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松原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松原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松原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松原本地傳統文化有烏力格爾、烏力格爾、陶克陶胡、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蒙古族婚俗、蒙古族四胡音樂、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查干淖爾冬捕習俗等。
二、松原的簡介
松原是1992年成立的地級市,幅員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75萬,有漢、滿、蒙、回等40個民族。下轄寧江區、扶余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乾安縣和2個國家級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5個省級開發區(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哈達山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石油化學工業循環經濟園區、前郭經濟開發區、海峽兩岸生態農業先行合作實驗區),全市共有78個鄉(鎮)、1123個行政村。松原的特點可以用六句話概括:
——文脈綿長。早在新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的古夫余國、1000多年前的渤海國等曾在這里開疆拓土。遠古猛犸象化石、遼帝春捺缽遺址群、青山頭遺址、大金得勝陀頌碑、塔虎城、王爺府、孝莊祖陵等諸多歷史遺跡,記錄著松原悠久的歷史。遼金文化、滿蒙文化、草原文化、漁獵文化、農耕文化、佛教文化、石油文化的交融共生,形成了松原獨有的文化特質。蒙古族烏力格爾、馬頭琴音樂、查干湖冬捕習俗等10項文化遺產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甲午風云》《圣水湖畔》《美麗的田野》《大金始祖》等一批經典影視作品在這里拍攝,《鐵血女真》《洪皓》《大布蘇》等一批特色民族戲劇榮獲多項國家級大獎。這里也是“中國馬頭琴之鄉”,“2019把馬頭琴表演”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
——關東腹地。松原位于東北地區幾何中心和哈長城市群核心區域。從中國地圖上看,正好處于中國地圖雄雞眼睛的位置。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地,聯結8市14縣(市),輻射人口3400多萬。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在松嫩兩江交匯處建設一座名為東鎮的東北交通樞紐城,就是現在的松原。長西、長白烏、哈大等6條鐵路干線和京哈、大廣、琿烏等6條高速、14條國省公路干線從境內通過,松原查干湖機場通達北京、上海、青島、大連等15個大中城市。水運條件得天獨厚,松花江沿岸運輸碼頭和渡口達17個,總泊位達5000多噸,上溯可到吉林市,順流可抵哈爾濱市。建有松原內陸港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境內即可完成報關、檢驗檢疫等所有手續,出口商品可直接通關達港。
——塞外天府。松原處在松嫩平原的南部,素有“糧倉、肉庫、漁鄉”之美譽。地處北緯45度的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6℃,無霜期152天,年降水量約432毫米。全市有耕地120萬公頃,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和油料基地,糧食年產量達到150億斤,所轄四個縣(市)均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其中,雜糧雜豆年產量近20億斤,是全國最大的雜糧雜豆集散中心;“善德良米”有機大米成為杭州G20峰會和廈門金磚國家峰會指定用米。目前,全市正緊緊圍繞打造綠色產業城市和綠色農業城市,加快建設水稻、花生、馬鈴薯等94個綠色農業示范基地,全力構建松原、前郭、三江口、拉林四大灌區并駕齊驅的發展格局。畜牧業和漁業十分興旺,全市生豬、肉牛、肉羊、禽飼養量分別發展到460萬頭、54萬頭、425萬只、3070萬只,中糧集團健康生豬產業化、科爾沁萬頭綠色肉牛養殖、乾羊肉羊屠宰精深加工等一大批項目落地建設,推動松原躋身牧業強市行列。年產水產品4.8萬噸,盛產鯉魚、鰱魚、草魚等63個品種,其中查干湖胖頭魚為國家AA級綠色食品,查干湖屯被農業部等部委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之“最美漁村”。
——能源重鎮。松原因油而建、因油而興,吉林油田坐落境內。已探明石油儲量15.9億噸、天然氣儲量1377億立方米。油頁巖探明儲量775億噸,約占全國、全省探明儲量的10.8%和75%,可提煉出近30億噸頁巖油。俄油俄氣年過境規模分別達3000萬噸和380億立方米,其中俄氣在我市預留開口。同時,擁有儲量豐富的陶粒頁巖、硅砂、天然堿、泥炭、膨潤土等礦產資源,特別是查干湖周邊發現大量富含鍶及偏硅酸的優質復合型礦泉水,具備開發高端礦泉水的資源條件。全市有50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9座,裝機容量達299萬千瓦。擁有天然優質風場14處,規劃裝機容量110萬千瓦。光伏資源非常豐富,每兆瓦光伏電站年均發電量達140萬度,發電量居全省前列。農作物秸稈和畜牧業廢棄物資源極為豐富,秸稈年產量達到1000萬噸。近年來,松原先后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和全國唯一的生物質能源產業集群城市,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
——生態之鄉。松原坐落在世界著名的東北黑土帶上、科爾沁草原東端、美麗的松花江畔,生態環境保持完好。全市草場面積達16萬公頃。境內有“三江、一河、一湖”(嫩江、松花江、松花江干流、拉林河、查干湖,查干湖是全國第七大淡水湖),年過境流量達37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達14億立方米。境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保護區多達10個,旅游資源單體總量達714個(其中A級以上景區13處)。被點贊的查干湖、與石林媲美的大布蘇泥林、風光旖旎的哈達山、秀美開闊的“一江兩岸”、香火鼎盛的龍華寺,無不展示著松原獨特的自然風貌和優越的生態環境。河湖連通、引松入扶、沿江百里綠廊等工程的實施,使這座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避暑、休閑、度假、養生勝地。
——創業熱土。全市擁有國省級開發區和省級工業集中區共13個,總規劃面積達25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54平方公里,全部實現“五通一平”。金融服務體系完善,各大銀行、證券等分支機構遍布境內。人力資源十分充足,全市擁有師資力量雄厚的高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7所。親商氛圍濃厚,營商環境非常優越。近年來,松原經濟始終保持穩步健康發展,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三位并不斷壯大。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同)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6.2%,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6%,多項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隨著經濟發展日新月異,松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2006年入選“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20強”;2009年榮獲建國60周年“中國城市發展代表獎”;201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吉林省唯一的成長型資源城市。
如今的松原,正在緊扣“生態振興、轉型崛起”,牢牢抓住吉林省西部生態經濟區建設這個統領,乘勢而上,開拓進取,正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綠色產業城市和生態宜居城市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加快把“松原發展很有潛力”的厚望變成生動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