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步伐越來越快,大家提前回憶一下肇慶春節的一些特色傳統習俗吧!
包裹蒸吃裹蒸
一直以來,裹蒸是肇慶地區春節的傳統食物,當春節將至,肇慶的女人們就開始忙碌了。她們一大清早就上菜場挑選冬葉,冬葉是本地特產,據說長在鼎湖深山,承天地之精華,吸天然之雨露,因而格外肥大,具色綠、葉香、柔韌、防腐等特點,比葦葉、竹葉更勝一籌。
而實際上,鄉間很多人通常都會自己找地方種植一些冬葉,冬葉是非常粗生的植物,房后屋邊、田邊地頭均可以種植,也不用費神,等年尾需要包裹蒸的時候就可以采割收集,自給自足;而大規模種植的,則算得上是懷集地區,市場上銷售的,多是懷集出產的?葉。
包裹蒸的冬葉最好選用老葉,?葉在使用之前需要用熱水燒煮一番,既可以讓葉片變韌變軟易于包裹,又可以除去冬葉的苦澀味。糯米、綠豆都以當年產的為佳,糯米淘洗后浸泡,綠豆去豆衣,對半磨開,篩去癟豆;做餡的豬肉相當講究,以肥瘦相間又偏肥的為五花肉上乘;制作“五香”調味料是一個關鍵步驟,直接影響到裹蒸的味道,裹蒸是傳統的民間食品,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來調制,跟市面所賣的五香粉的味道有所不同,所以肇慶人有“裹蒸世家,秘方無價”的說法,調味料大體說來要用到適量的精鹽、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制作好調味料之后,要提前將肉餡腌制一晚,使之入味;在包制之前還要將肉餡炒干水,一可增加香味,二可防止肥油散失。
各種材料都準備妥當后,女人們便圍坐在裝有糯米、綠豆、肉餡的大木盆旁,開始包制裹蒸。包裹蒸需要模具,傳統用尖頂大竹帽,將三張冬葉依次鋪放在帽的中間,以10:6:4的比例先后放上糯米、綠豆和肥豬肉,依照?葉包糯米,糯米包綠豆,綠豆包肥豬肉的順序包裹,然后在頂端(其實這是成品裹蒸的底部)覆上一到兩張?葉,接著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用模具包出來的裹蒸大小相同,只只都有一斤以上,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這和普通棕子相比,簡直稱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傳統燒煮裹蒸的器具是大甑或鐵桶,民間一般用大油桶改裝,在燒煮之前用黃泥巴涂抹外壁,可防止熏黑鐵桶。將包制好的裹蒸一層層放置在桶內,加入清水猛火燒煮,在燒煮過程中桶內熱水會溢出和蒸發,則需要不斷補充熱水,以水面蓋過最頂的裹蒸為標準,經過八至十個小時的連續煲煮,?葉內的糯米、綠豆和肥豬肉會互相融化,混為一體。這樣,色、香、味俱全的肇慶裹蒸便可以上桌食用了。據說,這種傳統已經沿襲了近2000年,體現了裹蒸原汁原味的特點。
布置張貼
節前各地習慣布置廳堂,張貼門神、門錢、對聯、字幅、年畫。其中“!弊钟械官N的,寓意“?到”。端州區人家在廚房懸掛串扎生菜、蒜苗,一則備用,一則寓意。建國后,對聯、字幅已注入*健康向上的意義。廳堂上時興布置盆桔、鮮花和彩燈,端州區人家習慣裝點吊鐘花。城鎮機關單位縣掛“歡度春節”橫額燈籠。裝占彩旗、彩燈,增添節日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后,除夕將至。于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后,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后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四會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于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于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后便生爐起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準備完畢,讓其晾干。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四會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肇慶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后輩,能掙錢的后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將鈔票取回。
肇慶各縣市區地方特色春節習俗
封開縣春節習俗:通宵保留煙火
春節是封開縣內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外出的人紛紛回家團聚。群眾過節活動,一般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即陸續開始,大搞室內外清潔衛生、備年貨,婦女忙于裹糍、蒸年糕,迎接新年。年制品以糯米糍為主,有時包裹蒸、花生、芝麻粘皮的糯米糊、甜糕、“沙爽”(粘米制品),還有油炸糖環、油炸檄(北境制空心,南境制實心),解放后還時興炸角子、做云吞、湯丸等等。除夕前還有送迎灶君習俗。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除夕晚接立灶君神位。迎送灶君要備三牲、酒禮祭拜。傳說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該家主人情況,因此民間對灶君都很敬重,每逢初一、十五要燒香敬拜,希望灶君上天時為其說幾句好話。除夕,家家戶戶貼對聯、門神,買肉殺雞,備絲粉、腐竹、針菜、香信及其他祭品拜神。晚餐,各家吃“團年飯”,酒菜豐盛。農村許多地方,習慣全家大小在廳堂圍著火盆直至天亮,稱之為“守年”。爐灶用谷殼或柴炭引燃,通宵保留煙火,并點“長明燈”,以示“長慶”好意。不少地方還習慣留“隔年飯”,以示“年年有余”。零時開始,放炮竹“接年”。城里人還走上街去轉一圈,意是新年“行大運”、“行好運”。城鄉煙花炮竹不斷。
年初一早晨,有些地方習慣吃甜湯丸、面條,也有的地方習慣整天吃素不吃肉。老少首次見面,均敬禮作揖,相互恭祝吉利,年輕人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分發紅包、糖果。各家備有茶點、香煙、糖果之類,招待賓客。人人都穿上新衣服,街中村中行人如流,一片喜氣洋洋。年初二為開年日,許多地方都習慣殺雞拜神。年初一吃齋、吃素的,此日即宴豐餐盛。此后,各地都習慣相互拜年,走親戚,訪好友,城鄉呈現一片節日歡樂氣氛。醒獅隊、舞龍隊、八音鼓樂隊進城串鄉賀新年,受賀者要備茶、糖果、香煙,熱情接待。還有舞獅采青、武術表演,放鞭炮、送紅包等,觀看場面人潮如涌,熱鬧非常。縣境大洲泗科的陜筋白馬舞、五馬巡城舞和采茶戲等民間傳統節目,在四鄉巡回表演,還到毗鄰廣西蒼梧縣木雙等地演出。年初七為“人日”,一般不出門,不探親訪友。元宵節許多地方過元宵習慣吃湯丸,示意新的一年開始“心中有數”?h境內南豐和金裝望高過“元宵節”則比過除夕、年初一還要熱鬧。渡頭城西廟是日舉辦炮會,許多商戶或居民合伙備金豬(即燒豬)拜菩薩,祈求神靈保鉆在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保佑街坊居民四方大利、六畜興旺、人丁安康。炮地內外,人山人海,年年如是。
高要市春節習俗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是高要市人民群眾最重視的傳統節日。節前家家戶戶都忙著搞清潔衛生,準備年貨,包制“果蒸”粽。除夕。俗稱年三十晚,住戶門前貼上大紅春聯,室內張燈結彩,擺設盆桔、鮮花,當晚吃團年飯,聚天倫樂,圍坐守歲,萬家鞭炮齊鳴。大年初一,舊俗匿家不出門,不掃地。年初二俗謂“開年”,宰三鳥、備生菜生蒜以祀神,祈求風調雨順,取生財好運之意。春節期間,人們穿紅著綠,街市旌旗飄揚,五光十色。民間組織舞獅賀年,舉行各種文娛活動。親朋戚友互相拜年,送果蒸、油角、包頭果等,見親友小孩賞以紅包(利是),熟人見面,互道吉祥語。新婚夫婦到親戚家拜年,成為必不可少的禮節。
四會市春節習俗
除夕前四會的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制作各式?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后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后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于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懷集縣春節習俗:落花燈節
元宵節過后,熱鬧的春節也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落下帷幕。但在懷集東部的鳳崗、洽水、甘灑等山區鎮,人們過了正月二十落花燈節,春節才算真正結束。
正月二十的落花燈節源于何時,已無從考證。記者根據當地一些大姓的族譜記載,發現這個奇特的節日在清代道光年間就流行在懷集縣的東部山區。
每年正月初二子時,每個村新生男嬰的父親會拿著花燈放在祖堂里懸掛,告知祖先后繼有人,同時祈望祖先保佑新生男嬰健康平安長大。這些花燈與元宵節的花燈基本相同,只是沒有謎語,而是寫上一些祝愿語、男嬰父母及男嬰的名字。花燈里面的燈在過去用生油,后來用煤油作燃料,現在用上了電燈;粢惶24小時亮著,連續懸掛19天,寓“長久、長壽”之意,正月二十才落花燈。當地人將這一天稱為落花燈節。
到了正月二十那天,吊燈的主人和初二上花燈時一樣,拿著煮熟了的全雞、豬肉、齋菜、香燭和鞭炮,喜氣洋洋地來到祖堂酬謝祖先。這時,祖堂內燭光明亮、香煙纏繞,炮竹聲彼起此落,震耳欲聾。一家有喜,四鄰同慶,鄰居們也拿著雞、肉拜祖先,爆竹聲陸續不斷,將新春又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