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確定,這個提法是否有人說過。類似的,只有盛大陳天橋說的“讓我們的員工工資增長跑贏CPI”,或者宗慶后說的,鼓勵企業為自己員工建造房子。
但需要指出的是,盛大、哇哈哈首先是贏利性企業,另外他們在給員工的利益供給上,不是財富,而是企業福利,一旦員工離開企業,他的福利也就宣告結束。因此,我必須聲明的是,我提出的“財富”與“福利”完全不是一個等同概念。
在談這個看似匪夷所思的概念之間,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社會、企業、員工之間的關系問題。
社會的發展,來自于人的創造;企業來自于員工(人)的創造。既然社會與企業都來自于人的創造,為什么人的存在得不到基本保障和呵護?
“兩會”有一個焦點是收入分配問題。專家、學者、企業家、民間都已經反映了事實,反映了呼聲。但是,要將中國的基尼數回到04以下的合理區間,難度非常大。那么如何回歸合理區間?簡單地說,就是要財富金字塔變成塔形,削減頂端財富的集中度,將削減出來的財富移向中間和底部。
我發現很多企業對這個民聲,其實“很是感冒”,認為這將推動企業的工資高漲,進而對成本增壓。成本!又是成本!這個提法本身就代表一種落后的思想。
我要說的是,我們的人力資本增長真得有那么可怕嗎?
在歐美、日本,工資的成本占企業運營成本的50%左右,在中國只占10%.這個數據讓我們反思,我們企業的業績、利潤究竟來自于何處?
即使現在讓員工工資年增長率設置為10-20%,企業仍然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不至于威脅成本。我們的企業總是希望通過控制人力資本,換取利潤。我們看一下很多企業的財務思維就知道,工資與福利被計入成本一欄,而不是投資(資本)一欄。這就決定了企業必須壓低、控制人力資源的擴張。
控制人力資本后,企業得到什么?員工對企業不再有歸屬感。所有的表現,都是只為一個飯碗而工作。企業主得到了勞動力,卻沒有得到勞動力的潛能。如此,企業如何有效發展?
“企業要為員工創造財富機會!”是我的一個大膽設想。可以解釋為:企業不僅對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保障,還有為員工謀取更大的福祉。為此,企業內部能否配置一個部門,專門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增加員工創富的機會?
為員工謀取更大的福祉與企業正常的盈利訴求、正常的運營并不沖突。途徑不見得少:
比如,在現有成本預算下,力求節儉,將節儉出來的資金,設置一個年度的分配基金,這一方面,可以搞“均平”,平均分攤給員工。不要小看這個方法,它將對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所有的部門、員工將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主動節儉,互相監督。這種風氣一開,將推動企業的效率。在節儉數額上,要定一個指標,比如在現有成本上減10-15%,以透明的數據告訴員工。
比如,工齡待遇。這是過去國企搞的一套,后來在外資、民企中很少被提到,但是我們看看西方的企業、日本的企業,工齡待遇在員工薪酬體系中,占比很重。設置工齡待遇,一方面可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一方面激勵新的員工積極工作。工齡待遇配比的力度要大,不能蜻蜓點水,否則無法體現工齡待遇對企業的推進作用。比如以3年、5年、7年、10年為期,不僅作為年度提薪的標準,同時額外以“感謝金”的方式,給員工。工齡待遇體現的是公平、激勵原則。
比如,開設新項目以創富員工。只要員工有創業需求,企業都要支持和配合。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盛大的做法,盛大內部有一個創業基金,其實就是專門投資給那些有創富意愿的員工。企業根據員工創業想法,擬定投資額度,以大股東的形勢投資創業員工。但是盛大的做法是基于實業性創業項目。我們也可以推展思維,比如有員工想做金融投資,我們可以在審視項目、開合項目后,也可以從專門基金中劃撥資金,介入員工的金融項目,同時給予專業的指導。
等等這些,目的只有一個,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在承擔中,尋找“人企合一”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