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防災減災日的由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中,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因而在2009年3月2日,經國務院批準,將每年的5月12日設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2018年是我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而今年的主題??“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出現了“城市”這一關鍵詞。設立防災減災日的意義何在?今年將重點放在了“城市”一詞上又有怎樣的深意?防災減災我們都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問題太多,所以要從頭說起。
汶川大地震紀念碑
中國抗災辛酸史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自古中國人就自詡為“天朝”,但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而且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社會財富的積累,災害損失有日益加重的趨勢。當然,自然災害也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作為具有上下五千年滿滿兩本文明史的華夏民族,自誕生之日起,就開始了與自然災害的抗爭史,華夏文明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一部與災難作斗爭的辛酸史,但偉大的勞動人民也在艱苦卓絕的抗爭中摸索和進步,開辟出一條條防災減災的康莊大道: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都是我國勞動人民對付水患的偉大創舉;公元132年張衡發明了地動儀,為人類認識地震作出可貴貢獻……所以,防災減災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修課,設立全國防災減災日也是旨在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全國防災減災日標志
面臨自然災害時的城市生存法則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且對人類社會造成了的危害的現象和事件。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土地沙漠化、干旱等漸變性災害;還有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
其中,尤以突發性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極大,它們的不確定性和突然性常常令人猝不及防。同時,城市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現在已經成為高樓林立、人口集中的代名詞。發達的經濟,便利的生活設施,使得我國城鎮化的速度逐年提高。但人們在享受城市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高密度的建筑群,密集的人口分布,使得城市在遭遇突發性的自然災害時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風險,作為一名“城里人”,防災自救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生存法則。
防災減災“三步走”
地震后房屋坍塌
但是對待所謂的“天災”,人類只有自認倒霉的份兒嗎?
Of courseNot!只要懂得未雨綢繆做好預防措施,掌握必要的自救逃生技能,完善災后處理體系,人類一樣能夠全身而退、給災難一記響亮的耳光。自然災害的種類繁多,針對其中危害性較大和關注度較高的地震災害,我們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震學研究組的裴順平研究員,就災前預防、災中應急和災后處理三個方面作出解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震學研究組裴順平研究員
(一)震前??預防這劑強心針必須要打
地震,主要是由于地球板塊運動而造成的一種破壞性極強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的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
然而,在當前的科技水平下尚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的到來,并且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所以,地震預防這一劑強心針就顯得非常重要。對于城市居民來說,從日常生活的細節處做好防御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和較容易發生的地區。裴順平研究員解釋說,科學界通常用彈性回跳理論來解釋地震的原理:在地球結構中,存在著大大小小的斷層,在斷層兩側的塊體,由于構造應力的作用,就會發生相對運動,并且隨著運動的逐漸積累,在斷層附近就會不斷發生形變,當形變積累到一定程度,達到斷層的強度極限,斷層就會瞬間破裂,釋放大量能量,這就是地震。地震后,斷層兩側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然后再不斷發生形變,直到下一次地震發生,這就是地震產生的原理,也叫作彈性回跳理論。由這個理論我們也可以發現地震常發生的地點就是斷層附近。
地震發生的原因??彈性回跳理論示意圖
其次,對于室內的構造和物品安置也要有所顧忌:比如,室內的高柜一定要和墻體固定在一起,以免倒下時砸到人或者堵住逃生的路;在較高的家具上面不能放置較重的物品,以防砸傷;同時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離玻璃窗遠一些的地方;家中配備一張堅固的桌子,并且要將它緊貼家中內部承重墻下,承重墻是定位在每個房間的安全地點。
除此之外,家庭應急包也是必不可少的。應急包就是在發生災難的情況下,讓受災者能夠積極自救互救,并且為他們爭取出等待救援時間的一系列物品。應急包里面除了必備的救生水和應急食品外,還應該儲備急救包等急救用品,以及一些生活和自救互救的必需品。應急包應當放在家中易于拿取的地方,以備不時之需。
(二)震中??應急能力是生死關頭的“速效救心丸”
一旦發生了地震,面臨災難時的應急能力就顯得異常重要,科學果斷的自救知識就如同生死關頭的“速效救心丸”,能夠在逃生的黃金時間救我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