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總結1
為了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促進同學們陶冶情操,建立自信,塑造健康自我,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心理素質,調動學生感恩生活、接納自我,追求成功的積極性、主動性,擁抱感恩心態,塑造成功模式的信念,促進大學生人格發展,健康成長。
充分發揮廣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會感恩、自我發展、追求成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大學生人格發展,根據學校20xx年“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的文件精神,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于5月份開展了以“感恩-成功stlye”為主題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此次系列活動,在班級同學中產生了較大影響,受到了全院師生的熱烈歡迎,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取得圓滿成功。
一、活動概況
(一)開展尋找“最美大學生”活動
我院正在開展尋找“最美大學生”活動,通過講故事、作報告這種直接而有效的方式,讓同學講述自己或身邊的人的感人故事,引起同學共鳴,激勵學生成長!
通過這些方式,讓我們身邊更多的人意識到“最美大學生”不是很難發現,自己也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最美大學生”,讓我院學生擁抱感恩心態,塑造成功模式的信念,促進大學生人格發展,健康成長。
(二)開展土建院心理主題班會活動
我院開展土建院心理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感恩生活,追求適合自己的成功style,并進一步增強我院學生班集體凝聚力,促進優良班風、學風創建。
首先,各參賽班級在本班自行開展,并做好活動記錄,然后各班級的心理委員代表各自班級的開展的班會在5月15日在逸夫樓A201做ppt匯報演講。我院徐金蘭老師,校心理中心主任胡偉煌等人作為現場評委嘉賓,最終xx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江小羅,xx道路橋梁技術工程1班林增譽,xx土木工程2班吳永才等8人獲獎。
(三)開展土建院原創微博征集活動
我院“原創微博征集活動”,從起初初的征集,到五月底的評比,歷時幾個月,期間征集了同學們大量的原創微博,喚起我院學生對心理健康、快樂夢想,感恩與成功的關注,增強了學生心理健康意識,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與人格完善。
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輔導員老師徐金蘭,萬珊等對此次活動進行評比,最終xx建筑學1班黃際升,xx工程管理1班范麗霞,xx城鄉規劃張小勤等24名同學獲獎。
(四)舉行“跳”出快樂,“毽”康生活活動
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團體體育活動當中,豐富大學生課外生活,鍛煉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讓大家走出教室和宿舍接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本次活動主要是以跳繩和踢毽子兩項比賽項目開展,其中跳繩分大小繩,踢毽子分單踢和盤踢,該活動受到廣大同學的歡迎,參加的積極性都很高,達到了本次活動的目的,走出宿舍,走向操場,走出網絡,關懷身邊的人,學會感恩。
(五)開展留級生團體輔導
為激發留級生的學習熱情,4月2日晚,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邀請我校心理咨詢中心武厚老師來開展團體輔導。團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同學都表示會重新振作,好好學習,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二、出現的問題及對應措施:
1、溝通有待進一步加強:活動開展期間,班級心理保健員與學院心理素質發展部干部之間有時溝通不夠,出現了工作的重復和間斷。
2、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活動延續的時間相對較長,到了活動后期,學生的積極性有所下降,尤其是各班心理保健員出現了一些疲于應付的現象。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并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加強溝通,完善激勵措施,為今后開展類似工作總結出了寶貴經驗。
小結:
此次活動開展期間,雖然我們在工作中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但面對出現的問題,我們及時改進和總結,也不失為一種成長。總的來說,對于20xx年“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我們學院的同學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得到快樂和成長,更讓大家懂得感恩,懂得父母、老師、朋友為我們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讓我們明白心懷感恩之心,將走向成功的道理。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總結2
20xx年5月23日,由教育科學學院、學生處、心理咨詢中心聯合承辦第九屆“5.25大學生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動正式開始,此活動以“陽光、友善、和諧、健康”為主題,倡導學生關注心理健康,形成關愛心靈的校園氛圍。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廣大學生踴躍參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懸掛橫幅,發放心理健康宣傳單
在文科樓與學生漢餐門口分別懸掛了以“我愛我,和諧心靈,健康成才”、“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的橫幅。
本次共印制彩色宣傳單5000份,傳單的內容包括:“心理咨詢對大學生的幫助”、“寧夏師范學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簡介”、“大學生如何提高人際關系能力”。由大學生心理協會的學生以一個宿舍6份的方式發到每個學生的手中,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懂得當遇到心理困惑時到心理咨詢中心進行調節。
二、心理健康講座
(一)“大學生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講座
20xx年5月27日晚在文科樓320教室舉辦了“大學生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講座。20xx級小學教育專業的全體學習聆聽了本次講座。
心理咨詢中心教師李芳霞以“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之句展開了本次講座。通過對情緒認識的講解向同學們講述了不良情緒的影響,并教會同學們如何識別情緒,調控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李老師的講座風趣幽默,現場笑聲連連,掌聲不斷。
通過此次講座的成功舉辦,學生不僅對情緒有了新的認識,也學會如何調控自身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本此講座加強了院系學術交流的氛圍,也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二)“愛的成長”心理健康講座
20xx年6月5日下午2:30,心理咨詢中心教師劉桂文老師,在逸夫樓312為化工學院20xx級學生開展關于“愛的成長”的講座。講座共分四部分的內容,第一,如何理解愛情;第二,如何在愛中成長;第三,大學生的戀愛觀;第四,愛的能力的培養。
講座開始,劉老師先播放一段歌曲“最浪漫的事”,在美妙的音樂的映襯下,引出了“愛的成長”的話題,在整個講座的過程中,劉老師用樸實,生動的語言為大家講解關于對愛情的理解,大學生如何鑒別真正的愛情,如何讓愛情保鮮,如何正確看待分手及怎樣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幫助大家解決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與困惑。這次講座使大家對愛情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白了想要對別人付出愛,自己就應該儲存愛,愛身邊的人,從愛自己開始!本次講座受到了學生一致的好評。
三、開展以“提高人際關系能力訓練營”為主題的團體輔導
20xx年6月6日下午4:30,心理咨詢中心教師劉桂文老師,在逸夫樓模擬法庭舉行了以“提高人際關系能力訓練營”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政法學院的同學參與了本次活動。劉桂文通過做游戲的方法測驗了同學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同學們之間的團結情況,通過刮大風、滾雪球、棒打薄情郎等游戲的開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也鍛煉了同學們的行為敏捷程度。劉老師細心指導,同學們主動參與、積極配合,活動在一片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著。游戲結束后,劉桂文對本次活動做了簡要的總結,向同學們指出了加強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總之,在教育科學學院、學生處的大力支持下,本屆心理健康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了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職能,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對于提升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總結3
xx學院認真貫徹《關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精神,按照學校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動科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為契機,通過組織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廣泛宣傳了心理健康知識,使動科學院師生受益匪淺。
xx學院積極組織同學參加心理健康主題知識宣傳活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生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等。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提高我院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我院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我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有現場心理知識宣傳、心理委員培訓、心理健康普查和女生心理走訪、院系間心理辯論賽、班級心理健康主題班會及辯論賽等活動、心理征文活動、心理委員團體心理素質拓展等板塊。參與范圍廣、參與面大是本次活動的特點。
一、講座與培訓
心理講座與培訓分兩部分。一是由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中心的魏雙鋒老師于11月1日為20xx級新生帶來精彩的有關新生適應心理方面的講座;二是由我院高莉老師為我院的班級心理委員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豐富我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
二、心理知識宣傳
心理宣傳展板是表達生活、學習等活動中產生的心理問題、心理困惑、心理感悟等的宣傳形式。本次心理漫畫展以自我認知調試為主題,詮釋心理健康知識的深刻內涵,生動形象地向同學們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知識,引導大學生真誠友善地對待他人和自己,積極向上地對待生活。
三、在“親密關系中成長”心理委員團體心理素質拓展活動
為了緩解學習壓力,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動科學院于10月12日和11月9日分兩次舉行了這次學生會全體成員和全院心理委員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進了同學間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培養了同學們的相互協作精神,凝聚向心力。
四、學院聯辦兩院愛情觀辯論賽
我院聯合xx學院于11月15日在圖教201舉辦“心理健康辯論賽”,辯論賽題目“大學生談戀愛利大于弊(xx學院)、大學生談戀愛弊大于利(xx學院)”,充分展現了團隊協作的精神。培養同學們的人文素質和思辨能力,營造良好的校園學術氛圍,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現自己的舞臺。活動將培養同學們成為勤思、善辯、熱愛生活的大學生,充分展現我院當代大學生積極的精神面貌。
五、心理影片展播
動科學院通過心理咨詢師和心理學老師精選出《美麗的心靈》、《當幸福來臨時》等幾部影片,組織學生觀看。引導大學生關注心理健康,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幫助同學們減輕心靈負荷,放下心理負擔,健康快樂地成長。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總結4
大學生通過全程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與心理健康教師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使大學生有效地獲得心理健康教師的幫助,那么大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之后是否會總結?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符合人的此能力成長規律的方式,開掘人內在的心理潛能的教育。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既要注重他們的個性,將其生命價值內化,增強他們對生命和健康價值的認知,增強學習和創新的能力,培育他們適應復雜社會環境并增強自身幸福感的能力和品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有三個概念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厘清:心理問題、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心理問題是個體成長中的必經之路,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每個個體選擇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問題的過程;心理困惑是指心理成長過程中某個階段的徘徊、猶豫、迷惑的狀態,這時需要心理教育和干預;心理疾患就指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偏離了“正常狀態”,其行為已經對自我發展和社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需要專業咨詢和幫助。
在高校中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把握好系統性原則和學生主體原則;需要著力于大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提高。
二、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心理衛生學有兩大基本任務:
1、客服消極心理狀態,促進心理健康;
2、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因此,我們應該具備三大積極心理的品質:
1、能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有利于心理保健;
2、能促進工作和學習績效的提高;
3、利于提高主觀幸福感水平。并且將這些心里品質傳遞給我們的學生。
積極心理品質包括:智慧――認知的力量;勇氣――情感的力量;仁愛――人際的力量;公正――公民的力量;節制――避免極端的力量和超越――精神信念的力量。了解積極心理學促使我們在反思自身具有哪些積極心理品質的同時,也進一步思考如何發掘學生的積極心理,幫助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的技巧,包括用PQ4R法培養學生愛好學習的習慣,用PMI法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洞察力等。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發掘學生所覺有的優點,鼓勵他們充分地培養自己的健全人格,恰當地采用共情的方法加強與學生溝通的效果,通過合理的歸因和積極人文素質的培養,達成培養學生積極心理的目的。
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的具體途徑有:
(一)營造積極心理氣氛,
(二)開展團體輔導活動,提高團隊的寫作能力,
(三)開創心理拓展訓練,培養人際溝通能力,
(四)通過講座、班會、各類宣傳等開闊思路,全方位積極貫徹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三、團體活動的基本理論與技術
(一)基本理論
團體是指:“成員的.共同努力能夠產生積極協同作用的工作群體......團體的工作任務必須通過其成員共同努力、積極協同方能完成,其績效水平遠大于個體績效的總和。”這個定義告訴我們,人的集合不等于團體,人要組成一個團體,需要通過良好的組織和配合,實現“績效水平”大于個體績效的總和才能叫做團體。團體的特征應該包括:有共同的目標,成員間相互交往和依存,分享和參與,相互理解,相互影響。
團體對團隊成員既有社會助長的作用,又有社會懈怠和去社會化的作用。為避免團隊的負面影響,應注意團隊所有人的參與感,并且建議團隊規模在8-12人為宜,超過20人就很可能會出現次小組或其他負面現象。
按團體結構分類,團體可分為結構性團體和非結構性團體;若按團體的開放程度分類,可分為封閉式團體和開放式團體,按成員的構成可分為同質性團體和異質性團體。并且,在團體輔導中要注意豪豬原則和方舟原則。
團體輔導中要注意對空間的把握,特別注意影響溝通的因素,處于第一位的是團體與地位,輔導中要注意團體的大小、次團體、情感聯結、使用暗示與增強等技巧。
根據領導中心與團體中心的類型,可將團體分為自由型、圓圈型、輻射性和熱椅子型四種。其中,自由型最好,因為該類型的團體成員根據團體過程中的現象自由溝通,可充分地表達團體成員的意見,實現最充分的溝通,有利于溝通效果達到最好。
吸引成員的因素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團體成員的期待,此外要讓成員感到安全,注意團體間的比較和團體資源的吸引力。培養團體凝聚力,需要通過明確團隊任務、積極角色的規范、成員有授權感、合作與溝通,最后達成團隊目標等步驟方可實現。
團體輔導中,要注意把握社會控制的度。影響社會控制的因素第一是成員地位,其次是成員在團隊里的角色和團隊規范的制定與遵守。但是,做團體輔導時也要注意社會控制的消極影響,如團體盲思和社會性懈怠。在輔導員做團體輔導時,更常見的是社會性懈怠問題,可通過選擇動機較強的成員、團體規模保持適當、明確成員任務,及時評價成員的表現和貢獻等途徑來降低社會性懈怠的危害。
(二)實踐操作
一般而言,團體活動由1―2名組長主持(若有副組長,則坐在組長對面最好),由10名或更多成員組成(團體規模不大的情況下,如10人,大家圍坐成一圈最好,并且,最好男女相間而坐,權力平衡的狀況最佳)。
團體活動的過程(以10次為例)包括:
1、準備主題;
2、建立關系(在第1―2次團體活動中完成);
3、過渡(第3―5次);
4、工作(第6―9次);
5、開放討論,最后一次收尾。每周一次團體活動,每次2-3小時為佳。團體活動/輔導一定要有開始、一定要有主題,一定要有結束。
四、大學生常見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機的甄別與干預
心理學的三大使命:
(1)研究消極心理,治療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
(2)致力于使人類生活得更加豐富充實,有意義;
(3)鑒別和培養有天賦的人。對輔導員而言,首要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做好“發展、教育和預防”工作,幫助全體學生發展自我,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預防或減少心理疾患。其次是協助學生有效地應對心理危機、心理問題,合理幫助有心理疾患的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生活。
判斷心理正常與異常的標準包括:
1、癥狀檢查標準(通過精神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心理測驗完成),
2、數理統計標準(以統計和測量結果為準),
3、內省經驗標準(以病人的主觀體驗和觀察者的體驗為準),
4、社會文化與社會適應標準(以社會常模和社會適應為標準)。
對于缺少心理學專業背景的輔導員而言,可用以下常識性標準來區分:
1、言談、思維和行為的怪異,
2、情緒體驗和表現過分,
3、自身功能的不完整,
4、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判斷的時候要注意文化背景、社會準則等。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疾病:抑郁癥及躁狂癥、精神分裂癥、強迫癥、社交焦慮癥、驚恐障礙、急性應激障礙等。分別講了這些心理疾病的特征、識別方法、風險和應對策略,增進了我的知識,有助于我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別是在碰到問題時,不至于茫然無措。當然,面對心理疾患的時候仍要小心,畢竟我并不專業。
心理危機的分類:發展型危機、境遇型危機和存在型危機。產生心理危機時,一般有兩種反應:交感反應(喚起與過度喚起)和副交感(迷失)反應(低喚起或缺乏喚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候,首先要做危機評估,即是否有即刻的危險和穩定性如何,是否能在此時此刻進行干預工作。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學生自殺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因此我特別注意了學生自殺的評估要點:
1、目前自殺表現,2、精神疾病,3、既往史,4、心理社會狀況,5、個人優勢和弱點。
當然,碰到自殺問題的時候,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足的,必須依靠學校、公安機關的專業力量,平時經常保持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聯系,遇到情況及時報告領導和公安機關,聯系相關部門尋求支持,依靠團隊應對和解決相關問題。
進行危機干預時,也要注意相關原則:及時預警原則、生命第一原則、親屬參與原則、全程監護原則和分工協作原則。
五、輔導員的壓力管理與情緒紓解
壓力是源自于負荷的超載。輔導員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線,由于他們特殊的工作性質,面臨的壓力常常超出可承受的范圍,如學生的安全問題、心理問題、學生違紀等。但是,內在壓力源才是最大的壓力。其實,在工作中,既不要讓自己沒有壓力,也不要讓自己的壓力過大,而是要讓自己處在合理健康的壓力范圍內。
壓力管理的目標應該是尋求自身心理狀態的動態平衡。為此,可采用正向情緒調節法,多轉變觀念和態度,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有意識地注重用積極態度看問題等調節手段,實現內心和諧。建立健康動態平衡的工作模式,知道為什么工作和生活。
六、高校輔導員職業心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多講一點關于輔導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容易碰到的問題。輔導員應具備的職業心理能力(心理素質),包括:
堅定的信念和使命感;積極的心態;廣泛的興趣;良好的情感情緒;堅強的意志;寬廣的胸懷;清晰的自我意識;敏銳的觀察力和鑒別力;有獲取知識并整合的能力;自我調節力、挫折承受力和社會適應力等。
輔導員群體應修煉和提升這些能力,提升知識素養,提升職能品質、情緒情感品質、需要與動機品質,及提升自我意識等為重點。那么,怎么提升呢?通過學習、積累、更新,通過實踐,通過思考總結,通過升華等方式來實現。
對多數輔導員而言,工作中既面臨專業性不足的困境,也面臨需要調節好自身心理狀況的問題。通過明晰與職業心理能力相關的心理素質,把握好提升自我心理能力的途徑,有助于保持自身健康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輔導員的日常工作。
輔導員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線,如果是帶大一新生,還要正確對待新生入學心理健康普測結果,正確處理自身的角色沖突,區別好心理問題、發展性問題、情緒缺陷和人格缺陷等問題,以及心理問題、心理障礙和心理疾患的區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黨團工作、班級建設、文化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與日常事務管理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網絡教育引導的融合等八個方面的融合,對做好輔導員工作都具有重大意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總結5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以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智力發展正常
智力正常是一個人學習、工作、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人適應周圍環境、謀求自我發展的心理保證,因而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
(二)情緒穩定樂觀
情緒穩定樂觀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在心理健康者身上,積極情緒多于消極情緒,樂觀情緒占主導地位。這是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經常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時,他才能善于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
(三)意志品質健全
意志是指一個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是人意識能動性的集中體現,是個性的重要精神支柱。
(四)行為協調適度
人與動物的根本不同點在于,人的行為有自覺的目的性,受意識的支配。在正常情況下,對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來說,他總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為什么做,并能預見行為的過程和結果,使自己的行為服從于一定的目的和要求。
(五)人際關系和諧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由于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增進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六)人格完整獨立
人格也稱個性,它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區別的獨特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人保持人格的獨立完整性,培養健全的人格。
三、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于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并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并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于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四、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目前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原因有多種,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①人際交往問題;②感情問題;③學業問題;④生活適應問題;⑤就業壓力。其中人際關系、就業壓力是困擾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問題,但是感情問題所造成的危害也比較嚴重。
(一)人際交往問題交往是人類存在、發展的需要;是人格發展、人格健全的必經之路;是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保障;是學習、事業成功的關鍵。因此,良好的人際交往、融洽的人際關系對于每個人的發展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現在的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都非常疼愛,生活上嬌生慣養和學習上一帆風順,使他(她)們很少經受挫折鍛煉,獨立生活能力較差。一旦進人大學,面對新同學、新朋友,不知道怎么相處,有很多學生不能適應集體生活,有的學生表現出很自私、敏感、煩躁。還有的學生因為性格原因,在同學中不被理解,遭遇排斥,其中有部分學生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就產生一種受冷落或性格孤僻、苦悶、粗暴、憤怒、壓抑、不能吃虧等心理傾向。
(二)感情問題
美麗的大學校園,隨處可見成雙成對的戀人,他們手牽手,形影不離,共同散步、談心、出入教室和圖書館有人在這里找到了愛情,有人在這里遺棄了愛情,有人在這里等待著愛情愛情是人類最美麗的情感,每個人都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和渴望。愛情也是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是一種有著積極因素的高級情感,是一種令人神往的心理體驗。大學生處于生理發育的成熟期,思想感情較為活躍,對異性的渴求尤為強烈,但由于缺乏經驗和處理戀愛問題的能力,常常會為感情糾葛而產生焦慮情緒,造成學習成績急劇下降,陷人感情漩渦而不能自拔,甚至產生毀容、自殺等心理危機;另外在性與戀愛上,開放的校園使性與戀愛成為大學生活的重要話題,一些學生難以把握自己,一旦出現問題可能走向極端。
(三)學業問題
學習被喻為知識時代的第四項技能(知識時代的第項技能為人際技能、技術技能、思維技能、學習技能),所謂學習的技能就是學會學習。現在,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在學習上,由于從緊張的高考中脫穎而出,許多大學生到了大學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才生走到一起,部分學生沒有了往昔的優勢,學習壓力增大,于是就出現厭學、考試焦慮、考試作弊等現象。
(四)生活適應問題
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過,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剛進入大學的新生,經過緊張的中學生活和高考的激烈競爭,在人們的贊譽聲中懷著喜悅與激動的心情跨入了大學校門,來到了這個早已翹首企盼的美麗新世界。然而在短暫的欣喜之后,最初的驚奇與激情逐漸逝去,由于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學習內容以及人際關系的種種改變,這些大學新生所面臨的是一段心理適應期。
從高中進人大學時,對大學懷有美好的憧憬,把大學生活想象得十分完美,覺得大學就是人們常說的“象牙塔”,然而進人大學后卻發現自己的想象與現實反差那么大。比如有的學校學生學習環境較差,食堂伙食質量不高,寢室擁擠不堪;另外部分學生對專業的期望值較高,在學習過程中,隨著對專業的了解和教師的原因或學生自身學習方法不當,感到學習的收獲與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遠;有的同學將個人追求的目標定位太高,當他(她)發覺自己所學專業和分配現實與理想中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大相徑庭時,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焦慮和煩惱。他(她)們對自己的能力、才華和未來往往充滿自信,普遍存在著憂慮感,當各地“尖子”匯集在大學以后,他(她)們各自的優勢不再突出,學習成績不理想,生活條件不好等,進而產生失落、憂慮、自卑、緊張,陷人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困惑之中。
(五)就業壓力
十分嚴峻的就業形勢、非常殘酷的就業市場競爭,給在校大學生帶來新的壓力,大學生為了找一份滿意的工作,給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標,比如:通過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等,這些繁重的學習任務,嚴重阻礙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很容易產生憂慮、焦慮、自卑、神經衰弱等心理疾病。這在高年級學生中表現尤為顯著,許多大學生在畢業前或畢業后都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心理問題就表現出來。
五、如何處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于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后,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
第四,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內容(兩篇)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00字(五篇)
3、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
4、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5、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集錦】
6、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2000字【薦讀】
7、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3000字【薦讀】
8、關于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篇
9、2022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精選】
10、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心得體會薦讀(三側)
第五,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于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總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大學里重要的一課。解決了心理健康問題,大學生才能更好地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