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安慶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安慶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安慶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1、黃梅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廬劇、徽劇、泗州戲并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
黃梅戲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采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并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成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安慶為中心,遍及中國。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桐城歌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種漢族民歌,是漢族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的漢族民間文學,同時又是一種融詞、曲、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桐城歌由山歌、民謠、小調組成,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影響廣泛而深遠。民間文學史家關德棟曰:“《桐城歌》是起于安徽桐城地方的一種曲調,以后流布于吳語地區,所以清乾隆九年(1744)刊《萬花小曲》收有一曲人于《吳歌》類!
桐城歌由山歌、民謠、小調三大類組成。具體類別可分為傳說、風土、時政、勞動、生活、情愛、儀式、事理、趣味、燈歌、兒歌等。早在明代以前桐城時興歌(情歌)就流布于湖北黃梅一帶和江浙吳語地區。
3、孔雀東南飛傳說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
全詩357句,1785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
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11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桑皮紙制作技藝
岳西縣生產桑皮紙的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岳西桑皮紙紙張質地纖維細密,紋理清晰,百折不損,光而不滑,吸水性強,色澤潔白,墨韻層次鮮明,不腐不蠹。
2008年桑皮紙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出身岳西縣毛尖山鄉造紙世家的王柏林先生獲該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稱號,成為該項目目前國內僅有的三個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5、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屬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地方古稀有劇種,是明萬歷年間風靡全國的古青陽腔遺脈,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史載,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將青陽腔傳入岳西,由鄉士集中在私塾教習高腔,并組班結社,活躍于民眾之中。至清光緒年間,青陽腔全面融入境內各民間燈會,與本土民俗文化相結合,孕育成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于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扎根于民間,土生土長,世代相傳。據考證,這一藝術最早始于唐代,約有1000多年的發展歷史。
望江挑花是流傳在望江縣境內的一種家庭手工技藝,源于唐代,用麻與發為材料,制作祭祀供品。至晚唐始用本地棉花為原料制作,用于生產衣飾及家庭器用裝飾制品,并逐漸形成每家每戶女性必須精通的手工技藝。
以其構圖精美、正反成趣、內涵豐富、美觀實用而為望江人民所喜愛,世代相傳,保留至今。
1979、1982年、2000年作為望江民間特色工藝的挑花藝術,三度進入人民大會堂。為安徽廳增光添彩。并多次作為禮品贈送國內外友人。
2008年6月將望江挑花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5月21日,望江挑花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7、文南詞
文南詞唱腔分正本戲主腔和小曲兩大類。戲曲劇流行于安徽東至、宿松等地。原系湖北黃梅一帶的漁鼓小調,清末民初由逃荒賣唱人傳入安徽。
在發展中 曾受“饒河調”影響,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鑼鼓。從地攤走上舞臺,有近百年的歷史。唱腔有南詞、文詞、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幾十種,故取“南詞、文詞”合二為一,統稱為“文南詞”。
伴奏以四胡為主。無專業劇團,東至、宿松兩縣黃梅戲團兼演文南詞。劇目有《煙花女子告狀》、《蘇文表借衣》等三十多個。
2008年6月7日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安慶的簡介
安慶,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市中心位于北緯29°47′~31°16′和東經115°45′~117°44′之間,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余脈。全市現轄懷寧、桐城、望江、太湖、岳西、宿松、潛山7縣(市)及迎江、大觀、宜秀3區。全市總面積13589.9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21平方公里。現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正在積極推進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信用建設示范城市、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和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1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6萬人,城鎮化率56.17%,比上年末提高0.65個百分點。
安慶先民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公元1195年,宋寧宗趙擴因為曾任安慶軍節度使,舒州是其潛邸之一,故將舒州安慶軍升格為安慶府。1217年,黃榦就任安慶知府,開始建筑安慶城。安慶建城最終完成于1260年,至今已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歷史文化名城——安慶
自宋至明,安慶一直是府城所在地,元代為安慶路,明代恢復安慶府。明末,崇禎七年,設“安廬兵備道”,崇禎十年又設“巡撫都御史”,安慶的政治軍事地位又一次提高。清初,順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分設左右布政使司?滴趿辏1667),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稱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因為安徽巡撫和安徽按察使司的先期進駐,安慶作為名義上的省會,基本確立。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遷回安慶,安慶正式成為省會駐地。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安慶一直為安徽省會駐地,是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咸豐十一年(1861)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制造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創辦《安徽俗話報》,第一次舉起“新文化”的旗幟;光緒三十三年(1907)、三十四年(1908)先后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炮馬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和新軍起義的第一槍;安徽省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個現代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在這里。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圣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二百余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佛教領袖趙樸初、道教領袖陳攖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云桂、“將軍外交家”黃鎮、“雜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等影響中國、聞名世界的杰出人物的故鄉。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種文化生態,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2005年4月,國務院同意安慶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也是國家唯一單獨特批通過的城市。截至2015年底,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0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6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3種。紅色文化遺址眾多,如岳西紅二十八軍舊址、王步文故居等。
安慶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市境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省級風景名勝區6處,國家森林公園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座,世界地質公園1處(天柱山),國家地質公園1處(天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鷂落坪)1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0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6種、省級非遺23種。具有雄、奇、靈、秀特色的天柱山,為國家級5A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83.45平方公里,保護帶面積333平方公里。司空山因古洞、危崖、險峰、瀑布等景觀稱勝,更因禪宗二祖在此筑壇說法而揚名千古。長江絕島”小孤山矗立江中,素有“江上小蓬萊”之美譽!澳蠂¢L城”白崖寨、花亭湖風景名勝區和大龍山風景區均各具特色。吸引著八方游客。市區的迎江寺振風塔,塔影橫江,有“過了安慶不說塔”之譽。
安慶交通便捷,旅游服務設施齊全。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自古聞名。鰣魚、鱭刀魚、大閘蟹、墨子酥、油酥餅、桐城豐糕、懷寧貢糕、江毛水餃、雞湯炒米等特色食品讓人回味無窮,望江挑花、潛山舒席、宿松蠟染、岳西翠蘭茶葉等傳統工藝品或土特產品令人愛不釋手。滬蓉、東香、安合、合銅黃等高速公路干線,105、206、31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會;寧安高鐵竣工,2015年12月正式運營;合安九高鐵12月正式動工;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和建設中的沿江高速公路、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相連接。安慶天柱山民航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凇⑽靼病⒗ッ、寧波等航線。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2000年,安慶被批準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12年底,省政府批準安慶市整體納入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規劃范圍;2013年,安慶市首次入圍年度“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市”榜單。
安慶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安慶城北枕龍山,南臨長江,西依皖河,東接石塘、破罡諸湖,獅子山、鳳凰山、菱湖、秦潭湖等鑲嵌其間,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座大園林。城北的大龍山—石塘湖風景區,山景、水景、石景、樹景、洞景融為一體,別具特色;城西的陳獨秀陵園,林郁山靜,幽雅肅穆;城南沿江岸建設的外灘公園、橋頭公園綿延近10公里,形成一條靚麗的風景線;城內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國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風貌;特別是歷史悠久的菱湖公園與后期建設的蓮湖公園、市民公園、大湖風景區已連成一片,總面積近5平方公里;建設在景區內的文化廣場、黃梅戲藝術中心、鄧石如碑館、黃梅閣、血衣亭、日本櫻花園、徽派盆景園、黃鎮紀念館和科技館、體育館、圖書館等建筑物,以及程長庚、鄧石如、嚴鳳英、鄧稼先、陳延年等塑像,更是增添了一層文化氛圍。2006年,建設部命名安慶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37.1%,林木綠化率39.9%;市區綠化覆蓋率40.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3平方米。
三、安慶傳統文化相關文章分享
(一).銅陵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銅陵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銅陵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銅陵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銅陵的青銅文化,歷史悠久,現有發現的商代冶銅遺址。市區各主要路口,均有各式各樣青銅雕塑。銅陵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三面環山,一面臨長江。礦產等資源極為豐富,有金、銀、銅、鐵、錫、生...查看更多
(二).淮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幢钡膫鹘y文化有哪些?一起來淮北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淮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淮北相山廟會】每年農歷三月十八日,為古相山廟會。古時,每春秋兩季,淮北市境內地方官員都要到相山顯通寺舉行祭禮,祈求神靈保佑平安,降福于民。而周邊民眾則于農歷三月十八日左右來此廟...查看更多
(三).馬鞍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馬鞍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馬鞍山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馬鞍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睆囊皇准で楹肋~、瀟灑飄逸的《望天門山》開始,李白與馬鞍山從此結下不解之緣。傳承先人文脈,詩歌這一浪漫的文...查看更多
(四).淮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茨系膫鹘y文化有哪些?一起來淮南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淮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安徽淮南的民俗文化有很多,分別有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淮河流域的花鼓燈就被譽為是“東方芭蕾”,它 是漢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間舞蹈。除此之外,還有、...查看更多
(五).蚌埠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蚌埠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蚌埠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蚌埠的傳統文化有哪些蚌埠是花鼓燈、泗州戲、鳳陽花鼓戲的發源地;ü臒簦袞|方芭蕾美譽,流傳在懷遠、鳳臺、鳳陽、潁上等地。泗州戲,又稱拉魂腔,與山東、江蘇、河南一帶的柳琴戲同出一源。鳳陽花鼓戲,又名衛...查看更多
(六).蕪湖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蕪湖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蕪湖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蕪湖的傳統文化有哪些蕪湖的民俗文化有: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無為魚燈,鳳凰美食節,黃滸賽龍舟,南陵目連戲,蕪湖梨簧戲,十獸燈,大王沖佛香制作技藝,無為剔墨紗燈技藝,繁昌民歌,張恒春中醫藥文化,無為民歌,...查看更多
(七).合肥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合肥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合肥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合肥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廬。簭]劇原名“倒七戲”,又稱“小刀戲”,為安徽省著名地方劇種,它是以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民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查看更多
(八).安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安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安徽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安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戲曲安徽戲劇表演藝術歷史悠久,品種較多,名家迭出。地方戲種現存30余種,影響較大有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鳳陽花鼓、墜子戲、花鼓燈等。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主要流傳...查看更多
(九).臺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臺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臺州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臺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雕刻、燈彩、曲藝、刺繡等,臺州民族民間藝術其中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臨海黃沙獅子、仙居無骨花燈,有溫嶺大奏鼓、三門石窗,還有少人知的黃巖采茶舞、臨;ü膽、玉環燈塔魚燈等。...查看更多
(十).舟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舟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舟山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舟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民間音樂舟山漁歌在當代中國,有太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而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傳統的民間藝術伴隨著舊生產方式的消失,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狹小的生存空間將這些優秀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