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黨在新時期提出的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新概念。我國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并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的重要特征之一。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2017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2017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1】
今年來,我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重要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提升我村的文明創建水平。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上取得較好成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一)突出位置,狠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我村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也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了更為突出的位置。每年初,我村都對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全面部署。建立了一個堅強有力的精神文明建設領導班子,把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落實到人。并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日常工作中,也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于農村工作始終,加強對精神文明活動的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檢查、評比和表彰,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二)教育帶動,增添精神文明建設活力
在文明創建過程中,我村始終堅持教育先行原則,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首先,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水平。通過開展形勢和政策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深刻認識建設新農村的重大意義,樹立與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在新農村建設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其次,提高農民群眾的道德素質。通過開展各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倡導和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在全鎮各村廣泛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教育活動。各村在文化欄內刊登公民道德章程,使公民道德規范普及教育進村到戶深入人心,樹立文明新風尚。通過開展普法教育,引導農民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增強依法行使權利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第三,提高農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高度重視發展農村科技和教育事業,大力加強農村基礎教育。采取農民群眾易于理解、接受,便于參與的方式,開展針對性強、通俗易懂的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勞動技能和致富本領。
(三)文化推動,豐富精神文明建設內涵
一是堅持重在建設,加快發展先進文化。運用市場經濟手段,采取全社會發動、各方面支持、多渠道籌資、全方位共建的方式,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目前,我村普遍建立了老年人活動中心、籃球場和休閑活動中心等文化陣地,同時村里綜治室、活動室、學習園地,科普天地等陣地全面完善。
二是充分利用村文化活動室等基層宣傳文化陣地,廣泛開展政策法紀、科普知識和文明新風教育活動,引導農民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樹立與現代文明相適應的思想觀念。例如,我鎮以鎮計生辦為主體,利用各村計育宣傳欄,在街道、路口書寫上永久性宣傳標語,懸掛好宣傳橫幅,利用高音喇叭播放計劃生育內容,發放宣傳單500余份,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學習計劃生育法規、優生優育、生殖保健、避孕節育等知識,宣傳“計劃生育、丈夫有責”、“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后人”等新的婚育觀念。通過一系列的工作,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有效的進展。
三是激發農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讓農民群眾成為農村文化的主角,豐富農村文化活動。
(四)載體抓實,深化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針對農村“臟、亂、差”的現實問題,我村利用新農村建設這一契機,按照“三新兩優一促進”的總體目標,以“七改三普及”為切入點,探索新途徑,尋找新載體,進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設。我村成立了由村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我村新農村建設。
二是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制定了相關的垃圾清運制度,使我村衛生環境得到了有效地改善。
三是廣泛開展文明村創建活動。積極開展 “五好家庭戶”等的評比活動,把創建活動與村民的切身利益掛鉤,使群眾感到政治上光榮、經濟上實惠、生活上充實,激發了廣大農戶積極性。
總之,在村兩委和廣大群眾的積極努力下,我村精神文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們將倍加努力,為建設更加文明和諧的樟腳而努力。
【2017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2】
近期,我鎮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堅決落實《馬尾區深化文明村鎮建設實施方案》有關要求,不斷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力度,逐步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僑鄉文明水平進一步提升。
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主要成效
自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來,我鎮始終以和諧文化建設為切入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結合“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經驗,細化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實,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一)狠抓環境綜合治理,改善鎮域整體面貌
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為落腳點,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相結合,穩步提升全鎮環境文明水平。一是村莊規劃逐步明晰。今年以來,我鎮以長安瑯岐組團大開發大建設為契機,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總體原則,依據我鎮總體規劃,科學制定轄區各村規劃,目前已完成全鎮13個村的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城鎮環境更加整潔。配齊配強了保潔工作隊伍,更新、添置了垃圾清理、轉運工具。基本完成了主次干道上亂張貼的清理工作,流動攤點、占道經營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繼續著力做好無物業小區整治、中心區路面景觀改造,圍繞農貿市場、104國道沿線、亭頭康莊路等重點地段進行了專項整治。三是交通秩序進一步優化。由派出所、鎮村規劃建設服務中心、交管站、城管中隊組成了聯合工作隊,對104國道沿線、中心區街巷進行了全面整治,有效打擊了各類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全鎮交通秩序得到了明顯改善。
(二)深化“四個一批”創建,提升文明建設水平。
以文明示范村、十星級文明戶、文明集市、文化活動廣場建設,繼續推廣“四個一批”創建工作。一是提升文明示范村建設。結合新農村示范精品村建設,繼續加大長柄村文明示范村建設力度,今年已投入28萬元完成村口公園建設,投入15萬元完成文化中心建設,投入20萬元完成村內豬圈、柴火間整治,目前正著手開展羽毛球場建設及纜線下地工程建設。二是加快十星級文明戶創建。以宣傳帶動為出發點,新制作一批文明宣傳標語,張掛于沿街醒目位置;重新更新轄區內電子顯示屏內容,重點宣傳文明戶創建工作,營造文明僑鄉整體氛圍;繼續加大干部進村入戶力度,提高居民對文明戶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引導轄區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三是夯實文明集市創建。多渠道籌集資金,爭取專項資金扶持,對亭頭集貿市場進行了全面改造。成立專項工作組,由黨政班子成員帶隊,定期對亭頭市場進行整頓和督查,幫助亭頭村完善市場管理方法,建立監管機制,市場秩序得到了有效整頓。四是強化農村文化活動廣場建設。在各村(社區)農家書屋全覆蓋的基礎上,依托鎮綜合文化站主陣地,繼續開展各村(社區)文化中心建設,鼓勵開展激情廣場活動及其他形式新穎,易于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精神文化品位。如寒、暑假舉辦中小學生讀書月活動,書法講座,中老年人健康講座,廣場舞培訓等,受益群眾達5000多人次。
(三)加大公共設施投入,強化基層文化陣地
從僑鄉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建設模式,以強化鎮村兩級聯動機制為抓手,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到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中來,積極鼓勵愛國僑胞、歸國僑眷捐資興建農村文化活動設施,造福廣大鄉親,促進僑鄉農村文化事業的大發展。目前全鎮共建有老年活動中心21個,敬老院25個,小公園26個,露天舞場6個,村(社區)文化室20個,室外健身路徑35條,室內健身場所5個,籃球場18個,游泳池3個,其中東街村金牛山公園和西邊象山公園分別被評為省、市級農民健身工程。鎮域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亭江鎮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于去年順利完工,為民辦實事項目“村村響工程”順利鋪開,轄區各村均按照要求配備了擴音喇叭、廣播室,全鎮基本形成了場所固定、質量較高的的硬件設施網絡,為全鎮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物質保證。
(四)提升文化活動品質,豐富群眾日常生活
根據僑鄉農民群眾的精神文明需求,我鎮積極扶持組建各種民間文藝團體,成立了閩劇、評話、尺唱、腰鼓、信鴿、書畫詩聯研究會等社團,抓好群眾性文體場所(敬老院、老人活動中心、影劇院、宗祠、寺廟等)的陣地建設,以公演閩劇、尺唱、評話、創作書畫、春聯等形式,充分發揮退休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工人、老理事會“五老”人員的作用,每年公演閩劇150多部,尺唱、評話70多部,舉辦民俗活動50多場,僑鄉書畫展2-3場。積極配合做好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書下鄉、送戲下鄉等活動;在重要節慶和傳統節日廣泛開展“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保護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形成城鄉互動融合的良好局面。
(五)強化農村道德建設,完善精神文明體系
以居民道德素質提升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核心,著力提升服務質量,使轄區居民充分感受到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給他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一是抓緊建設“道德講堂”。目前,我鎮已在亭頭社區和英嶼村設立兩個“道德講堂”示范點,配備了投影儀等播放設備,定期組織群眾進行宣講,結合鎮情實際開展道德宣講報告會1場,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二是廣泛開展志愿者服務。以學雷鋒志愿活動為抓手,結合“三服務”活動與馬尾新城建設,積極開展交通勸導、便民服務、家園清潔志愿服務等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定期組織社區志愿者參與文明勸導等活動,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群眾認可度。
二、下階段的工作重點
下一階段,我鎮將繼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效,從幾個方面工作入手,繼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開展。
(一)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加快剩余各村的規劃編制工作,盡快完成剩余4個村的規劃編制。以愛國衛生運動和農村家園清潔行動為抓手,以“拆違、治亂、暢通”為重點,大力加強城鎮綜合執法管理,整治違章建筑及影響文明衛生環境的各種現象。繼續加大對店外店、占道經營、亂拉、亂搭、亂張貼、亂涂寫、亂噴繪等現象的整治力度,對大街小巷的曝露垃圾、建筑渣土、雜草、堆積物、內河飄浮物進行全面清除。結合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重點抓好生態環境治理,及時總結2010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工作經驗,保質保量地完成2011年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有效改善鎮容村貌,為僑鄉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增添新動力。
(二)繼續完善設施配套。不斷加大對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充分凝聚僑心、整合僑力、籌集僑資,豐富村集體文化設施種類,積極建設村、社區文化中心示范點。整合鎮村兩級文化資源,推廣亭頭綜合文化站建設模式,加大對重點村、社區的幫扶力度,重點扶持建設長柄村、閩安社區綜合文化室,充分發揮文化主陣地作用,拓寬文明服務受益面。
(三)提升鄉風文明水平。從鎮域軟環境著手,多管齊下,進一步提升“全國文明鎮”創建成果。一是深化道德講堂建設。計劃近期在轄區內新開辦道德講堂4處,同時配齊配好已有講堂設施,進一步規范軟件材料整理,定期舉辦宣講活動,在鎮域范圍內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二是繼續開展志愿者服務。以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及志愿者服務站建設為依托,開展志愿者培訓,規范志愿者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效能。三是創新宣傳工作理念。在主要路段增設創建宣傳標語,對原有外觀破損的宣傳欄進行更新維修,在轄區內逐家逐戶發放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倡議書及宣傳專刊,強化思想動員,做到創建工作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群眾支持率。四是提升農村文化生活品質。結合鎮情實際,堅持開展“三下鄉”“六進社區”“送歡樂下基層”等活動,舉辦一些形式較為新穎,易于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引導農民群眾自發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