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都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民間文化它立足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具體背景,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人們自發的娛樂型文化。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流傳至今。云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一起來云南傳統習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云南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的地方的傳統節日,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又叫“浴佛節。”一般在陽歷4月13日至15日舉行,為期三至四天。潑水節也是傣族春節,已有上千年歷史。當地居民將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白族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云南西部最為古老的貿易集市,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民族人民文化、經濟交流盛會, 2008年大理三月街還將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演、第三屆中國大理三月街賽馬大會、首屆大理國際武術表演大賽、三月街美食節、民族節情歌大賽、民間祈福誦經等活動。
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斗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二、花卉之鄉
云南是我國的花卉之鄉,植物的王國,19世紀的時候,歐美等國家就對云南的花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把云南叫做“園藝家的樂園”,之后有很多國家的植物學家不遠萬里到云南來采集植物標本,搜集花卉的種子,實地考察。現在歐美許多國家種植的杜鵑、山茶、百合等很大部分來自云南,很多歐洲人甚至說沒有云南的花就構不成花園。
三、納西古樂
云南的納西古樂是我國最古老的音樂,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樂中的一個。這種古樂在公元14世紀就有出現,是云南最古老的音樂。
據考證,納西古樂源于唐、宋、元時期中原的詞牌、曲牌音樂、道教科儀音樂、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相傳為宋樂,目前保留下來的只有來源于詞牌、曲牌和洞經音樂的那部分。傳聞原有漢語經文配唱,傳到納西族民間后,逐漸變為單純的樂曲。聽過這種古樂的人都會被納西族古老的文明折服,體會到納西族文明的源遠流長。
納西古樂古老,但是卻經歷了500年還依然生生不息。1995年納西古樂隊還曾受邀去美國、比利時等國家演出,震驚了世界,收到一致好評,還有國外考察團來到云南麗江考察,并出版了著作。
二、云南的簡介
云南簡稱“云”或“滇”,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于東經97°31'~106°11'和北緯21°8'~29°15'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南部。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4.1%。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貴州省毗鄰,北以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與西藏自治區相鄰近,西部與緬甸相鄰,南部和東南部分別與老撾、越南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