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馬鞍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馬鞍山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馬鞍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睆囊皇准で楹肋~、瀟灑飄逸的《望天門山》開始,李白與馬鞍山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傳承先人文脈,詩歌這一浪漫的文學形式在馬鞍山這片鐘靈毓秀的土地上詩意地“生長”。千余年來,詩人與馬鞍山的綿綿情意,成就了這座城市與詩歌的千年情緣。這里的人們懂詩、愛詩,喜吟誦、愛創作,更是以打造李白文化品牌為載體,將“馬鞍山李白詩歌節”矢志不渝地辦了33載;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契機,將詩歌創作和吟誦的熱情灑滿了整座城市,深入到了每一寸城市肌理。
追尋:詩仙蹤跡永追隨
橫跨長江兩岸的馬鞍山,境內山水縱橫、峰奇嶺秀、溪清魚肥,是歷史上文人墨客偏愛的山水之都。自古以來,馬鞍山地區便為東西交通之要沖,南下北上之咽喉,歷代文人墨客在此云集星散,文明之厚重在此沉淀。
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之際,馬鞍山屬于楚頭吳尾。秦漢時期,東西兩岸又分屬會稽郡與九江郡。六朝更迭,馬鞍山成為扼守首都建康(今南京)之西南門戶,軍事地位陡升。同時,地近京畿,王孫貴族常于此嘯吟詠嘆,“文的自覺”隨之到來。唐宋時期,江北之和州(州治歷陽)、江南之太平州(州治當涂)得到進一步開發,交通便捷,人文薈萃,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詩文流韻,燦然生輝。流風余韻,波及元明清。
年輕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雄心萬丈,仗劍去國,出三峽,浮江漢,游吳越。1200多年前,當他剛剛踏上馬鞍山這片奇麗的山水之境,只輕輕一首《望天門山》,便登上了盛唐詩國的時代舞臺。
馬鞍山作為詩仙李白的終老之鄉、絕筆之地,除李白之外,周興嗣的《千字文》、劉禹錫的《陋室銘》、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李之儀的《卜算子》等千古名篇均成就于此,還有白居易、杜牧、曾鞏等600多位詩人雁陣般棲居于這片詩靈之地,留下了千余首膾炙人口的詩文。
是山水靈氣,是人文氣息,更是一種文化自覺。從《千字文》到《陋室銘》,再到《卜算子》,名篇至今朗朗上口、誦讀聲縈繞千年,似乎細細訴說著這里的前世今生。
青山埋仙骨,歲月訴情緣。多少年來,詩仙的蹤跡為這里的山山水水平添了幾分浪漫和仙韻,也使得文化靈氣在此孕育。斯人已逝,但詩意棲居,追尋先人蹤跡,卻成為這座城市矢志不渝的堅守。
傳承:先人文脈通古今
傳承詩仙風骨,傳播詩歌文化,促進交流合作,自1989年起,馬鞍山市委、市政府決定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前后,舉辦馬鞍山中國國際吟詩節。節慶期間開展大型文藝演出、詩歌創作和朗誦比賽、國際友人吟詩會、經貿洽談、旅游觀光、李白研討、群眾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為首屆詩歌節的主要參與者之一,馬鞍山市文化名人戎林對30多年前的往事記憶猶新。他回憶,李白詩歌節當時還叫國際吟詩節,活動大受歡迎,還來了很多國際友人。
1992年,馬鞍山中國國際吟詩節被國家列為中國國際觀光年百項旅游節慶活動之一。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確定為五大節慶活動之一。經過多年的積累,馬鞍山中國國際吟詩節形成了自己的活動特色,成為城市的一個重要標志。
鑒于多年舉辦馬鞍山中國國際吟詩節的成功經驗和良好效果,2005年初,經國務院批準,第一屆中國詩歌節在馬鞍山市舉辦。
自2006年開始,在中國國際吟詩節的基礎上,每年舉辦馬鞍山中國李白詩歌節。
,中國詩歌學會授予馬鞍山市“中國詩歌之城”稱號。“中國詩歌之城”現已成為馬鞍山市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
2015年,馬鞍山開通了“詩歌之城”微信公眾平臺,為詩歌愛好者提供詩歌資訊和體驗服務,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的詩歌文化資訊中心、體驗中心和服務中心,讓詩歌愛好者盡享“詩歌盛宴”。
2018年,馬鞍山中國李白詩歌節迎來了30歲的“生日”。
30年的發展,讓這座城市浸潤在濃濃的詩意中,市民的文化素質和文學修養得到不斷提升。30年的發展,馬鞍山的城市文化內涵和品牌效應得到不斷提升。
如今,經過33年的積累,馬鞍山李白詩歌節已不僅僅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更是一座城市永不磨滅的文化記憶。
在追隨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馬鞍山李白詩歌節正在茁壯成長。
正如馬鞍山市著名詩人歐震所說,自己在馬鞍山多年,見證了詩歌節的成長。成長的不僅是詩歌節,還有這個城市中的人。
“馬鞍山大地的綠水青山孕育了無數經典流傳、永久傳唱的絕美詩詞,這里是眾多詩詞創作者的樂土,也是無數‘詩和遠方’的承載地!睔W震說。
創新:長江文化放光芒
時代洪流滾滾向前,馬鞍山李白詩歌節也在不斷豐富著她的內涵。
依舊清晰地記得去年10月13日上午的濱江文化公園江豚灣廣場,秋風正好,風景如畫。第33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開幕式文藝演出“大江頌歌”在這里精彩綻放。
氣吞山河話長江故事,吟古頌今承千年遺風。詩朗誦、情景歌舞、表演唱、音舞詩畫……充分運用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演員們用精湛的表演,完美演繹了千百年來馬鞍山這片神奇土地與浩瀚長江的千年情緣,講述著一個個綿長動人的長江故事,充分體現了馬鞍山在“長江文化”中獨特的魅力。
作為一座擁江發展的城市,馬鞍山擁有的長江歷史文化資源多,生態景觀佳,人文薈萃,品質高端,不少資源具有獨特性、稀缺性甚至唯一性,這些都為馬鞍山賡續弘揚長江文化奠定了基礎優勢。利用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這一平臺,馬鞍山也將繼續講好詩歌文化、長江文化,展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真理。
33年的成長發展,馬鞍山李白詩歌節已經從過去單一的詩歌吟誦發展到如今融歌舞、吟詩、旅游、經貿等為一體的文化盛宴,以其獨具魅力的本土藝術氣息,成為馬鞍山市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以長江文化為底色,以馬鞍山本地特色的詩歌文化為依托,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開展的關于長江文化和詩歌文化的交流活動,既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時也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了長江文化。
巍巍大青山,清清姑溪水。詩仙李白如同種下了一粒種子,從此,雄奇奔放、創新求變的文化基因便深深埋進了這片散發出詩性光芒的沃土。江水長流,青山不老。沐浴著的春風,這座城市將繼續闊步向前,以更高的熱情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為人民寫詩,為時代放歌。(
二、馬鞍山的簡介
馬鞍山市位于安徽東部,橫跨長江、毗鄰南京,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是長三角城市群和南京、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員。馬鞍山建市于 1956年10月,現轄3縣3區,總面積4049平方千米,總人口216萬。2020年8月19日,親臨馬鞍山考察,對馬鞍山提出了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
馬鞍山是伴隨著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一座工業之城、港口之城、綠色之城、文明之城,是一座既充滿生機和活力,又富有歷史底蘊,集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于一體的城市。
一是基礎雄厚的制造之城。馬鞍山因鋼設市、因鋼興市,傳統產業主要是鋼鐵、汽車、電力等,新興產業主要有高端裝備、半導體、通訊通信、生物醫藥等,工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較強,產業基礎較好。
二是區位優越的開放之城。馬鞍山地處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是安徽融入滬蘇浙的東大門、橋頭堡,擁有2個國家級開發園區、1個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和6個省級開發園區,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鄭蒲港是安徽江北地區唯一的萬噸級深水良港,正在打造安徽江海聯運樞紐中心。
三是向上向善的文明之城。馬鞍山是中部地區首個全國文明城市,并蟬聯五屆,“聚山納川、一馬當先”是我們的城市精神,文化開放包容,市民素質較高,社會和諧穩定。
四是宜居宜游的生態之城。馬鞍山生態環境優美,城鎮化率69.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3%,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等榮譽稱號,是一座宜業宜居宜游的美好城市。
三、馬鞍山傳統文化相關文章分享
一.淮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茨系膫鹘y文化有哪些?一起來淮南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淮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安徽淮南的民俗文化有很多,分別有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淮河流域的花鼓燈就被譽為是“東方芭蕾”,它 是漢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間舞蹈。除此之外,還有、...查看更多
二.蚌埠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蚌埠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蚌埠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蚌埠的傳統文化有哪些蚌埠是花鼓燈、泗州戲、鳳陽花鼓戲的發源地;ü臒簦袞|方芭蕾美譽,流傳在懷遠、鳳臺、鳳陽、潁上等地。泗州戲,又稱拉魂腔,與山東、江蘇、河南一帶的柳琴戲同出一源。鳳陽花鼓戲,又名衛...查看更多
三.蕪湖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蕪湖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蕪湖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蕪湖的傳統文化有哪些蕪湖的民俗文化有: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無為魚燈,鳳凰美食節,黃滸賽龍舟,南陵目連戲,蕪湖梨簧戲,十獸燈,大王沖佛香制作技藝,無為剔墨紗燈技藝,繁昌民歌,張恒春中醫藥文化,無為民歌,...查看更多
四.合肥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合肥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合肥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合肥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廬。簭]劇原名“倒七戲”,又稱“小刀戲”,為安徽省著名地方劇種,它是以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民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查看更多
五.安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安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安徽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安徽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戲曲安徽戲劇表演藝術歷史悠久,品種較多,名家迭出。地方戲種現存30余種,影響較大有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鳳陽花鼓、墜子戲、花鼓燈等。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主要流傳...查看更多
六.臺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臺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臺州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臺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雕刻、燈彩、曲藝、刺繡等,臺州民族民間藝術其中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臨海黃沙獅子、仙居無骨花燈,有溫嶺大奏鼓、三門石窗,還有少人知的黃巖采茶舞、臨海花鼓戲、玉環燈塔魚燈等。...查看更多
七.舟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舟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舟山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舟山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民間音樂舟山漁歌在當代中國,有太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而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傳統的民間藝術伴隨著舊生產方式的消失,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狹小的生存空間將這些優秀的...查看更多
八.衢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衢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衢州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衢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衢州地處閩、浙、贛、皖交界之處,從雕刻建筑、飲食習慣到地方曲藝、民情風俗均深受周邊地域文化的影響。在對吳越文化、徽派文化以及福建的八閩文化和客家文化等諸多文化因素兼容并蓄的基礎之...查看更多
九.金華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金華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金華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金華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金華風俗文化金華婺劇婺劇在金華等幾個地區非常的流行,也是浙江比較有名的地方戲曲了。這婺劇是將幾種不同的聲腔結合起來,成為了一種合班。婺劇的傳統劇目十分豐富,較有影響的劇目有:《黃...查看更多
十.紹興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附傳統習俗和元素)
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紹興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紹興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一、紹興的傳統文化有哪些紹興的傳統文化有:越劇、紹劇、紹興蓮花落、社戲、目蓮戲、迎神賽會、紹興師爺、吃講茶、烏大網、糾會、堂眾田、修橋鋪路造涼亭、育嬰堂、凌霄社、書法節、王星記紙扇、金不換毛筆、紹興花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