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南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南陽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南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南陽屬于中原地區,歷史悠久古老,而且地域廣大,擁有十三個縣市區,還有不少山區,自然存在一些獨特的民俗風情,今天說三個方面:
飲食
“民以食為天”,南陽位于中原地帶,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連年征戰多造成田地荒蕪,吃飯問題一直都是重要問題,南陽又處于長江流域,受荊楚文化影響,形成了不拘一格的飲食習慣和叫法,比如:早晚得“喝湯”,還有“包谷糝紅薯稀飯”和“面疙瘩”是主食,漢朝南陽人醫圣張仲景發明了流行幾千年的“扁食”也就是餃子,成為普通老百姓所能制作的日常美味,至于牛肉湯就鍋盔,那也是無數南陽人早上的打卡早餐。
廟會
南陽的廟會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幾乎在年級稍大一點的人心目中,廟會是求香祈福的莊嚴肅敬、是踏青春游的嬉戲熱鬧、是各色美食的香甜味道……是鐫刻在每個南陽人心底的情感,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廟會是一個活的、立體的民俗博物館。每一次廟會,都是一次民俗文化展覽,也是一次民俗文化交流。
曲藝
南陽的地方曲藝繁多,但最有名的是大調曲、鼓詞和三弦書,還有曲劇受到了老年人的喜愛,南陽曲劇團的多種曲目為南陽人民贏得了多項榮譽,一些活躍在民間的小劇團為鄉間的勞動人民經常送去歡聲笑語。
人文景觀:武侯祠、醫圣祠、漢畫館、內鄉縣衙、張衡墓、彭雪楓紀念館。
自然景觀:內鄉寶天曼景區、內鄉天心洞景區、西峽伏牛山景區、丹江口水庫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九龍溝風景區、南陽白河游覽區。
特色風味: 南陽油茶、南陽黃牛、山茱萸 、辛夷花、 玄妙觀齋菜、鎮平燒雞、博望鍋盔、界中米醋、鎮平黃酒、社旗三粉。
地方文藝: 宛梆、大調曲子、三弦書、 鼓詞、 鑼鼓曲、槐書。
旅游商品: 南陽地毯、南陽絲綢、南陽玉雕、南陽烙花、黃石硯。
二、南陽的簡介
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東扶桐柏山,西依秦嶺,南臨漢江,是一個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山區、丘陵、平原面積各占三分之一。地理坐標為東經 110°58ˋ-113°49ˋ,北緯32°17ˋ-33°48ˋ之間。氣候屬南北過渡帶,四季分明。1994年7月,國務院批準南陽撤地設市。現轄鄧州市、臥龍區、宛城區、方城縣、南召縣、鎮平縣、內鄉縣、西峽縣、淅川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社旗縣共1市2區10縣,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25萬。
南陽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戰國時期已是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西漢時“商遍天下,冠富海內”。東漢為光武帝劉秀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的南陽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培養和造就出春秋時期謀略家、“商圣”范蠡,東漢時期科學巨匠張衡,澤被后世的醫圣張仲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等舉世矚目的歷史人物。
南陽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陜交通要道。目前,焦(作)柳(州)鐵路縱貫全地境,規劃中的寧(南京)西(西安)鐵路將在南陽與焦柳鐵路交匯;公路四通八達、交織成網;波音737客機可直達北京、廣州、深圳等地。
南陽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歷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國漢文化最集中的旅游區之一,是中原主要的旅游勝地。目前,全市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名勝古跡達40多處。其中武侯祠、醫圣祠、張衡博物館、漢畫館、內鄉縣衙每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中外游人;丹霞寺、香嚴寺、水簾寺、山陜會館等勝跡,寶天曼、太白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丹江水庫、石人山(南麓)、老界嶺、白河游覽區等自然景觀,都是旅游休養的好去處。1993年南陽盆地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恐龍蛋化石保護性開發”被列為世界21世紀議程項目。
南陽是一塊潛力巨大有待繼續開發的寶地,南陽是一方充滿希望的熱土。1200萬南陽兒女正以飽滿的熱情,為把陽建設成為豫西南和豫、鄂、陜毗鄰地區有較強輻射力、吸引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為把一個經濟繁榮、科教進步、生活富裕、環境優美、開放有序、社會穩定的新南陽帶入21世紀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