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婚禮越來越西式化,很多古時留下來的習俗正在慢慢被淡化,不過,也有很多傳承千年的禮俗被保留了下來。莆田地結婚風俗不盡相同各有千秋,共同組成了燦爛的婚俗文化。
舊時,莆田人的婚姻大多是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很少有婚姻自主的權力。選擇婚配時,同宗或親戚中不同輩的不能通婚,還要考慮男女兩家的社會地位及經濟情況,即要門當戶對。婚娶均有古代“六禮”的痕跡。
說媒
兒女長大后,父母托媒人為其物色對象,有個別在嬰孩時期訂婚約的或所謂“指腹為婚”的,一般是由媒人從中說合。媒人為了賺取媒禮,千方百計、花言巧語“玉成其事”。由此釀成婚姻悲劇是常有之事。
相親
媒人說親之后,其父遇“門當戶對”的,即可代兒女登門相親(一般是男方到女家相女兒),對方要煮線面或雞蛋當點心招待,倘相中了,才吃下對方煮的線面、雞蛋,如不中意,就不能動的。
送庚帖
男女雙方如果同意親事,就通過媒人互送年庚八字。男方把女方的庚帖放在灶頭箸籠里,經過三日三夜,若家里沒發生什么事故,就認為此女能服家。爾后,雙方各請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看男女倆有無沖克、合婚的吉兇等等。
訂聘
斷過“八字”合婚后,如雙方滿意,就由媒人從中商定聘金、嫁妝,再擇吉日訂聘,俗稱和定、辦定。男家選定“雙日”,請親戚中認為命運好的婦女6-8人,身著紅衫,帶禮物,把聘金的一部分和一些金銀首飾,送到女家,把戒指、手鐲套在姑娘手上,把項鏈、或金銀鎖掛在姑娘的脖子上,俗稱“掛月豆 ”。女家放鞭炮,把糕餅果品分贈親人、鄰居,表示女兒已許配于人。然后置辦點心酒菜招待男家客人,并每人一封紅包。
定日
俗稱“請日子單”。男方請擇日館擇選結婚佳期,以紅帖轉告女方,女方回以允期紅帖。之后,男女雙方根據議定的婚期,各自擇日為未來的新郎、新娘“裁衣”。
送嫁
姑娘臨嫁,女家親友贈送衣飾、布料、紅花、香粉等物,表示祝賀,稱為“送嫁”,俗稱“捧花粉”。
納吉份
納吉份莆田人變音為“擔試粉”。婚期到時,男方把未交足的聘金、禮物裝入紅漆禮盤;把豬肉、線面、紅米團、菜丸等食物裝入紅漆“擔盤”,共十個或八個盤,分為兩組,每組五個或四個,自下而上,由大而小,兩組合為一擔挑,故俗稱“擔盤”。如閨女的祖母健在,則須另備肉、面一擔奉敬,俗稱“媽擔”。這個禮俗在仙游稱作“起轎腳”。
結婚
結婚俗稱“成人”,取兒女長大成人之意,故而很隆重又有很多禮儀習俗。
首先是物色“能嫂”和“送房兄”。“能嫂即喜娘”。舊時婚姻,男女素未見面,新娘初到男家,需要能嫂在身邊傳話、指導禮儀,故應選老于世故、諳諸禮俗、口舌靈便、善于應變的中年婦女擔任。選“送房兄”則是古代掠婚風俗的遺留。古代婚姻男方常用暴力把女的掠奪過來,因怕被女方搶回,故需請一批青壯年守夜,年代久遠,這批人就演變為幫人家結婚之忙的“送房兄”,因他們以鬧房(俗稱“送房”)為中心,前后做了不少工作,故主人對他們招待備至,敬稱為“送房兄”。
其次是布置洞房、婚筵、綃頭、掛表軸、安床等。洞房俗稱“新婦房”,門楣掛米篩麻袋和一條男褲。掛米篩麻袋代表天羅地網,為驅除邪祟。掛男褲,為要新婦將來對丈夫服從。洞房內掛條染紅豬腿,因俗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豬腿禳壓之,祈免災禍。房中除設嶄新眠床、櫥柜、桌椅外,壁上掛“麒麟送子”或“孔雀開屏”畫軸鏡屏,床前懸掛“百子紅座燈”一對,“送房料”(撒帳,送孩子等用物)例由姐夫或姑丈或送房兄備辦。婚筵設在廳堂上,門楣掛橫長幅紅綢,貼大紅婚聯,廳堂內外掛滿賀幛。婚期前一晚(俗稱“上頭暝”),新郎新娘要分別在家中舉行綃頭(俗稱“上頭”)儀式。新娘的綃頭是開臉(用細繩紋去面上的汗毛),梳妝,縛高髻。新郎是剪發、剃臉、戴禮帽,還要沐浴。之后穿上“上頭服”(這副衣褲婚后收藏起來,等到本人臨終時再穿上),待到事先擇定的吉時,請福壽雙全、夫妻健在的長者為新郎梳頭,然后束發加冠(戴上插金花五蕊的禮帽),送房兄唱贊:今早“上頭”喜匆匆,東來紫氣滿華堂,××(男女兩方的姓氏)二姓諧連理,新郎新婦振家風。婚日凌晨,懸掛表軸于廳堂壁上。表軸俗稱“表德”,四尺長兩尺寬,分左、中、右三行書寫;左行寫新郎的原名和字,中行寫上新郎的表德字,一般為二個字,斗大,意義與原名相諧,多取吉利字眼,右行寫上新郎在同族同輩中的排行。掛表軸時,放鞭炮,送房兄贊:掛起表德真及時,金雞報喜迎佳期,親朋戚友來賀喜,一舉成名天下知。接著男家用銅錢墊洞房里眠床的四個腳,俗稱“安床”,取夫妻恩愛平安吉利,共同勞動發家致富之意。安床時贊:眠床墊上太平錢,歲歲平安福來臨,一對鴛鴦交頸睡,夫妻恩愛百年親。
婚日上午,男家雇紅轎,由媒人和“能嫂”到女方家去接新娘。紅轎俗稱“新婦轎”,轎上四周披圍紅綢,并在轎門上掛一塊豬肉,亦禳“白虎”之俗。新娘用大紅帕(俗稱“新婦罩”)罩住頭面,帶著“新娘媽”像由“能嫂”引導,哭別父母,然后抬往婆家。傳說 “新娘媽”是莆田古時一位愛護女子收養棄女的黃氏媽的化身,閨女們以她為保護神,以一支紅箸為骨,燈籠座為座,用紅頭繩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紅紙衣褲、頭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婦女形狀。舊時莆田女子出嫁,都要帶她到夫家奉祀,以求平安。新婦轎到了婆家門口,男家的公姑、妯娌、大人、小孩等均暫回避,并熄滅灶堂里的火,俗叫“避沖”,冀日后一家和睦相處。新娘下轎進入廳堂腳不能沾地,必須踏著米袋,共五條,取個“五代見面,代代好”的吉利。在仙游,迎親時有個獨特習俗,是新郎要親自往女家去迎親。
新娘下轎后,送房兄將妝奩中的蚊帳掛到洞房的眠床上,并以紅棗、瓜籽、花生等果品向蚊帳的四角撒去,俗稱“撒帳”,取多子多福之意。此時贊道:撒帳東西南北方,百無禁忌姜太公,桂子蘭孫聯科甲,榮華富貴喜蒼蒼。黃昏時,送房兄又行“送孩兒”禮,送房兄分別手持龍鳳燈、百子炮、雙喜花燭和一對白瓷“孩兒仔”、果盆等由婚筵附近的土地廟開始,列隊鼓樂放炮送入洞房,由新郎新娘接過這對“孩兒燈”安放帳內板架上。由捧果盒的贊:今夜大家“送孩兒”,新郎新娘笑微微,燕爾新婚魚得水,早生貴子耀門楣。
新娘下轎后,新郎新娘由“能嫂”作禮儀指導,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對拜,行合巹大禮。之后,又端出豬頭、豬腿、線面等祭告祖先,俗稱“告祖”。新郎帶新娘叩拜祖宗后,又逐一跪拜全家各位尊長,有些地方受拜人應回以“紅包”。禮畢,新郎新娘雙雙進入洞房。
拜堂、告祖后,宴請賀客。廳堂左上第一桌面對大門的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稱“橫頭位”,乃新娘母舅座位。其余座次,請鄉里年高望重長者就座。如母舅姍姍來遲,須一請再請,要他來后方可開宴。
宴罷,送房兄為首擁入洞房鬧洞房。第一個節目是“抱出燈”:新郎抱起新娘,新娘舉雙手,取床前懸掛的兩盞“百子燈”互換掛好后,才能把新娘放下,贊曰:洞房花燭小神仙,一對鳳燈掛兩邊,東西交換入門喜,一刻千金樂少年。“燈”諧“丁”音,出燈表示出丁,取早生(男丁)貴子之意。接下來是“做經文”。所謂做經文,即古代新婚戲婦之俗。送房兄事先準備一些妙趣橫生的節目,此時用來導演,讓新郎新娘作主角“逢場作戲”,夫妻對話、動作等多帶有戲謔、挑逗的內容,故意制造鬧趣為難新婚夫婦,多由“能嫂”解圍圓場。一直鬧到更深夜闌,雄雞初唱時才結束,放鞭炮后,送房兄贊:大家齊出門,雙雙掩房門,洞房初會面,夫妻情意綿。贊畢,大家退出洞房,將房門掩上,俗稱“ 掩門”。
回門
回門俗稱“請轉馬”或“請子婿”。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出廳堂問候翁姑及長輩,會見家中親人,俗稱“出廳”。并下廚房第一次作炊事,即古詩的“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天新娘家小舅子來請新娘偕同新郎回外家拜見“外家”長輩親友。娘家設午宴款待,俗稱“子婿酒”,酒后新郎先告辭回去,新娘則等到黃昏時才返家,帶回童子雞一對,紅紙封腰的甘蔗一雙,祝愿從頭到尾夫妻和氣,日子甜蜜。去時新娘坐轎在前,回程時在后;古時是騎馬回門,故俗稱“請回馬”。
換花
婚后第三天,女方備辦“換花籃”,由小舅子送到男方,看望才出嫁的親人。“換花盤”有紅白紙花等,白花象征得男孩,紅花象征得女孩。
送年暝
送年暝就是新婚第一年的農歷臘月廿五日,娘家備辦擔盤給婿家送禮。禮物有線面、豬蹄、紅米團 等,還有一對大紅綢布金字的紅座燈,由一個6、7歲的小男孩送上門。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紗彩繪的燈籠一對,加上一支小燈籠(叫燈仔),寓意“年年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