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的來歷
20xx年萬圣節是11月1日星期五,10月31日是萬圣夜,有些地區也常把萬圣夜成為萬圣節。萬圣節又稱鬼節,它是西方歷史最悠久的節日之一。據說,早在公元前,住在英倫三島、愛爾蘭、法國一帶的凱爾特人每逢10月31日都要為殘廢和黑暗之神舉行慶;顒印_@一天晚上,他們準備了許多美味佳肴,讓善良的鬼來吃,還在曠野的山丘上燃氣篝火,讓明亮的火焰招來善良、驅走惡魔,據記載這是鬼節最早的形式。 后來鬼節又與基督教相結合,成為圣徒們的一個傳統節日,并改稱為萬圣節,時間定為每年的11月1日。以后,這一節日逐漸從歐洲傳入北美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區。
在萬圣節這一天,無論大人或是小孩,都可盡其所能的作怪,而不會招致異樣的眼光。大部分的家庭會在院子里擺上幾棵南瓜或是和真人一般高的稻草人,并且在窗戶上裝飾小小的南瓜燈或是掛上一副骷髏;有些人也會在門前上方掛些蜘蛛網。愛熱鬧或是有年輕人在家的家庭則會舉辦化妝舞會,或是將家里裝飾成鬼屋。
萬圣節是西方僅次于圣誕節和感恩節的第三大節日。當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他們有的披上漆黑的長衫,騎著魔掃,扮成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單假扮成鬼怪;有的戴上畫有骷髏旗的帽子扮成海盜;不少孩子手中還提有一盞用南瓜做成的杰克燈。
其余不想出門湊熱鬧的大人們,就必須準備一大推糖果和零食等這群愛搞惡作劇的小孩上門,如果有人不用糖果、零錢寬帶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會在你家門口上涂上顏料或是把人的臉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