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衛生日
在1991年,尼泊爾提交了第一份關于“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的報告,這一報告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重視。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發起、由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隨后的十多年里,許多國家參與進來,將每年的10月10日作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分享科學有效的疾病知識,消除公眾的偏見。至今為至,已先后舉辦了10多屆活動,結合現實情況和精神衛生的需要,確定每年的活動主題。
歷年主題
?1996年的主題是:“積極的形象,積極的行動”
?1997年的主題是:“女性和精神衛生”
?1999年的主題是:“精神衛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行動起來,促進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創傷和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2003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抑郁影響每個人
?200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
精神衛生日在中國
2000年,我國開始大規模開展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在隨后的幾年中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2004年,為了宣傳“世界精神衛生日”,向社會大眾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在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的支持下,成立了“世界精神衛生日紀念網站”,并與北京市科協合作,針對一般成年人、青少年和青少年的家長,分別編寫了《解讀心靈??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讀本》、《解讀心靈??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讀本》、《解讀心靈??家庭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讀本》,印刷了7萬多份,免費發往北京市18區縣。同時,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還組織有關專家到北京市女子勞教所和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并進行面對面的答疑和咨詢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心理健康的標準
我們都知道,健康不僅僅包括身體的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并且因為心理問題到心理診所尋求心理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那么怎么樣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所謂心理健康,其實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當事人能夠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發揮本身的能力和潛力。心理健康具有下面7個具體的標準。
?理解自我,悅納自我;
?接受他人,善與人處;
?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熱愛生活,樂于工作;
?能適當地表達情緒;
?健全的人格;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與性別特征
理解自我,悅納自我
有一個人永遠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說過:“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們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
了解自己的長處,我們會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們才會少犯錯誤,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接受他人,善與人處?
人生活在由他人構成的社會中,就像魚生活在水中一樣,離開了他人,離開他人的幫助,人將無法生存。
有心理學家統計,人生80%左右的煩惱都與自己的人際環境有關。對別人吹毛求疵,動輒向他人發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際交往的分寸,都將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
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我們可能沒有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我們的工作可能也不盡如人意;我們的愛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體貼入微;我們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聰明伶俐、順從聽話;我們也可能正在遭遇著挫折和磨難……但是,我們只有先正視這一切,接受這一切,在此基礎上,才有改變的可能性。
只有認清現實,接受現實,腳踏實地,我們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承擔責任,樂于工作
除了襁褓中的嬰兒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工作。兒童要尊重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人要承擔家庭和社會的重擔,在工作中獲得謀生的手段并得到承認和樂趣。所以,失業給成人的打擊不僅是經濟上,而且是心理上的,它會使人喪失價值感,帶來心理危機。
能夠勇敢地承擔責任、從工作中得到樂趣的人,才是真正成熟、健康的人。
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說:“勞動一日,方得一夜安寢;勤勞一生,可得幸福的長眠”。而逃避責任、逃避工作只能使人感到煩躁和悔恨。
能適當地表達情緒
情緒在心理健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開朗、自信和滿意的心情,善于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反之,經常性的抑郁、憤怒、焦躁、嫉妒等則是心理不健康的標志。
當一個人心理十分健康時,他的情緒表達恰如其份,儀態大方,既不拘謹也不放肆。
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人所有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有一則印度諺語說: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人格,人格決定命運。我們的性格和命運正是由我們自己每時每刻的行動自我雕塑而成。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與性別特征
人的心理行為表現是與人的不同階段的生理發展相對應的,不同的年齡階段往往具有不同的心理行為特征。如果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偏離自己的年齡和性別特征,這意味著心理發育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