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江西擴招的大學和專業名單暫未公布,考生可參考往年在江西擴招的大學和專業數據以供今年志愿填報參考:
一、2024年在江西擴招的大學和專業名單
2024年在江西擴招的大學和專業名單暫未公布,以下是往年數據參考:
江西省2023年本科批招生計劃約為13.97萬人,相比去年的14.9萬人左右,招生計劃出現了約6.25%的下降,并且一些985/211院校的縮減名額較多。
一、招生總覽
1.1江西省2023年高考招生院校新增院校數量和撤銷院校數量(含招生計劃數)
上表為江西省新增招生院校,共計20所,1574個招生計劃。新增院校計劃數前列的院校分別為:江西工程學院、陜西師范大學和天津傳媒學院,各新增招生計劃1245個、46個和45個。其中,江西工程學院因為某些原因于2022年停招,2023年系恢復招生,所以新增較多。這3所占了新增院校招生計劃總數的84.88%。
此次新增院校涉及省份較多且院校性質多樣化,學生可以擁有更多選擇。
上表為撤銷招生的院校,共計7所院校,195個招生計劃,均為省外院校。撤銷數量最多的是西安翻譯學院,撤銷68個招生計劃。其次是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撤銷55個招生計劃。撤銷數量最少的是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撤銷1個招生計劃。
1.2江西省2023年院校招生計劃占比
江西本省本科招生計劃占據總招生計劃的主導地位,約9.6萬個計劃,占68.75%。江西省內共有48所本科院校(含分校),其中211僅1所(南昌大學),江西省內的高校教育資源并不占優勢。
上表為除江西省外各省份在江西省招生計劃占比,排行前3的分別是江蘇(占8.69%)、湖北(占7.07%)和浙江(占6.51%)。其中,江蘇得益于其高校數量優勢能給予較多招生計劃,浙江和湖北則為鄰近省份,一般鄰近省份會給予計劃傾斜。除上述省份外,黑龍江、山西、福建省份也給予了較多的計劃數,分別占比5.43%、5.13%、5.10%。
1.3江西省2023年各層次院校招生計劃及招生院校情況
上表為江西省各層次院校招生計劃(本科),2023年本科招生計劃約13.97萬個,招生院校共計1017所(含分校)。可以看出,985、211、重點和普通高校的數量是遞增的。其中,985大學招生計劃有3780個,占總本科計劃的2.7%,比重最小。有78所211大學(含分校)在江西招生,招生計劃9607個,占總本科計劃的6.88%。985/211院校合計占比不足10%。重點大學有248所(含分校),招生計劃41449個,占總本科計劃的29.67%。普通院校有641所,招生計劃84871個,占總本科計劃的60.75%,比重最大。
1.4江西省2023年高考擴招top10高校和高考減招top10高校
上表為江西省內招生計劃增加top10院校。計劃數增加前三名分別為南昌交通學院、東華理工大學和宜春學院,增加額分別為293個、261個和230個,均為省內院校。增加數量多不代表增幅大,招生計劃增幅前三名并不是這三所院校。招生計劃增幅前三名是安徽工程大學、池州學院和安徽科技學院,均是安徽院校,增幅分別為392.31%、288.89%和230%,主要因為它們2022年的招生計劃數量較少,所以顯得增幅大。前十名高校里,有4個學校的計劃名額增加10%以上,除了上述提到增幅前三的三個學校外,還有安徽理工大學,增加的招生計劃數量為84個,說明這4所學校招生意愿強烈。
上表為江西省內招生計劃減少top10院校,均為省內院校。計劃數減少前三名為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南昌大學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減少額分別為1621個、1197個和907個。計劃數減幅前三名為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和江西師范大學,減幅分別為54.67%、42.79%和35.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10所院校的減幅均超過了10%,考生在報考這些院校時需謹慎,可能會出現分數線的較大幅度升高情況。
二、江西省內高校招生情況分析
2.1省內各市高校招生計劃數分析
上表為江西省內各市高校招生計劃數,南昌市因其院校數量最多使其招生計劃遙遙領先,有26所院校,57353個招生計劃,占省內計劃的59.72%。緊隨其后的是九江市和贛州市:九江市有4所院校,10627個計劃,占省內計劃的11.06%;贛州市有5所院校,10554個計劃,占省內計劃的10.99%。計劃數最少的是撫州市,有1所院校,1054個計劃,占省內計劃的1.1%。
2.2江西省內211、985院校招生計劃變化分析
江西省內僅有一所211大學,即南昌大學。和2022年相比,南昌大學招生計劃為4384個,減幅為21.45%,這對想留在省內的較優秀的學生來說,是個不太好的消息。
2023年江西高考招生TOP10的省外985和211高校
上表為省外985高校在江西招生計劃top10,這和其他省份有較大差別,其他省份大多數985院校變動僅個位數,而在江西省變動幅度較大。變動幅度為兩位數的院校有5所,且均為減少計劃,分別為武漢大學(減少24個計劃,合計331個計劃)、湖南大學(減少16個計劃,合計163個計劃)、華南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39個計劃)、大連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16個計劃)和吉林大學(減少26個計劃,合計112個計劃),高分學子們報考這些院校時要注意,可能出現分數線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剩下其它5所院校的變動幅度均為個位數,對分數影響不會太大。此外,這10所985院校中僅有3所院校增加了招生計劃,分別為北京理工大學(增加1個計劃,合計121個計劃)、中國海洋大學(增加8個計劃,合計120個計劃)和四川大學(增加4個計劃,合計118個計劃)。這10所985院校中招生最多的院校前三名分別為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分別為331個、163個和139個。
上表為省外985高校在江西招生計劃top10,這和其他省份有較大差別,其他省份大多數985院校變動僅個位數,而在江西省變動幅度較大。變動幅度為兩位數的院校有5所,且均為減少計劃,分別為武漢大學(減少24個計劃,合計331個計劃)、湖南大學(減少16個計劃,合計163個計劃)、華南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39個計劃)、大連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16個計劃)和吉林大學(減少26個計劃,合計112個計劃),高分學子們報考這些院校時要注意,可能出現分數線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剩下其它5所院校的變動幅度均為個位數,對分數影響不會太大。此外,這10所985院校中僅有3所院校增加了招生計劃,分別為北京理工大學(增加1個計劃,合計121個計劃)、中國海洋大學(增加8個計劃,合計120個計劃)和四川大學(增加4個計劃,合計118個計劃)。這10所985院校中招生最多的院校前三名分別為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分別為331個、163個和139個。上表為省外211高校在江西招生計劃top10,這也和其他省份有較大出入,首先是變動幅度較大,其次是這10所院校均是縮減計劃。縮減計劃數前三名為上海大學(減少37個計劃,合計196個計劃)、南京理工大學(減少23個計劃,合計132個計劃)和武漢理工大學(減少21個計劃,合計227個計劃)。招生計劃數前三名分別為海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河海大學,分別為327個、277個和197個。
2023年招生專業
4.1江西省2023年招生計劃數前10專業類
上表為省外985高校在江西招生計劃top10,這和其他省份有較大差別,其他省份大多數985院校變動僅個位數,而在江西省變動幅度較大。變動幅度為兩位數的院校有5所,且均為減少計劃,分別為武漢大學(減少24個計劃,合計331個計劃)、湖南大學(減少16個計劃,合計163個計劃)、華南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39個計劃)、大連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16個計劃)和吉林大學(減少26個計劃,合計112個計劃),高分學子們報考這些院校時要注意,可能出現分數線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剩下其它5所院校的變動幅度均為個位數,對分數影響不會太大。此外,這10所985院校中僅有3所院校增加了招生計劃,分別為北京理工大學(增加1個計劃,合計121個計劃)、中國海洋大學(增加8個計劃,合計120個計劃)和四川大學(增加4個計劃,合計118個計劃)。
這10所985院校中招生最多的院校前三名分別為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分別為331個、163個和139個。
上表為江西招生計劃前10的專業類,12大學科門類占了6類,為工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法學和醫學。這和其他省份有較大不同,其他省份往往是工科學科門類在前10中占據至少5席,而這里僅占據4席。當然,工學仍然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耳熟能詳的專業都屬于工學學科門類,比如計算機,自動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電子信息等。
計劃數第一名專業類是計算機類,有566所學校招收此類專業,占總招生計劃的12.34%。得益于互聯網大潮以及各行各業都需要計算機專業人才,此類專業備受考生、家長和企業歡迎。除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這個備受追捧的專業外,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專業也屬于該類。
計劃數第二名專業類是工商管理類,有548所學校招收此類專業,占總招生計劃的9.1%。大家所熟知的財會類專業就屬于此類專業,除此以外,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也屬于此類專業。因其文理兼收的特點,工商管理類專業是很多文科生的首選專業類。
計劃數第三名專業類是外國語言文學類,有466所院校招收此類專業,占總招生計劃的6.66%。此類專業包含英語、德語、法語等外語專業,英語專業因其普及性,是很多大學都招收的專業。
排名4-10的專業類中,比較熱門的是機械類、電子信息類、中國語言文學類、法學類和臨床醫學類,這也是適合就業的專業類。機械類專業人才是每個制造業企業必須的,此類專業包含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車輛工程等專業。電子信息因其就業面較廣、就業層次相對較高而備受學生和家長歡迎,電子信息、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等熱門專業均出自此類。中國語言文學類中的漢語言文學較受歡迎的專業,也是文科生可選的大熱門專業之一,未來可以從事語文老師、編輯、記者等工作,可報考公務員的崗位也很多。法學類和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類似,是文科生可選的大熱門專業之一,也是文科生少數的具有專業壁壘的專業之一,適合從事法律類職業,在報考公務員崗位上也具有優勢,要想職業更有競爭力需要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臨床醫學類是想當醫生的學生必選的專業類,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等專業均屬于此類,報考該類專業時注意區分“醫學影像學”和“醫學影像技術”等名字相似的專業。
除了提到的上述專業類,土木類屬于工學,教育學類則是偏文的專業類。土木類專業就業不太樂觀,當下房地產行業處于下行趨勢,這也導致曾經紅極一時的土木類專業收到冷落。教育學類專業中并不是每個專業都能當老師,學生如果沖著當老師去報考此類專業,一定要謹慎挑選。
4.2招生專業類型波動
上表為省外985高校在江西招生計劃top10,這和其他省份有較大差別,其他省份大多數985院校變動僅個位數,而在江西省變動幅度較大。變動幅度為兩位數的院校有5所,且均為減少計劃,分別為武漢大學(減少24個計劃,合計331個計劃)、湖南大學(減少16個計劃,合計163個計劃)、華南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39個計劃)、大連理工大學(減少32個計劃,合計116個計劃)和吉林大學(減少26個計劃,合計112個計劃),高分學子們報考這些院校時要注意,可能出現分數線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剩下其它5所院校的變動幅度均為個位數,對分數影響不會太大。此外,這10所985院校中僅有3所院校增加了招生計劃,分別為北京理工大學(增加1個計劃,合計121個計劃)、中國海洋大學(增加8個計劃,合計120個計劃)和四川大學(增加4個計劃,合計118個計劃)。
這10所985院校中招生最多的院校前三名分別為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分別為331個、163個和139個。在常見的招生專業類型中,可分為試驗班、專業類和普通專業。最近幾年,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教育部門人才培養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上。為了打破人才培養條塊分割、專業劃分過細的弊端,便以“試驗班”的形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試驗班”一般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形式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愿擇優錄取,一般并沒有其他特殊的要求。相比普通班,有導師,鼓勵學習雙學位,研究,參加競賽,如北京大學的“工科試驗班類”,浙江大學的“工科試驗班”等。2023年共有36所院校招收試驗班類型的專業,共1420個計劃,相比去年減少了18.86%。
按專業類招生指高校將相同、相近的學科門類,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大類招生。考生填報志愿時,可以直接按照專業大類的名稱來填報志愿。如在某校招生專業中,會計學、審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4個專業統一以“工商管理類”招生,考生若想選擇其中某一個專業,填報時只需填上“工商管理類”即可。考生通過大類招生被錄取之后,在本科階段前兩年(有的是一年)統一學習基礎課,大二或大三時再根據學校要求、自己的興趣、專長和發展方向,在大類所含專業中重新選擇具體專業。2023年共有282所院校招收試驗班類型的專業,共10231個計劃,但相比去年減少了31.35%,可能有些學校按專業類招生的類型不符合其培養模式,故取消該類型的招生。
普通專業招生,就是分專業招生。投檔錄取后,同學被確定到一個具體、固定的專業,進入大學后按照該專業培養方案培養。目前普通專業招生計劃數仍然占絕對主導地位,2023年有999所院校,128056個招生計劃,相較去年減少14.07%,占總招生計劃的的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