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讀后感六百字1
《我與地壇》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了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他說過“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情”還有他自己也說了“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可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了死亡選擇了生活。是他的母親的愛給了他力量,點燃了他生的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他們都給了作者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甚至絕望,扼殺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他投身于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看到了史鐵生,我便想到了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他天生的殘疾,但他卻熱愛生命,用他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感告訴了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識的偉人。我們不能做到他們那般的堅強,但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他們不懼怕病魔,我們便不畏懼辛苦。我們沒有他們那般的覺悟,但我們需要做我們可以卻偷懶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不禁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為了給兒子買橘子,雖然只是短短幾個字卻寫出了父母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沒有過其他父母舍身救兒女的經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里爸爸就從睡夢中醒來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媽媽不是什么家庭主婦,她不能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經常為我找些老師,輔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接受長時間的輻射都是為了我。史鐵生天天在輪椅上過著,他的母親為了他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注意不到,這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后感六百字2
我與地壇??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扶輪問路,那么好手好腳的人,你們可曾向前方邁出過腳步?
不是想說他對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說他對死有多么透徹的眺望,更不是想說他對命運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掙扎,那些語句太泛、太虛,對每一個曾被上帝無情擺弄的人都適用。我只是從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實的起伏,心靈的生生死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每一次復蘇,都是對“生命零度”的叩問,叩問之后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里,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終彌足珍貴的一隅,那是他越來越樂觀、越來越向上的源頭。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著輪椅,也要站起。因著愛,因著情,甚至因著對下一世的“白日夢”,雖然這“白日夢”是我等健康人種所不能茍同的,但正如他所說,“希望”又有什么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證明必可達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夢”的冠冕之詞,其實兩者一樣可笑可憫,但給人安慰,給人愉悅,無須消耗,實是人生之最大精神xx。
我并不認為他是多么堅不可摧的“鋼鐵人物”,你以為誰都是保爾柯察金?現實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總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結疤了,又復痛,復流血,復結疤,只要這血還是溫的,還能流動,那么便不必在意它會痛,會流出,這樣孤勇,直至最后平靜接受它的冰冷與枯竭。
正是由于這“寫”,這比言語更為私密,更為透徹,更為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這生,在死的對立面上,永遠存在。永遠無力,但永遠堅韌。
人老了,多靠回憶活著。可是還是一種情況,像他這樣的情況,因著回憶隨時有無可延續的悲哀,才需要這樣提前透支回憶,透支情感,透支熱情,若無足夠幸運,幸運得不被親友遺棄、淡忘,那么必將是春水東流的萬劫不復。
其實這幸運,未嘗不是取決于自己。這生,值得死來敬畏。這生,真實得讓每一個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問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邁出過腳步?
那前方,便是路遠山高,人亡馬遙的“零度”。
他的勇氣,是不畏懼這“回”,是迎向這“回”,擁抱這“回”。
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拓展閱讀】
關于作者史鐵生:
北京市人,當代著名小說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 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 授及其夫 人》,以后陸續發表了多篇小說。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 和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專業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06《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
史鐵生截癱后,又患上了嚴重的腎病,身體里只留下了一個受損的左腎,每周要做兩到三次的腎臟透析,用他的話說,發動機和輪子都壞了。
作者曾經這樣解釋過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借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這可以看作是對他作品最好的解釋。
作者是怎樣巧妙地將“我”與“地壇”聯系起來的?這樣的開頭有什么作用?
一是“我家離地壇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離它越近”;二是園子荒蕪冷落,而“我”也因殘廢而被生活拋棄,同病相憐,兩者都歷盡滄桑。這樣的開頭,為下文描寫、敘事、抒情打下了基礎。
我與地壇的緣分體現在哪里?(或我和地壇之間有哪些相似點?)
(相)我在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地壇消褪了曾經的浮華,已經荒蕪。
(緣分)史鐵生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情”,然而,在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斗爭之后,他最終拒絕了死亡,在這之中,地壇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母愛喚起了他的意志,然后,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女教師、長跑運動員、弱智的小女孩……無數次給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的創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
通過對公園小生命的描寫,體現了史鐵生本人怎樣的思想?
園中蜂兒、螞蟻、瓢蟲、蟬等小昆蟲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著、活動著,向人們展現出繽紛的生命世界,無言地訴說著生命的美麗。正是由于小昆蟲、草木等生生不息,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生命世界,使“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
關于史鐵生和母親:
當一個臨近死亡的門檻而決意逗留時,他就悟得了生命的真諦。這時,生命中最本質的??親情、愛情、友情便一一浮現,而最讓史鐵生感念的,是母愛。
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母親怎樣的一種情感?
作者回憶母親,深深感悟到母親的苦難和偉大。作者痛感自己的母親是活得最苦的母親,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她的母愛深沉而不張揚,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母親是堅韌的、偉大的。
作者最為痛惜的是母親早逝,僅僅活了四十九歲,再也看不到到兒子的出息。作者對文學成就的追求,為母親也是一個動機,母親卻沒有看到兒子發表作品的一天,沒有看到兒子作品的獲獎的一天,未能分享兒子的快樂。作者對母親的悼念真是魂牽夢繞,痛切心肺。
可貴的是,史鐵生不僅思考著自己的逆境,還思考著親人所受的痛苦,他最初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后來,他感知到了母親的忐忑與無奈,意識到“兒子的一切痛苦,在母親那里都是加倍的”
史鐵生在文章中有著這樣發人深省的文字:
"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第一次讀的時候腦海中就是孔老夫子的“子欲養而親不待”。誰都明白世界上沒有后悔藥,
但偏偏還是有那么多的人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同樣地去犯這個罪。在多多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常回家看看!
地壇中各種各樣的人?
先列舉都是什么人,然后他們對史鐵生什么作用?
作用就是:讓史鐵生看到生命的希望。
在史鐵生癱瘓雙腿之后絕望之時,是誰給了他活下去的動力和希望?宏觀來看,是地壇,然而,通過地壇,還有更多的元素,比如母愛、地壇里其他的人
人只有在生死邊緣時,才會去思考那些真正重要的、真正有意義的問題,那就是生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