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杭州住房限購令已經出臺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3月3日起,杭州市住房限購政策進一步升級,限購實施范圍擴大,升級非本地戶籍居民限購措施,同時增設針對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措施。
3月2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調整住房限購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擴大限購實施范圍,自2017年3月3日起,富陽區、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納入限購范圍,即在市區范圍內統一執行限購措施。
同時,《通知》明確規定,調整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房須提供的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年限要求,由原有“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1年以上”調整為“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
此外,《通知》還增設了針對本地戶籍居民家庭的限購措施,明確規定暫停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據了解,該限購政策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精神,促進杭州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2017年9月19日實施部分區域限購以及2017年11月10日升級限購措施的基礎上發布。
關于進一步調整住房限購措施的通知
各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精神,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經市政府研究決定,自2017年3月3日起,在市區范圍內暫停向以下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一)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二)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三)無法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
限購范圍包括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蕭山區、余杭區、富陽區和大江東產業集聚區。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2017年3月2日
延伸閱讀:杭州限購解讀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根據國家“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總要求,結合我市房地產市場實際情況,經市政府研究決定,我市自9月19日起實施住房限購。
限購政策明確,在市區限購范圍內暫停向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限購政策充分體現“因城施策”總體要求下實施差別化、精細化調控的思路。明確了限購范圍為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蕭山區、余杭區,不包含富陽區、大江東以及臨安、桐廬、建德、淳安四縣(市)。
限購時間明確,新建商品住房以網簽平臺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時間為準;二手住房以網簽平臺房屋轉讓合同簽訂時間為準。
限購政策還進一步強調,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應憑房產檔案管理部門出具的確認信息(針對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杭州市區住房情況查詢記錄》簽訂商品住房買賣合同或二手房轉讓合同。違反限購規定的,不予辦理相關房產交易確認手續,未辦理房產交易不得辦理房產登記。
鏈接:隨著近期國內部分二線城市住房價格波動水平加大,合肥、蘇州、南京、武漢、廈門、鄭州等城市相繼出臺政策,其中涉及限購政策的主要是蘇州和廈門。
蘇州規定自8月12日起,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申請購買第2套住房時,應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蘇州市區累計繳納1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廈門規定自9月5日起,對兩類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銷售建筑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1.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2.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