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沙盤模擬經營提高經營決策能力,這種國際流行的企業經營模擬訓練法也是職業規劃教育的一種形式。
近日,2010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地質大學召開。近年來,職業生涯規劃這一名詞越來越多地進入公眾視野,伴隨著高校擴招,歷年畢業人數屢創新高,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越來越凸顯,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也越來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全社會的關注。
一、背景
2007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明確提出,從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并作為公共課納入教學計劃,貫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現階段作為高校必修課或選修課開設,經過3-5年的完善后全部過渡到必修課。
職業規劃教育快速發展
“大一新生主要是讓其了解大學與中學的差異,樹立規劃意識;大二學生則開始進行職業探索,培養溝通、組織、團隊合作等能力;大三學生則進行人際關系拓展訓練及職業技能的進一步培養;大四學生的焦點是就業,就業政策、法律環境、求職技巧、就業壓力疏導等是這一階段的重點。”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制訂不同內容的職業規劃課程,這是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
除課程以外,高校也引入講座、測評、職業咨詢等多種形式。據清華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韓威介紹,清華的“北斗計劃”,囊括了職業課程、職業教練、朋輩教育、就業實踐等7個層次的項目,輔以選修課、職業能力拓展訓練、一對一咨詢等多種形式,在利用院校師資的同時,也引入行業資深人士;在2010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陳永利也列舉了學生生涯發展輔導師項目,以及職業發展研究會、職業生涯促進會等各類學生社團。
學生對師資的認可度有待提高
“很少找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咨詢,本科的時候還有選修課,到了研究生階段就沒了,還是行業人士的講座更有吸引力。”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邱同學對學校提供的職業規劃教育并不感興趣,他覺得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缺乏實戰經驗,約一對一的職業咨詢也不方便。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學生也持有類似觀點。一方面,高校的職業生涯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學生理念、認可程度、課程質量、師資等方面卻都還有待提高。
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處長方偉說,師資欠缺、學生認識不足、工作量大、人手不夠的確是許多高校面臨的現實問題。目前許多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提供招聘信息服務、政策解說、組織招聘活動、應聘技巧的指導和思想教育以及就業手續的辦理等,而對學生進行擇業觀教育、擇業心理調適和引導、擇業技巧的教育引導和培訓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問題聚焦
1 職業規劃教育形式各有優劣
【現狀】
高校普遍采取講座、課程、輔導和咨詢、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和在線職業規劃系統等形式。
【觀點】
寓教于樂勝過單純教學
陳永利(摘自2010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言):談到教育,首先會想到第一課堂,但目前第二課堂的重要性在生涯教育中凸顯出來。因為第二課堂的活動在生涯教育中具有趣味性,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如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模擬面試大賽、大學生職業規劃訓練營、創業創新大賽等都是很好的寓教于樂的形式。
“一對一”形式更有效但輻射面窄
彭勃,全球職業規劃師、北森生涯(CareerSky)研發產品經理:各種形式都有優勢,但也有局限性。講座較為松散,缺乏系統性、結構性;課程覆蓋面廣,有較好的時間和資源保障,能較為系統地傳達職業生涯規劃的整體理念,但少部分高校只開設選修課,甚至無法進行課程教育;一對一的輔導和咨詢是較為恰當的指導方式,但只能針對少數學生在較小范圍內開展;職業規劃大賽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輻射面大;此外,在線職業規劃系統也日益成為高校關注的教育途徑,其優點在于普及面廣,學生能自助,解決了老師們相當一部分基礎工作。
2 專業專職的指導教師嚴重不足
【現狀】
根據研討會上北森研究院同期發布的《2010中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調查報告》顯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人員數量有了極大發展,但人力資源投入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具體而言,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的專職老師,絕大部分高校在1-8個之間,其中3-5個較為普遍。一半以上學校有1-4個,但仍有20%的學校沒有專職教師。
【建議】
外聘專家并進行協調管理
陳永利(摘自2010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言):高校從事生涯教育的教師被學生質疑最多的便是缺乏社會經驗和職場閱歷。外聘企業人士指導,又可能存在對學校情況、學生信息缺乏深入了解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高校都把聘請企業人士、職業指導專家作為生涯教育的重要補充。為彌補外聘專家對學校、學生情況不了解的缺點,可以參考的解決方案是成立專門項目和組織,對外聘專家隊伍進行協調管理。
3 對職業規劃學生“認”而不“識”
【現狀】
雖然通過海報、講座、課程、大賽活動、書籍網絡報刊、短信等知道了“職業生涯規劃”這個名詞,但大多數學生缺乏機會真正深入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
【建議】
在活動中加入體驗、實踐環節
朱倫,全球職業規劃師首席培訓師:學?梢钥紤]在這些活動中加入體驗環節,增加實踐活動,將教育內容和學生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一些好的方式,如小型工作坊、團體輔導、社團活動、課程實踐環節、學長經驗交流會等都可能更加促進學生參與并真正理解。
三、專家觀點
靈活運用個性化輔導方式
●方偉,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處長
作為一個學科、一個專業技術,職業規劃教育的成熟需要過程,學生提出的問題也需要案例和經驗積累才能更好解決。
此外,職業規劃專業度很高,尤其是個性化的職業規劃,需要其他配套方法。從面上來看,學校開展的工作已經很多,有必修課、選修課、各種講座、社會實踐、實習、大賽、論壇等。但作為深度的個性化指導,如何將西方國家以來訪者為中心的個性化輔導方式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并靈活運用還需要探討。
構建層級化服務體系
●朱倫,全球職業規劃師首席培訓師、北森生涯GCDF Master Trainer
個性化輔導和咨詢、課程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由于現實情況,當前我國高校不可能過多依賴這兩種方式。解決途徑我覺得包括以下幾方面:加大投入、增加師資力量,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提升現有的師資水平,讓他們逐漸發展成為頂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家,引領學校其他部門、教學單位的教師共同推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構建層級化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如初級的理念普及和簡單認識自己、職業決策等問題可以通過在線職業生涯規劃系統來解決,中級的學生行動促發、學生困惑可以通過課程、社團活動、工作坊、團體輔導等方式解決,而高級的學生疑難則通過個性化輔導和咨詢解決。
■ 學生聲音
職業規劃教育流于形式
●吳燕,中央民族大學大四學生
學校在職業規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感覺浮于表面,甚至存在誤區。我曾經發現某高校櫥窗宣傳職業規劃課的內容,竟是該?忌媳贝笄迦A研究生的同學談自己的經驗,難道這就是職業規劃課?我覺得職業規劃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認識自我,但現在規劃教育都流于形式,功利性也很強。
學生自身意識不強
●邱翰軒,清華大學大三學生
我從大一開始進行學業生涯規劃,到大三考慮職業生涯規劃。學校經常開設這方面的課程和講座,從中也明確了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的區別。但很多同學聽完就算,不實踐,沒有認真去做自身的職業規劃,學校在引導方面也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