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地處河北省中部,是一座有2300年歷史的古城。其春節習俗也是源遠流長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河北保定的春節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臘八節
俗稱臘八兒。民間有“吃罷臘八飯,開始把年辦”的俗語。臘八粥象征五谷豐登,還有人在樹上涂臘八粥,并祈禱說:大樹小樹吃臘八,來年多結大疙瘩。
祭灶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擺設灶糖,送老灶爺上天,并讓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币郧髞砟旰霞移桨。正月初一早上請回灶爺,“臘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來!
除夕
全家團聚守歲,又稱“熬福”,睡得越晚,來年越有!。燃放鞭炮,表示辭舊迎新。早上吃餃子,中午擺家宴,晚上吃甜食。一天中不許斗嘴,不得摔碎碗盤,摔碎了,要馬上說“歲歲平安!币哉讈砟耆f事如意,合家歡樂。鄰人見面,互說吉利話。晚輩向長輩磕頭問候,長輩為孩子發壓歲錢。
初二到初五,出嫁女子要娘家“拜年”。攜帶禮饃、禮條(帶肋骨的豬肉)、四種鮮青菜(寓四季長親)。 大年初一是不允許出嫁了的女子在家過年的,說這樣會是娘家人一年不走運。 如果家里有長輩去世,大年初一就會有很多忌諱。例如,家里人不能出門,不能拜年,不能貼對聯,省略掉很多過年的習俗,需在家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老人生前對老人有什么照過不周的地方,反思自己的行為,并教育子女孝敬老人。
龍頭節
保定流傳著農歷“二月二,龍抬頭”的民諺。傳說二月二是主管降雨的龍王露頭的日子,人們企盼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便在這天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保定市西南郊有座專為龍王建造的龍潭廟。據清同治年版《清苑縣志》載,龍潭廟為北宋元佑年間蕭德修。每年的二月二這里都舉行熱鬧的龍潭廟會,為保定兩大廟會之一。這一天,人們有吃煎餅和炸食的習俗,炸食的形狀很像龍體。婦女在這天不能做針線活,以免扎傷龍眼。 二月二這天有個特色活動即“插小雞“。在二月二來臨之前用秫秸(甘蔗的一種)皮扎成小雞的形狀,在二月初一晚上插在自家的門窗上面。取雞吃毒蟲之意,借秫秸皮的小雞來驅逐毒蟲。要插到二月二晚上再取下來。據說這樣一年家里都不會有蝎子,蟑螂等蟲子。
烤柏冰
烤柏冰即烤柏樹枝。是指在正月十六的下午,很多人會去太子庵(山名)的廟上拜佛,然后折很多柏樹回家。晚上的時候會好多人聚在一起烤柏樹枝,也可以把家里的掃把仍進去一起烤?镜臅r候要烤遍全身,這樣就能百病不是生?景乇褪侨】及夭〉闹C音,據說在正月十六這天烤了柏冰就會一年身體健健康康。
回娘家
保定有新娘“回門”的風俗。回門就是回娘家。新娘要在出嫁的第三天(單日成親則第二或第四天,回門選雙日表示成雙成對),帶上禮品和新郎一起回娘家探望雙親。在這天,娘家的嫂子們要與新姑爺戲耍,小輩則藏新姑爺的東西要喜錢,丈母娘則讓女兒回婆家時給新女婿帶好吃的;氐叫吕杉液,新娘由婆家的婦女領著到同族的長輩家行禮,表示晚輩對長輩的尊重,長輩也送給新娘一些禮物和喜錢,顯示長輩對晚輩的關照。 在回門后的第十日,新娘的父親會接新娘回家住七天,七天結束后再由新娘的母親的母親把新娘送回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