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首屆“中國互聯網+食品安全高峰論壇”在京召開。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咸澤在會上透露,《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即將出臺實施,監管部門歡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利用自己的優勢和渠道,參與到科普宣傳、大數據治理等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中。
據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介紹,長期以來,阿里巴巴在清理食品類商家時,一直缺乏恰當的法律和法規依據。她認為,隨著即將出臺的《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以及2015年10月起實施的新版食品安全法,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能依據法律對平臺上的商品進行直接的管理和引導。
“食品安全需要監管部門、食品企業和電商平臺一起攜手,才能系統解決。我們會持續引導平臺商家按照法規提交相關的資質證明,做到合規經營,對于無法提交資質的商家會清退處理。”鄭俊芳說。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二司副司長崔恩學認為,政府監管部門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要順應社會的發展,順應“互聯網+”的發展,依法做好監管工作。“傳統或者是完全照搬傳統的方法,我們認為已經很難完全適應‘互聯網+’監管的需求,僅靠監管對互聯網食品的銷售很難從根本上得到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最終的解決應該是綜合治理,走共治之路。”
對于食品安全管理來說,多年來始終存在著一個挑戰:電商平臺上的食品經營者有流通許可,食品生產者有生產許可,最終發現食品不合格,那么該向誰問責?如何做好源頭管理?
對此,鄭俊芳透露,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曾經對抽檢出現問題的食品做專項數據分析,發現超過90%的不合格食品都存在源頭問題,即食品的原材料、添加劑或制造工藝不符合規定。“然而,電商平臺除了在履行法規下的審核資質證照、全面排查、發現問題主動處理,難以介入到生產企業的生產鏈。”她說。
另外,鄭俊芳還提出,目前,食品安全管理過于“一刀切”,簡單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她提議,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公開應該分層分級,監管的重點和重心更多放在安全隱患大的食品上,對于安全隱患較小的食品品質問題,食品感官瑕疵,更多交給市場機制來管理。
據了解,目前阿里已與國家食藥監總局建立食品安全科學傳播機制,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科普信息,今后,會在手機淘寶APP的淘寶頭條專欄位置展示。此外,阿里正在多層面探索食品安全體系的搭建,有望在原產地追溯、保鮮包裝、檢驗檢疫、物流速度和支付便利等方面和監管機構、生態圈合作伙伴、食品企業合作,通過大數據應用,建立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電商食品管控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