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入學都要對自己未來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那么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大學職業規劃一般是什么呢?思而思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關于大學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范文8篇,請仔細閱讀。
• 專業簡介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是為適應我國交通運輸行業高速發展需要,隸屬于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培養適應國家交通運輸設備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與科學發展需要,具備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及機電技術方面專業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適應我國交通運輸設備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外語等基礎知識,掌握交通設備信息領域相關的電子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備交通設備信息工程及機電技術方面專業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從事交通設備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檢修、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基礎知識理論,具備基本的交通工程學科和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理論和實用技術,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名人學者
高仕斌、章志鵬、丁榮軍等。
課程要求
• 主干課程
交通工程學、交通管理與控制、智能交通系統、計算機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數字電子技術、控制工程基礎、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流體傳動與控制、CAD/CAM技術等。
•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物理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樂于從事交通交通運輸設備設計制造維修的學生就讀。
• 知識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學科理論知識,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并能較熟練地利用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2.較系統地掌握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的技術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掌握交通設備機電系統整體和零部件、各裝置的結構性能的分析和設計方法;
4.掌握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所必需的電氣、電子和信息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5.具有必需的實驗、文獻檢索的技能,了解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和發展趨勢;
6.具有初步的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
7.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獲得新知識的能力。
1、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項針對初三和高三學生的調研顯示,高三學生對高考志愿中專業的了解程度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為75.2%,初三學生只有11.4%的城市學生和7.1%的縣鎮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從容就業。高考生對所選專業與學校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1%,完全不了解10.0%,比較了解26.8%,不太了解35.5%,說不清楚25.6 %。
2、專業的不滿:
據了解,已經考入大學的許多大學生因為對其所報學校、專業缺乏了解,導致入學后學習興趣不高。某高校研究所調查顯示,逾5成大學生認為目前就讀專業不理想,近2成大學生對就讀學校不滿意,3成學生對所學專業熱情不高,僅有3.4%的學生入學前了解所報專業。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因不滿意所考入的大學或專業選擇復讀,甚至厭學。大學生出現的這個問題已經帶有普遍性。
3、對畢業后的發展前途
對畢業后的發展前途??感到迷茫、沒有目標為50%,41%目前沒有考慮太多,而有明確目標且充滿信心只有8.3%。
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就在于中國學生將學習的目的定在了考大學,而不是為了今后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如果能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們就對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有一些思考和探索,肯定會在未來的求學和職業生涯中少走很多彎路。盡量早地認識自己,尋找“我是誰”與“我要什么”之間的聯結,在職業生涯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
4、目前,大學生畢業后求職難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一到鄰近畢業的時候就開始盲目的投簡歷、找工作,這種現象出現的愿意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學生們沒有一個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許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如何發展完全沒有概念。
近幾年來高校擴招后的畢業生出現了就業難現象,甚至起薪水平一年不如一年:教育的高投入與畢業后的產出根本不成正比。對此,許多職5、業測評專家指出:普遍的就業情況不甚理想反映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職業規劃,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并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規劃,在招聘會屢受挫折,就算進了一家用人單位也難以適應;一些人接受職業測評后發現自己的個性、能力傾向與所讀的專業根本不一致,甚至南轅北轍。但用人單位對應屆生的招聘往往著眼于所學專業,專業成為畢業生進入職場的敲門磚,一旦專業與個性不匹配,在職場自然難以發展。
6、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認為,大學生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應該將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課程中涉及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各部門的壓力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大,職業指導應定位在意識、能力和發展前景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國應該及早對學生開展職業規劃教育。
7、當然,不得不承認,就業的壓力讓許多高校日漸重視職業生涯輔導和教育(姑且不談論其方法與效果),可是,如果我們一定要等到去找工作的時候才重視這件事情,往往為時太晚。很多學生直到進入大學學習后才發現原來自己并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也有很多學生直到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是那么無能為力,對職業、對自己的人生完全缺乏方向感。因此,大學生需要生涯規劃,但這不再僅僅是大學生的事情,中學生也需要生涯規劃。
8、生涯規劃是以人生命歷程中的事業生涯發展,關心個體一生當中的教育、職業,并涉及與教育、職業有關的生存角色的選擇與發展。生涯規劃的觀念認為,(1)每一項職業對社會都有獨特的貢獻。(2)相信事業是生命的一個重要部分,人有一個尋求生命意義和方向的動力,即追求夢想與理想。(3)要求我們探索過去、現在和將來,回顧過去,可以尋找阻礙我們成長的經歷,重建自我的信心,把握現在的狀態,為將來制定短期和長期的目標。(4)應該探討一生中的不同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相互關系和影響,如事業目標與人生角色的互動作用,透過規劃不同的生命角色,才能邁向多元的人生目標。(5)相信生命意義和目標可以在不同的活動領域中實現(如工作、學習、休閑)。(6)探索自己、認識自己的需要、技能、價值觀和興趣,了解自己是什么、要什么。(7)個人在事業規劃過程中,對社會環境須仔細考慮可操縱因素與不可控制的因素。(8)相信生涯規劃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從適當的輔導與教育中學習獲得。
所謂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讓中學生盡早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系,學會職業決策,從小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目標,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鍛煉自己的職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