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車改補貼標準發放時間,山西車改方案補貼標準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剛一公布,許多媒體在報道的時候,都用了這樣的標題??《一般公務用車將被取消》。從傳播的角度來說,新聞標題的制作過程,就是尋找亮點、尋找新聞點、提煉有效信息的過程,雖然整部《條例》的新要求、新規定不少,可是,當媒體不約而同地把焦點都對準“公務用車”時,便可以看出,百姓對公車改革的期待之大、盼望之深,更可見中央此次對公車改革的魄力之大、決心之重。
其實,公車改革并非自今日始。近年來,公車改革的試驗在全國各地從來沒有中斷,平心而論,一些改革試點在設計之初是頗具創新意義的,其理念、其初衷、其方式,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廣州的給公車裝上GPS監控,沈陽的公車刷卡計費等等,可是,就實際效果和民眾反應來看,卻不如人意,一批試點的改革后紛紛夭折回潮。甚至有一些地方借公車改革之名,大肆發放公車補貼,嚴重違背了改革的初衷,比如,剛剛曝光的陜西國企西安經發集團今年調整車補制度,正職最高每個月可以享受5300元的補貼,而2013年西安市最低工資標準為1150元,僅車補一項就是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近5倍。
如果我們總結一下這些失敗的經驗,就不難發現,它們幾乎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改革不徹底,留有后門,以至于后門成了正門;缺乏有效的檢查和監督,使改革變成走形式;在一些制度的設計上不完善,考慮不周全等等。
由于存在這些弊端,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公車改革已經形成“公車數量越多-違規行為越普遍-治理難度越大-公車數量越多”的惡性循環。
要斬斷這個循環,首先的一條,就是要釜底抽薪??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回過頭我們再來看,當時媒體把關注點放在這里,就不難理解此項規定對公車改革的意義有多么重要。
細讀《條例》的原文,“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是一個明確而清晰的判斷,沒有留下“逐步取消”“原則上都要取消”之類的回旋余地。這意味著取消了公車違規購置、配備、使用等公車腐敗行為的載體,也消滅了在改革中存在后門的可能性,更大大降低了監管公車的成本和懲治公車腐敗的難度。
即使從經濟的角度看,取消一般公務用車,能夠節省下來的開支也是相當可觀的。因為,公車維護的成本往往比社會車輛的成本要高得多,而且,由于是公款支付,浪費現象嚴重,如果在不受監督的情況下,維修報賬很可能會虛報、高報。
同時,《條例》對其他可能存在的腐敗行為也進行了封堵,比如,由于一些政府部門可能和企業利益密切相關,這些部門便可能從企事業單位“借車”,把企業的車變為他們事實上的公車。對此,《條例》規定,黨政機關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變相超編制、超標準配備公務用車,不得以任何方式換用、借用、占用下屬單位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車輛,不得接受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贈送的車輛。比如,針對此前一些地方發生的大肆發放車補的事件,《條例》規定,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不得以車改補貼的名義變相發放福利。
當然,《條例》的落實還需要更多細則的支撐和規范。
比如,公務交通補貼具體應該如何發放?是按照工作需求還是按照行政級別?要知道,許多較頻繁使用公車的公務員行政級別并不高;取消的一般公務用車應該如何招標、拍賣?如何保證參與競拍的人形成真正的競爭?就在近日,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170輛公車被拍賣,潤州區紀委,不少競拍者是原車輛使用者;如何保障民眾的有效監督……
作為行政領域內諸多改革項目的重頭戲,公車改革也是建設節約型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標志動作。可以說,《條例》的諸項規定正是要打一場公車改革的突圍戰,徹底殲滅車輪上的腐敗。隨著《條例》的逐步推進和落地,我們期待,公車改革將會彰顯公平正義的原則,取得讓人民滿意的效果。
以上這篇關于山西公車輛改革最新方案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