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入學都要對自己未來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那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大學職業規劃一般是什么呢?思而思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關于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書范文8篇,請仔細閱讀。
專業簡介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主要介紹漢語基礎知識,學習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知識。
• 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 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漢語及語言學、國際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思維和專業技能的基本訓練,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 名人學者
王丕承、魏薇、姚達兌等。
課程要求
• 主干課程
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基礎英語、英語寫作、英漢翻譯、現代、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與禮儀、國外漢學研究;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
•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英語科目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對中西方語言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就讀。
• 知識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2.熱愛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和開拓意識。 3.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4.具有較高的中華文化素養和傳播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6具有語言文化國際推廣項目的管理、組織與協調能力。
1、職業理想: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組織對外漢語教學,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2、職業目標:
(1)短期目標(2007年?2017年,20歲至32歲):取得對外漢語專業碩士學位,之后積累一定的教學經驗
(2)長期目標(2018年?2037年,31歲至50歲):開辦對外漢語學校
3、指導思想:追求成功,追求卓越,熱愛生活,關注內心成長。
4、社會一般環境: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文化交流豐富。加入WTO后,有大批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企業也將走出國門。我國的繁榮發展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各種膚色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者逐年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有接近10萬名外國人在中國大陸工作。他們主要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和歐洲各國,大都分布在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從事技術、管理等工作。此外,我國已經成為許多外國青年學子求學之地。事實證明,中國正在成為對外國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5、行業分析:
我國的國際威望不斷增加,國際地位在不斷提高,世界渴望了解中國,學習漢語的熱情也在不斷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已有60多個國家、1000多所各類學校開設漢語課,僅美國就有200多所學校開設中文專業,漢語已成為大學入學的外語測試語種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重要角色。而對于在中國的外國工作者和留學生,他們對掌握漢語的要求則更加迫切。
6、大學英語六級水平,能夠和外國人用英語進行基本的溝通;具漢語言專業知識功底,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乙等,有很強的學習愿望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思維敏捷,表達流暢;耐心、細心、有責任感和奉獻的愛心,性格開朗、樂于助人。
7、結束在傳統職業領域的發展,開始新興職業領域內的打拼。創辦對外漢語學校:做充分的市場調研,選擇合適的區位;吸納資金(采取股份制形式);采取具有激勵機制和培訓機制的人才戰略;引入國內外先進的公司發展戰略和組織管理方式,將積累的對外漢語教學經驗和理念進行傳播;不僅教授漢語,且人性化考慮外籍人員從踏入中國第一天起所涉及的一系列問題(如工作簽證,就業證的辦理;個人所得稅的處理;社會福利和付匯問題;最新法律法規對外籍人員的影響等),辦講座或利用網站傳遞解決這些問題的信息,以建立自主品牌,以速度贏得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獲得外籍人員良好口碑,樹立公司形象。經過若干年如公司發展順利,可考慮在國內乃至國外設立子公司,橫向或縱向擴展業務。
8、能力目標:(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確定的情況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人際溝通能力(在各種層次上影響、監督、領導、操縱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際危機面前只會受到激勵而不會受其困擾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較高的責任壓力下不會變得無所作為的能力,具備正確對待挫折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