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關于出租車改革提案,全國兩會關于出租車的熱點提案解讀
“逐漸取締私人牌照的士,實行出租車全面公營。”針對久治難愈的的士拒載問題,鄭書鴻、柯子亮等代表在本次人代會上建議,營運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的士數量,同時逐步取消私人牌照的營運的士,改變由于出租車個體經營導致的隨意拒載現象。
代表觀點:
出租車市場亂象多
記者注意到,從伊始,我市就加強對出租車市場整治力度,僅元旦假期就查處出租車違規68起,春節長假后的專項行動,福州市交通執法支隊又開出50張罰單。代表表示,出租車是一個城市的窗口,關乎大部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應該管理好出租車行業,使其營運規范化。
“出租車拒載往往發生在夜間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下班時間,多發地點在火車站、汽車站、城市綜合體以及醫院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代表稱。相關部門要求乘客在投訴的士拒載時提供錄音、錄像、照片等,取證難更加助長了的士拒載的囂張氣焰,如此隨意的拒載現象與福州文明城市的形象極不相稱。
記者注意到,從本月15日開始的我市出租車投訴案件專項整治行動中,福州市交通執法支隊新增GPS舉證手段,以車輛GPS運行軌跡作為重要輔證,當輔證與證人證詞吻合,而當事司機無法自圓其說時,即可滿足立案條件。
代表建議:
逐步取消私人牌照的士
針對出租車市場的癥結,鄭書鴻代表提出5條較為“嚴厲”的建議,除了嚴把從業人員準入關,抓好崗前培訓,加大考核培訓力度外,在每一輛出租車后玻璃上刊登投訴電話;加強對客運市場監督管理,嚴肅查處出租車宰客、拼客、拒載、繞道、節假日惡劣天氣亂漲價、無故不使用計價器、不使用統一票據的行為;加強對出租車營運企業的監管,對于企業下屬的的士多次被投訴的,責令限期整改直至取消企業的經營資格。
他的首條建議是,加大投入的士數量,逐漸取消私人牌照的營運的士,全面實行出租車公營。
行業調查:
車輛空置率較高
“現在很多出租車都是閑置的,增加投放數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問題。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出租車只開一個班,剩下時間只能停著。”業內人士薛先生表示,目前每家出租車公司司機基本都有缺口,初步估算,人數達到近千人。“除了受到網絡叫車平臺的沖擊外,行業不景氣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的士司機看不到希望,老司機不想干了,新司機不想來,缺口自然就出來了。”
市民王先生說,目前流行的打車軟件帶給出租車行業最大的沖擊,就是吸引了不少原來的老司機選擇去開專車,使得出租車駕駛員隊伍很不穩定。另外,由于目前福州并未放開外地籍駕駛員進入榕城出租車行業,出租車行業對榕籍出租車駕駛員吸引力又不夠,使得出租車駕駛員來源很匱乏。
業內觀點:
網絡平臺
帶來出租車市場洗牌
“出租車行業的出路,少不了滴滴出行、優步這類互聯網打車軟件的參與。”王先生指出,打車軟件借助互聯網,構建了一個網絡平臺,實際上“省出”了出租車公司,它直接把司機的素質與經濟利益掛鉤。乘客的投訴直接反映在黑名單上,司機做得不好,自然就會被淘汰。“從某種意義上,這也進行了一場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