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工作回顧
是本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一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凝心聚力、轉型攻堅、爭創一流、綠色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科技強市戰略,強力推進經濟轉型示范市和美麗焦作建設,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全市生產總值1846億元,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3億元,增長10.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億元,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1624億元,增長1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5億元,增長1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518元,分別增長8.7%、10.1%。
(一)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把改革作為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擺在首要位置,強力推進。大力簡政放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我市成為全省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市。市本級行政審批服務由718項壓減到253項,壓減量居全省首位,壓減率達65%;市本級建設工程類項目審批時限由300個工作日壓縮到40個工作日;建立首席代表負責、并聯審批、全程代辦等新機制,在全省首家開通網上服務大廳,簡單事項實現即收即辦,一般事項一審一核不超過5個工作日,新注冊企業“四證一章”辦理不超過2個工作日;全社會投資創業積極性得到釋放,新增市場主體2萬余戶。建立健全財稅收入征管聯動機制,社會綜合治稅成效顯著,增收3.8億元。新增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2個,總數達到5個,我市成為全省新一輪教育信息化試點。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深化,醫療聯合體建設全面啟動。農村、戶籍、文化等改革都取得階段性成果。
堅持激活內力與借助外力相結合,深入開展“對外開放提升年”活動,成功舉辦焦作·香港現代服務業招商推介等活動,大力開放招商,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引進省外境內項目394個,居全省首位;總投資769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98億元,居全省第三位。進出口總額24.6億美元,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出口17億美元,居全省第三位。
(二)十大建設成效顯著。強化領導分包、觀摩督導等措施,省、市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一批十大建設項目竣工投運。城市水系防洪、補源、生態、景觀等功能已經顯現,南水北調總干渠全線通水,引黃入焦干渠、大沙河帶狀濕地主體工程完工,新增水面7000畝;鄭焦城際鐵路正在驗收;北部山區生態治理恢復和南太行生態景觀帶建設加快,我市成為全省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市;海關監管場所正式運營,檢驗檢疫查驗場所即將投用,德眾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驗收;產業集聚區21個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財稅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順利推進,“數字焦作”地理空間框架工程通過國家驗收;太極體育中心建成投用;龍源電廠一號機組正式運行,焦作電廠異地擴建一號機組、龍源電廠二號機組即將試運行;武云高速等項目快速推進;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招生人數居全省同類學校第一位。
(三)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堅持工業主導地位,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突出抓轉型、調結構、保運行,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轉型步伐加快。深入開展“工業轉型升級攻堅年”活動,出臺加快城區工業轉型發展意見,實施“330”企業培育工程,100個投資超億元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2億元,大江重工中高端液壓支架、千年冷凍高效節能制冷系統等32個項目竣工投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1186家。發展載體夯實。聚焦項目建設、聚集優質資源、聚合政策支持,示范區和9個省級產業集聚區承載能力有效提升,我市在全省重點項目暨產業集聚區建設觀摩點評活動中獲豫北組第一名;入選省“十強”“十快”產業集聚區3家、星級產業集聚區5家,均居全省第二位。融資服務提升。整合工業投融資平臺,設立政府引導基金,搭建應急轉貸平臺,建立小額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為7家企業提供5900萬元應急轉貸資金支持,為150家企業擔保貸款17億元,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節能減排扎實推進。加快國家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設,強力實施藍天、清水等工程,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累計爭取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資金23.8億元。
(四)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堅持實施科技強市戰略,完善創新體制機制,突出財政杠桿撬動,加快發展動力轉換,創新驅動效應初顯。科技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市本級科技投入又翻一番,總量居全省第三位。繼續實施創新券、科技貸款貼息等制度。設立1000萬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金,撬動銀行10億元授信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新增院士工作站7家,總數達19家,居全省第三位;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總數達81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中心4家,總數達54家。中關村科技成果產業化(焦作)基地、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焦作)中心落地項目10個,引進北京化工大學等科技創新團隊9個,焦作科技大市場即將開業運營。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總數達42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5.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5.2個百分點。
(五)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堅持穩糧、提質、增效,新建高標準糧田27萬畝,糧食總產實現“十一連增”,夏糧單產保持全省第一。農業產業化集群加快發展,龍頭企業達170家。主要糧食綜合機械化水平保持在96%以上,居全省前列。農民專業合作社達3826家,覆蓋率達49%。農村土地流轉率達51.7%,高于全省15.7個百分點。農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成功創建“四大懷藥”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成功創建國家級農產品品牌3個。新完成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深入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完成森林資源培育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8.5%。
(六)服務業發展亮點紛呈。把服務業作為彌補產業短板、推動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搶抓發展機遇,瞄準產業動向,加快培育經濟新增點。新業態發展取得突破。組建高規格團隊大力招商,市電子商務產業園開工建設,浪潮集團、銀江科技、阿里巴巴等27家電商落戶我市,電子商務成為服務業發展的新亮點。金融業活力持續增強。完善考核激勵機制,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62億元,增長10.5%。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全市利用資本市場融資151億元。加快推進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宇建科技等3家企業在“新三版”成功掛牌。海通證券等3家券商營業部開業運營。我市被評為優秀金融生態省轄市。文化旅游業保持繁榮。云臺山景區成為全省首家全國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我市成功創建國家級旅游服務綜合標準化示范市,被世界旅游組織列為可持續發展監測點。旅游綜合收入達262億元,增長12%。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新河商務中心區規劃建設全面啟動,鴻運國際商城開工建設,王府井百貨開業運營。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我市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聯動發展合作聯盟成員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