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專業課程有建筑類設計基礎、人居環境概論、建筑設計、建筑構造、建筑設計理論與方法、建筑與規劃數字技術、城市設計理論、建筑歷史、建筑力學與結構選型、建筑環境物理、藝術與傳達等。
一、建筑學專業課程有哪些科目
建筑類設計基礎、人居環境概論、建筑設計、建筑構造、建筑設計理論與方法、建筑與規劃數字技術、城市設計理論、建筑歷史、建筑力學與結構選型、建筑環境物理、藝術與傳達等。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設計(832學時)、外國建筑史(64學時)、中國建筑史(64學時)、建筑設計概論 (48學時)、建筑設計基礎(32學時)、城市規劃原理(48學時)、景觀學原理(32學時)、空間形體 表達基礎(32學時)、建筑技術概論(16學時)、CAAD方法(32學時)、建筑結構(64學時)、建筑 物理環境(48學時)、素描水彩(192學時)、建筑師業務實踐(208學時)、建筑構造與設備(80學 時)、實習環節(240學時)、畢業設計(240學時)。
示例二:建筑設計(788學時)、建筑設計基礎(256學時)、視覺設計基礎(288學時)、建筑制 圖(32學時)、建筑學概論(16學時)、建筑設計基礎理論(16學時)、計算機輔助設計(32學時)、 城市規劃原理(32學時)、居住環境與住宅設計原理(16學時)、專業外語(64學時)、建筑力學 (48學時)、中國建筑史(64學時)、外國建筑史(64學時)、建筑結構(48學時)、建筑構造(96學 時)、建筑物理(64學時)、建筑設備(48學時)、建筑設計理論(64學時)、實習環節(288學時)、 畢業設計(256學時)。
示例三:建筑設計(752學時)、室內設計及原理(32學時)、景觀規劃與設計及原理(32學 時)、城市設計及原理(32學時)、城市規劃原理(32學時)、建筑力學(48學時)、材料與工藝學 (32學時)、建筑構造(48學時)、建筑結構(64學時)、建筑物理環境(96學時)、建筑設備(48學 時)、建筑學概論(16學時)、中國建筑史(32學時)、外國建筑史(64學時)、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 (64學時)、美術(128學時)、工程制圖(32學時)、設計初步(144學時)、建筑師業務實習(280學 時)、畢業設計(300學時)。
二、建筑學專業簡介
建筑學專業,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筑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筑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筑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筑學所涉及的建筑藝術和建筑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筑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系,并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三、建筑學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
就業方向
建筑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主要有四個方向:
1.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建筑設計事務所等建筑行業的設計單位,主要從事建筑物的設計和有關建筑的研究工作;2.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碩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3.一部分同學考取公務員在城建部門從事管理規劃工作也是不錯的;4.另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從事房地產開發。
本專業畢業生可就業于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設計部門,房地產開發、咨詢部門,相關科研和教學部門及政府管理部門,也可攻讀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景觀設計、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等方向研究生。
就業前景
在目前基礎建設快速發展的時期,建筑專業不可能是冷門專業。主要從3個方面來看,一是目前我國一線的中心城市雖然建設比較快,但二三線城市和農村還是相對滯后的。這就給建筑行業提供了發展空間。二是城市老舊建筑的改造和拆除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這方面,建筑專業畢業生可以有廣闊的施展舞臺。另外,我國還是個文化古國,文物古建筑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維護。目前國家每年都在加大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專業人才稀缺。所以,建筑專業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