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戰場,職業生涯規劃就好比上戰場之前的作戰計劃,計劃一定要在打仗之前制定,并根據戰斗演進而調整,職業規劃雖然有難度,但卻不能不做。那么,什么時候做職業規劃是最適合的呢?怎么做職業規劃最有利于職業發展?讓我們在有限的職業生涯中少走彎路,盡快達到職業目標呢?有沒有職業規劃的關鍵時間點和里程碑呢?
答案是有的,進行職業規劃的關鍵時間點是:
1、考大學的之前 絕大多數高中生的年齡在15-18歲之間,這個年齡的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同時,馬上面臨的高考是決定一生職業的重要因素,所上大學和所學專業實際上就是對未來職業的第一次定位。在高考之前,進行職業特長、職業興趣的測評,然后根據測評結果,做出職業生涯規劃,選一所適合的大學,選一個適合的專業,是非常重要的。
2、大學畢業的時候 大學畢業,馬上就要真正進入職場了,第一份工作對未來職業生涯會起到一定的影響,有職業規劃眼光的學生,在進校門的時候,就會想到如何出校門,會盡量地了解社會,了解職場(可參考:在校大學生,應該為就業做哪些準備?畢業時,需要考慮的是:
3、跳槽的時候 每一次職業轉換的時候,都是一個關鍵時間點,就好比下棋,剛開局的時候要布好局,然后在制勝點,一步棋的好壞就可能直接影響最終結果,而跳槽就是這種時機,絕不是隨性而為的,每一次跳槽都會對職業發展起或好或壞的影響,就看你是怎么規劃的。 關于跳槽可參考:《精彩一跳——成功跳槽全程策劃》
4、整數年齡 每逢整數年齡25歲、30歲、35歲、40歲、50歲、60歲都要回顧一下自己曾經走過的道路,在職場的付出、收獲、快樂與艱辛,看看自己是否走了既定的方向上,自己的職業目標、人生目標是否需要調整。三十難立是否應該跳槽?中的網友就是在30歲的時候,驀然回首,覺得自己的職業發展很不如意,內心也深深地不安。 職業規劃是一件預測未來的工作,未來不好預測的最大原因是會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大到社會進程、經濟發展趨勢,小到個人的情緒、心態變化,甚至身體健康狀況都有可能改變當初對職業的預期與規劃,但不能因為不可控因素太多就放棄規劃,在職業的道路上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會造成走錯路、走彎路甚至走回頭路,從而在職業生涯的終點回頭看時,可能會覺得留下了太多的遺憾,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在本文所提到的,人生中的這些關鍵時間點,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回顧與思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