為“熬年”,即古人所謂“守歲”。
熬年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包翌日清晨吃的餃子。餃子里通常要包入幾枚制錢,誰吃到,就說誰有福氣。熬年的方式,可以是打牌、打麻將,或者講故事、猜謎語、說繞口令,但不許大聲吵嚷,不許灑水、掃地,忌諱說不吉利的話。
◆ 接神
舊俗認為,在除夕夜,新的一年到來之際,上天述職的家神都要回歸本位,各司其職。夜半時分的發旺火、響炮,就是為迎接眾神的降臨,謂之“接神”。關于這一習俗,前人多有記述,民國許寄吾《綏遠的年俗和婚俗》說:“至五更天明之際,全家在神前,跪拜焚香,燃放爆竹、燒柴,謂之‘旺火’,意即‘接神’也。堂中院內,明燈放爆,徹夜不絕。”《綏遠通志稿》卷五十《民族(漢族)·禮俗類·歲時習俗》也說:“綏俗接神時,院內置木架,支鐵鑊,實土壘炭于中,高起若浮屠,及時爇之,名曰發旺火。無炭者架木燃之,并用柴引火,納于爐灶,煨以柏葉。家人衣服冠帶,皆就旺火略烘,供取接旺氣、避邪穢之意。”
發著旺火以后,燃爆竹,放焰火,然后全家老幼在長者的帶領下圍著旺火正轉三圈,倒轉三圈,以求驅邪求吉,一年通順,謂之轉旺火。不能親自轉旺火的老人、嬰兒、病人,要把貼身穿的衣服拿出來,圍著旺火烤一烤,以袪病除邪。也有將白麥面點心置于旺火上烘烤的,食之據說可去百病。
接神時,出嫁的女兒忌諱待在娘家,必須躲到鄰家或廁所里,待接完神再回來,否則據說對娘家不利。
接神以后,即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從這天起的一正月,婦女們動輒要忌針黹,男人們也不再辛苦勞作,可以輕松地坐下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
◆ 拜年
拜年是過大年的重要禮俗,本地拜年從正月初一清晨開始,到正月十五以后才結束,俗話說:“有心拜年,過了二月二也不遲。”說明拜年的時間是很長的。 舊日的拜年活動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同宗同族內的晚輩給未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有祠堂或集中居住的,就按照輩分大小,依次進行。零散居住的,還要逐個上門拜年。屆時,各家各戶在地下鋪一塊拜氈或毛口袋,讓晚輩在上面跪拜。有一些人家,則專門鋪上麻桿,跪拜過程中踩得噼啪作響,謂之“踩歲”,也是取吉求祥的意思。
二是閨女女婿到娘家拜年,多在初二進行。三是給親戚長輩拜年,在初五之前進行。五是給居住在不同地區的親戚拜年,放在初五以后也可以。六是給街坊鄰居拜年。關于其形式,民國《薩拉齊縣志》引《綏遠概況》說:“鄉黨相見,則拱揖,口稱過年好,他人亦應之曰發財。”
拜年都在上午進行,下午是不拜年的。未成年的子孫和新過門的媳婦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壓歲錢。
◆ 接財神
正月初二凌晨,本地有接財神的風俗。接財神也要發旺火、放爆竹,其儀式,與初一接神一樣。
關于財神為何人,說法不一,有說是《封神演義》中的比干,因為無心,所以不偏不倚,對窮人、富人一視同仁;又有說是一個拐子,民間謂之拐財神,因為行動不便,往往姍姍來遲,所以舊日接財神者多遲至黎明時分。
接完財神以后,就開始煮餃子,叫煮元寶。講究的人家,為了討吉利,要把餃子包成元寶形狀。煮的時候要火頭旺,很快就能把鍋煮滾,謂之熱氣騰騰。煮熟了要一個一個地用笊籬撈,叫撈元寶。
這時候就有要飯的乞丐和吹嗩吶的鼓匠,民間稱為“送元寶的”,來到門上,高聲喊叫“送將元寶來啦”,主家必然熱情出迎,施舍以炸糕、點心、喜錢等。
◆ 迎喜神
迎喜神是包頭地區過大年習俗中頗為重要的一項內容,但其具體日期,并不確定,農人商戶,迎神的形式也不盡相同。老包頭是“初六日鼓樂迎接喜神”。清代五原廳管轄時的包頭地區,則接財神與迎喜神交錯進行。《五原廳志略·風俗志·歲時》說:“(正月)初二日以后,經商之家,于騾馬上馱紙元寶,雇樂人沿街歡迎,名曰迎財神。住家戶于駝馬上馱紙牌位,鑼鼓喧鬧,歌舞于市,謂之迎喜神。”
而《綏遠通志稿》則說:“(正月)自一日起,每日按喜神方位,擇一日而于郊外祀之,謂之迎喜神。祀畢,迎神而歸,設位供之,至十六日始止。農人有車馬初出行者,先迎神而后首途。農家迎喜神時,家人必盡驅牛馬以隨,廄無留者。”
在鄉村,這天清晨,有的農戶要把牛角涂彩,披紅掛綠,牽到農田里,對著牛頭焚香、燼表、燃柴燒火,牽牛轉三圈后返回。也有的將自家的牲畜縱放于曠野之中,任其奔跑撒歡。返回時,每人揀一小塊土坷垃,供于神龕,磕頭禮拜,迎神活動即告結束。◆ 破五送窮
正月初五,俗稱為“破五”,又叫“大破五”。民間傳說姜子牙封神,把他那個不賢的妻子漏掉了,于是糾纏不休,無奈之下,就封其為窮神。人們因為討厭窮神,就定在正月初五送窮,稱為“破五”,是破掉窮神的意思。
“破五”之前的講究很多,家家不動掃帚、針黹,不洗濯衣物、不農事勞作,也不遠行,忌用生米面做飯等。過了初五,就逐漸放松了。
送窮的習俗城鄉都有,民國《包頭市志》說:“初五日黎明灑掃,除污穢,置畚中,送至垃圾堆中,焚香一炷,謂之送窮。”鄉間還要在簸箕上放一個剪好的紙人,代表窮神,到十字路口或糞堆上焚燒,同時燃放爆竹,也謂之“送窮媳婦兒”。
“破五”這天,忌出門,不拜年,“婦女忌針,窗有罅漏,即補之,最忌破物。”(《綏遠通志稿》)
◆ 人七
正月初七,俗謂之“人七”,即古所謂“人日”。鄉間傳說女媧娘娘締造萬物時,前六日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才造的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鄉間又傳說人的魂靈在除夕夜出走,到初七黑夜歸來,所以本地風俗,要在初七這天夜里點燈,置放在門頭上,是為了讓自己的靈魂望燈而回。《薩拉齊縣志》說:“(正月)初七忌遠行,夜靜燃燈,置門柜而引魂,俗謂人七(即古人日)。”
初七日不僅忌出門遠行,即使外出,也必須要趕回家,為的是讓魂靈附體,以保一年平安。
人七這天,宜天氣晴和,據說于人一年有利。婦女忌針,恐扎傷“人神”。
◆ 八仙日
正月初八,謂之“八仙日”。 夜間,民間說是八仙要過海,于是在水缸中浮置糕片,象征渡海之船。還要祭祀星辰,以祈一年順利。民國《包頭市志·風俗志·歲時》說:“(正月)初八日祭星,按人之生辰,查本年值何星,燃燈以祭之,祝一年順利。”《薩拉齊縣志》也說:“初八為八仙,及夕燃糕燈如子孫數,跪院心前,愿子孫恭順勿逆,曰祭順心。”
是日,宜出游或走親戚,稱為“游八仙”,是出門辦事的好日子。
◆ 十指日
正月初十,俗謂之十指日,婦女忌針,給十個手指放假。又說這天是老鼠生日,鼠屬子,所以叫做“十子”。
傳說老鼠在這天娶媳婦。晚上,人們要在甕旮旯、墻角等處點燈焚香,為老鼠助興。關于這一風俗,舊地方志多有記載。民國《包頭市志》曰:“(正月)初十日在室隅暗處焚香,謂為鼠娶婦。”《薩拉齊縣志》也說:“(正月)初十夜靜,于室內屋角燒香設祭,謂鼠娶媳婦。”
本地在這天還提倡吃莜面。蒸莜面時,要順便制作十二個莜面小臼,順序擺列,蒸出籠時,看小臼內的積水多少,卜占某月的雨旱。《綏遠通志稿》亦曰:“(正月)十日俗名十指日,婦女忌針。綏俗城鄉居民,于是日均食莜面。事極通行,不知何義。蒸面時,并以之占歲之旱潦。用面作小臼十二,順序置之,熟時依次驗之,中有水者主某月多雨,無者主干旱,農家多占驗之。至晚,在室處或水缸側燃燈焚香,家人則戲語兒童曰鼠娶婦,城鄉皆然。”對上述習俗作了詳細記載。
◆ 楊公忌日
正月十三為“楊公忌日”。楊公云云,據說是指宋代術士楊救貧。清梁章鉅《浪跡續談·楊公忌》引《軌論》云:“宋術士楊救貧,習堪輿術,為時俗所推,其說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楊公忌。”
包頭鄉間所說的“楊公忌”,只有正月十三日一天,舊時忌出門,忌大操大辦,婦女忌做針線活兒。現在,這些忌諱似乎已毫不講究了,只是到了這一天,還聽到老人們說,今兒是楊公忌,僅此而已。
◆ 鬧三官 轉九曲
所謂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明歸有光《汝州新造三官廟記》曰:“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說以天地水府為三元,能為人賜福、赦罪、解厄。”天官為上元,故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本地所謂鬧三官,也即鬧元宵,因為一味地追求紅火熱鬧,所以也稱之為“胡鬧三官”。
關于鬧三官,民國《包頭市志》有較多的記載:“至十五日元宵節,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懸燈彩,沿街建木棚,以祀三官,點旺火,唱秧歌,男女游觀,晚間尤甚,名曰燈節……考此處之三官棚,他處無有,不知所祀為何人。而其棚制造甚精,莊嚴燦爛,甚為美觀,各有榫竅,過時拆卸。各街各巷,各置一座。因古無廟祀神,相沿成風,在清季實為最盛,亦點綴年華之一景也。”
至于鬧元宵的節俗,各地大同小異,無須贅述,唯包頭等地,舊日有轉九曲一項,較為特別。《綏遠通志稿》曰:“(上元日)城鄉各地,亦有作九曲燈者,于郊外曠地,結秸為闌,置燈三百六十,方十丈許,其中曲折通行路。向夕燈火齊明,五色燦爛如錦。薩、包一帶,山場產炭,于燈節前壘炭如高阜,至期發之,火光燭天,數日不熄,入夜望之,狀若火塔,亦壯觀也。”
元宵節時,社火熱鬧達到高潮,但也接近過年的尾聲,各種表演活動于夜間結束之后,以后就再沒有太大的紅火了。
◆ 老小添倉
添倉,也叫填倉或天倉,是祭祀倉、箱、井神的日子。其在正月二十日者,謂之小添倉,在二十五日者,謂之老添倉。是日凌晨,家家要在院子的中央,用灶灰畫成方圓不一的倉房或糧窖形狀,寫上五谷豐登字樣,稱為打窖。然后在里面放糧食等物,祈禱一年的風調雨順、糧食盈余。小添倉要放小麥等夏收作物,老添倉放谷、黍等秋收作物。到了晚上,凡是貯藏米面柴炭的地方,都要點燈,據說可以防止一年間耗子的損害。
關于這兩個節日,舊地方志也有記載。民國《包頭市志》說:“正月二十日為小填倉,又為天倉日。二十五日為大填倉,又為老天倉日。家家以灰撒地,作方圓之倉,取雜糧或銀錢金玉置于其中以祭之,并于是晚置燈水缸中以祀神。”《薩拉齊縣志》也說:“(正月)二十日小添倉,二十五日老添倉(亦曰大添倉),晨起焚香祭神畢,以灰畫窖于院中,儲雜糧。晚浮燈水缸,祭祀倉官。并于米面器中添置米面,祈豐收焉。”
兩個添倉節,婦女均忌針黹,以免扎瞎倉官的眼睛。小添倉一般吃蕎面或莜面圪團兒,叫做“打窖圪團兒”;老添倉多吃烙油餅,謂之“蓋窖餅子”。
關于包頭的過大年習俗,民諺說得好:“忙臘月,鬧正月,趿哩趿拉到二月。”老添倉一過,到下一個節日“二月二”來臨,所謂的過大年,就算正式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