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日起,上海開始實施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這一具有探索性的調整方案尚處在試行階段,其中“柔性原則”既包含滿足按時退休人群的要求,又使那些希望繼續工作并有意愿延遲領取養老金的人群能夠獲得延遲。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鮑淡如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柔性”的做法符合了不同層次、不同狀況人群的各種需求,讓符合法定退休年齡且希望按時退休的人退休,對于那些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希望繼續工作的人群,能夠延遲領取養老金。
鮑淡如認為,是否延遲申領養老金由企業和個人決定,并沒有打破企業原有用人自主權的格局。近期上海市出臺的《關于本市企業各類人才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試行意見》,將延遲申領養老金的實施對象限定在“企業各類人才”,是因為各類企業實際上已經取得用人自主權,而機關、事業單位在用人時還必須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試行意見》規定,符合條件的人員,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年齡,男性一般不超過65周歲,女性一般不超過60周歲。此項政策對于所有企業均適用,不論所有制,不論企業規模大小,按照企業各自的決策程序決定,決定后到上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即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呂學靜舉例說,以女性退休年齡55周歲為例,16歲初中畢業參加工作時間約為39年,23歲大學本科畢業工作時間約為32年,28歲博士生畢業工作時間約為28年。受教育程度越高,服務社會實踐越短。因此,允許各類人才延遲申領養老金并繼續工作,有利于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作用。
調查顯示,上海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4.39歲提高到2009年的81.73歲。隨著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及計劃生育、戶籍政策的影響,上海市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造成在職繳費人數增長緩慢,而需養老人員迅速增加。上海市城鎮養老保險贍養比從1993年的2.82∶1降至2009年的1.41∶1,形成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局面。
對此,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分析指出,從全國范圍來看,15-64歲勞動力供應將出現“拐點”,呈現下降趨勢;2035年8.1億勞動人口將供養2.94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因此,延遲申領養老金,還可以改善養老保險贍養比,有利于緩解目前養老保險基金壓力,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