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的來歷故事
每當萬圣節的到來,人們裝扮吸血鬼在大街上穿梭、女巫婆騎著掃把還會帶著黑色的貓、或裝起鐘樓怪人或惡魔的樣子挨家挨戶的敲門嚇人!門一打開“小鬼”們會做出做出嚇人的表情說: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
萬圣節是西洋鬼節,對國外來說萬圣節就像我們的中元節,這一天他們會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樣,到處舉辦狂歡派對。
“萬圣節”這個字,起源自天主教教會。每年的11月1日,是天主教慶祝諸圣的節日AllHallowsDay或AllSaint‘sDay。
而在萬圣節前夕,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前夕是塞爾特族人的年度豐收祭典,象征著一年的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
當時二千多年前的塞爾特族人(即目前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一年之中最害怕的日子莫過于十月三十一日的晚上,他們相信世人的生活是由神明所主宰的,而死亡之神Samhain在會在每年10月31日的夜晚會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間。
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是塞爾特族人表達他們對太陽神的敬意,因為太陽神讓他們的谷物豐收,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冬天!可是在這一個夜晚也是惡靈力量最強大的一天,傳說中,每年到了這一天,所有時空的法則都會失效,使得陰陽兩界合而為一。因此,這是游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
在10月31日晚上驚駭的時刻,活著的塞爾特人會為了躲避靈魂的搜索,在這天晚會上把家里的爐火滅了,營造出一個寒冷陰森的環境,并刻意用動物的頭或皮毛做成的服飾打扮自己成鬼怪的模樣,口中發出可怕的聲音,企圖嚇走靈魂也讓靈魂分不清誰是活的人,而不能夠找到替身;過了這個晚上,第二天就是萬圣節,一切也就回復平靜了。
延伸閱讀:萬圣節的活動作文
前幾天是個外國獨有的節日??萬圣節。我的英語課外興趣班開展了一次“萬圣節之夜小精靈派對”活動,我也興致勃勃地參加了。
參加這個活動需要換上奇異的服裝,我想“穿什么了?”,細心的媽媽早就給我準備好了,一個恐怖的吸血鬼面具,一個魔法帽,還有一身黑色的長袍,就構成萬圣節的“我”。到了活動地點,那里人山人海,有一個同學“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插著翅膀,可愛的的“小天使”;還有個同學扮成“黑色巫師”,有的同學甚至辦成了萬圣節南瓜。
活動開始了,只聽到前方好像有人在尖叫,我踮起腳尖,朝前望去“啊!”,瞧!前面是什么?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白面“僵尸”;他頭戴白色面具,穿著黑色的披風,一步一步,像個機器人一樣朝我們這一邊走來……我們迅速地讓開一條道,生怕給自己惹上麻煩。“不好”!“僵尸”朝我走來,我打了個趔趄,連連后退,可是退到后面,卻是一堵墻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啊??啊”地尖叫!此時,即使我喊破喉嚨也無人來救,我的心仿佛馬上就要跳出來了,只見它做了一個前撲的姿勢,我急忙朝旁邊一錯身,跳到一邊去,它撲了個空,我抓住這個天賜良機,立即遛了,我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其他的游戲也很有趣,其中,“咬蘋果”就屬于我最喜歡的游戲了,需要我跪在地上,把頭壓到桶里,去咬浮在水面上的蘋果,當嘴剛一碰到蘋果,蘋果就沉到水里面了,試了很多次,可是,到最后一個蘋果也沒有咬到。
這次活動使我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并且讓我知道了外國人過萬圣節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