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管理責任制實施辦法將出臺,具體消息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從國家衛計委獲悉,2017年,全國查處并結案的“兩非”(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案件共6439件。下一步,國家衛計委將推動出臺完善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具體實施辦法,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計劃生育工作職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經費投入,促進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各項法律制度全面落實。
截至目前,全國29個省(區、市)已修訂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確保全面兩孩政策落地。截至2017年底,全國婦幼和計生技術服務資源整合率已達到86.3%,其中地市級整合率93.1%,縣級87.9%,鄉鎮級86.1%。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786萬,與政策出臺時的預判基本相符。
2017年6月至12月,國家衛計委在全國組織開展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落實情況專項監督檢查。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包括部分黨政領導及群眾對計劃生育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有所弱化、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全面兩孩政策相關配套制度協調性問題突出、計劃生育基層基礎還需進一步加強。
以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為例,生育登記服務中存在生育登記率不高、信息共享滯后等情況;流動人口跨省信息交換還存在網絡不暢的問題;隨著出生人口增加,部分地區婦幼健康服務資源不足,出生缺陷發生率有升高風險;隨著非法采血鑒定胎兒性別等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整治“兩非”工作難度加大。
在全面兩孩政策相關配套制度協調上,各地反映新法實施前后社會撫養費征收政策的銜接還存在問題,部分地區與此相關的行政訴訟案件有增多趨勢;部分省份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獎勵和退休職工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落實難;隨著戶籍制度改革,獎扶對象的身份界定和政策適用問題日漸顯現。部分地區新增生育假獎勵和生育津貼落實困難。單位用人成本增加,影響了女性平等就業。
國家衛計委提出,進一步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繼續完善生育服務登記制度,擴大“多證合一”實施范圍,提高生育登記率。加快人口基礎信息庫和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推動部門間信息互通,提高人口信息統計及時率準確率和流動人口信息核查有效反饋率;加快實現省、市、縣各有1所政府舉辦設施齊全的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加快資源整合,提高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女孩家庭發展的政策體系,引導群眾轉變生育觀念。同時,進一步發揮部門協調機制作用,嚴厲查處“兩非”行為。
同時,進一步完善全面兩孩政策相關配套制度,繼續指導各地做好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妥善解決部分地方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獎勵和退休職工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落實難的問題。完善扶助關懷政策,構建全方位的計生特殊家庭長效幫扶機制。協調相關部門,推動落實生育假獎勵和生育津貼,保障女性平等就業權益。推動基層衛生計生執法監督資源整合,加強監督體系建設,提高監督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延伸閱讀:沭陽縣衛計委四項舉措做好新時期計生工作
近年來,沭陽縣衛計委緊緊圍繞省、市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根據新時期計生工作的特點,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強化為民服務意識,扎實推進計生工作升級轉型,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一是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新政。注重依法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妥善做好生育、獎勵、服務等各項政策銜接,維護計劃生育家庭合法權益。注重生育服務管理制度改革,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取消生育第二孩證件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注重出生人口預警監測,依托互聯網、公眾問卷等模式開展生育意愿調查,適時調查分析生育變動趨勢,強化出生人口監測預警機制。
二是深化基本公共服務。優化婦幼健康服務,加快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優化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建立與戶籍改革制度相適應的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體系,實現生育、就醫、健康等服務均等化。優化日常服務管理,完善宣傳倡導、依法管理、優質服務、綜合治理的計劃生育長效工作機制。
三是健全綜合治理體系。突出目標管理導向作用,堅持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獎懲。突出宣傳引導作用,建立“大宣傳、大服務”體系,引導群眾自覺認識理解參與計生工作。突出信息化支撐引領作用,加快衛生計生系統內部信息融合和部門信息共享,努力實現人口信息與戶籍信息、婚姻、人口健康、教育等信息實時共享。
四是提升家庭發展能力。推進社會性別平等,開展關愛女孩行動,為女孩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推進獎勵扶助政策落實,對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的計劃生育家庭,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扶助政策。推進計生特殊困難家庭扶助關懷,出臺實施辦法,妥善解決他們的生活照料、養老保障、精神慰籍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