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 “ 定點 ” .所謂 “ 定點 ” 就是定職業發展的地點。比如有些人畢業后選擇去南方,有些選擇到上海、滬寧線一帶發展,有的則選擇去邊疆、大西北,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都無可非議。俗話說 “ 人各有志 ” 嘛。但應該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不可一時沖動,心血來潮,感情用事。
比如有的畢業去了南方,認為那里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發達,薪資水平較高。但忽略了競爭強烈、觀念差異、心理承受能力,甚至于氣候、水土等因素,結果時間不長又跳槽離開。
當然這也無所謂。但如果一開始就選準方向,就可以在一個地方,圍繞一個職業長期穩定發展,對自己的資歷和經驗都會有助益和長進。時間加努力,有望成為某一領域的資深人士,豈不更為有利。頻繁更換地點,今天在這,明天到那,對職業生涯成長肯定弊多利少。
二是 “ 定位 ” .擇業前要對自己水平、能力、薪資期望、心理承受度等進行全面分析,做出較準確的定位。不可悲觀,把自己定位過低。更不要高估自己,導致期望值過高。一但不能如愿,失望也就越大。
剛畢業就被知名大公司選中,而且薪資福利不菲,當然是你的運氣。如果沒有碰上這種好機遇,也無需氣餒。不要過分在意公司的名氣,薪資的高低。只要這家公司、這項專業崗位適合我,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就應該去試一試,爭取被錄用。
確立從基層做起、從基礎做起,逐步積累經驗,循序漸進,謀求發展的思想理念。可能對你的一生都會有好處。
三是 “ 定向 ” ,方向定錯了,則南轅而北轍,距離目標會越來越遠,還要重新走回頭路,付出較大的代價。因此,職業生涯決策,決不能犯 “ 方向性錯誤 ” .
通常情況下,職業方向由本人所學的專業確定。但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人畢業后,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所學的專業來選擇工作,有的甚至與原專業風馬牛不相及。 “ 學非所用 ” 、 “ 用非所學 ” 、 “ 專業不對口 ” 的情況比比皆是,已不足為怪。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認真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有時為了就業,甚至要強制自己去 “ 適合 ” 并不喜歡的崗位,只要這種職業是社會緊缺的、急需的或有發展前景的。
有些學子在學校里讀了雙學位,拿了幾種職業等級證書,就業時就比別人多了幾個機會,顯得高人一籌。
應屆畢業生 找工作 由于目標不明確,職業定位不夠清楚,因而,導致很多應屆畢業生 求職 規劃步入誤區,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在臨近畢業時,會感覺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工作是什么,甚至對職業定位不夠清楚,因而導致很多應屆畢業生的 求職 規劃步入誤區?下面看看應屆畢業生 求職 規劃常見誤區:
應屆畢業生求職規劃常見誤區【案例分析】:
應屆畢業生張小姐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 找工作 的時候比較有針對性,她的求職方式是海投 簡歷 ,也 面試 過很多企業,但是張小姐卻始終不想真正進入它們任何一家企業工作,因為沒有進入工作的狀況,因為沒有動力,也認為沒有好的機會。
張小姐曾經做過三個月的清閑網站的編輯工作,但是張小姐認為自己想要找有挑戰性的工作,想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他又想做銷售,因此,她的目標就是進入到國企企業,成為優秀的銷售人員,但是在 面試 的道路中,卻屢戰屢敗。
當有人為她時,為何要一定到國企企業工作做銷售,她坦言說:因為特別看重企業的文化,也因為沒有太大的工作壓力,也不急于立刻出成績,可以對個人進行長期的培養。
根據張小姐的案例,職業分析:無法確切的邁出第一步,主要是因為缺乏對職業的定位。
綜合上述案例來分析,不難發現,張小姐對于自己的即將需要扮演的工作角色缺乏足夠的認可,沒有足夠強烈的體驗感覺,雖然她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做銷售,但是對于銷售的一些具體的要求,她還是沒有具體的定位。
另外,所謂定位也就是自我定位以及環境定位的結合,做求職定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職業基礎,這樣才能給自己做出一個準確的定位。
專家建議:最好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而不是總是一味的強調自己喜歡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