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很多學校還只是停留在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上,主要向畢業生提供一些就業信息,教會學生尋找工作的一些應聘技巧,訓練必要的職業技能等,而這些并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實施。
從廣義上理解,職業生涯教育可以說是學校的一切課程和教育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終生發展;狹義地說,應當是指為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進行個體的自我定位、確立職業生涯目標、選擇職業生涯角色、尋求最佳職業生涯發展途徑的專門性課程與活動。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以及怎樣實現自己的目標,從而促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期實現個體價值的最大化,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提高生活質量。鑒于以上所述,筆者認為,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應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自我認知
了解自己,包括個人的價值觀、性格、興趣、能力、需求、思維方式以及社會中的自我等等,是職業選擇或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前提。主觀上對自己的認識往往是有偏差的,學校可以引進一些個性測試和職業測評軟件,利用校園網絡對學生進行個性測量和職業測評,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了解其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傾向性。必要時,還應該有專業老師進行輔導和提出一些發展建議。學生在知道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點后,就會發揮自己的優勢,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路線,并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意識地修正自己的不足,不斷地提高職業素養。
二、對職業和社會認知
目前,大學生對職業的認識是相當局限和浮淺的。很多畢業生只了解自己的親人或熟人所從事的幾種職業,最終自己的職業選擇就局限在那幾種職業里。高校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提供信息支持:職業分類詞典、實際崗位描述、職業出版物、職業傳記、職業錄像帶、計算機輔助信息系統等;相關專業能提供的職位有哪些,不同的職業需要哪些知識準備或技能訓練,各自有怎樣的生活方式等等;與職業認知相關的項目還包括工廠參觀、實習項目、暑假工作、研討和合作教育等方面。
職業的選擇不僅僅是簡單的“ 人--職”匹配,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一個人的職業選擇還受到很多的環境制約,如社會、地域、學校、家庭以及經濟狀況等等。高校應該讓學生客觀地了解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學生自己可利用的資源,幫助他們理性地做出職業決策。
三、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決策能力的培養
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是只在大學期間要做的一件事,職業決策也并不是只在大學畢業時才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個體的成長,人在一生中可能要變換很多種職業“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職業生涯教育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決策能力?使其受用一生。如何提高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決策能力?首先,學校要通過大量的宣傳,提高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其次,需要學校能夠對不同的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準確的信息;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學校可以通過舉辦職業生涯規劃系列講座和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增加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提高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決策能力,輔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專業人士進行規劃、指導并貫徹實施。它不僅僅是某個職能部門的事,而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事情;它也不僅僅是高校的事,也是整個社會需要關注和協助的事情。大學生處于個體成長的特殊發展階段,是一生中變化最激烈的時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將為大學生的終生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