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塞罕壩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一
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最北端。與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臨界,融森林,草原和沼澤濕地為一身,塞罕壩總面積142。6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10萬畝。森林主要以落葉松、樟子松和云杉為主,還有白樺、山楊、柞樹、五角楓等。登高而望,無邊無際的森林隨山起伏, 碧波蕩漾,集中連片的百萬畝森林就象綠色的海洋,波瀾壯闊,蔚為壯觀。
從茫茫荒漠到百萬畝人工林海。52載,河北承德塞罕壩林場三代人構筑了一道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綠色長城,創造了中國北方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跡,成為世界上人工治沙改善生態環境的典范。中國夢,是一個值得我們永久追求的夢,在追夢的過程中也能實現個人的理想和價值。塞罕壩人追夢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也許會有困難,會有坎坷,甚至會有犧牲,但是追夢的精神永存。55年寒來暑往、斗轉星移,一代代塞罕壩人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接力不止。從塞罕壩人艱苦奮斗、追夢不止的感人事跡,我們應該汲取偉大的精神力量:艱苦創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開拓創新。
塞罕壩精神是以艱苦創業,以科學求實和開拓創新為支撐,以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為價值取向的一個完整的精神體系,既充滿了塞罕壩人獻身"綠色事業"的豪情壯志,又體現了塞罕壩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現在,我們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我們應該做到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一定要努力適應各種環境,積極學習新的理論,不斷用新的理念武裝自己,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績。我們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勤奮肯干。只有刻苦勤奮,只有拼搏進取,才會創造出奇跡。我們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開拓創新。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創新是與時俱進的本質要求,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動力。我們要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永葆青春朝氣、銳氣,就必須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創新是靈魂、是源泉、是動力。一切落后都源于思想守舊,一切進步都始于開拓創新。
我們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無私奉獻。我們一定要有忘我的獻身精神,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得最好。我們學習塞罕壩精神就是要科學求實,尊重科學,追求真理。從根本上說,求實就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大膽地堅持,只有堅持做下去,一定堅持到最后的勝利。
學習塞罕壩精神心得體會范文二
日前,習xx作出重要指示,稱贊塞罕壩林場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號召全黨全社會大力弘揚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塞罕壩林場位于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55年來,塞罕壩林場三代人堅持堅守、不離不棄,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如今,塞罕壩每年為京津地區輸送凈水1。37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5萬噸,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可以說,塞罕壩人種下的不僅僅是一棵棵樹,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造就的不僅僅是一座“美麗高嶺”,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塞罕壩精神”是一個完整的精神體系,生動詮釋了塞罕壩三代人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理想追求和壯志豪情,對推進國機重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塞罕壩林場的成功,是在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中取得的。國機重工傳承中國機械工業發展優良傳統,困難面前不低頭、矛盾面前不退縮,用實際行動貫徹領導指示,將“塞罕壩精神”融入到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
攻堅克難就要敢于擔當。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面對困難迎頭而上,面對風險挺身而出,強化堅忍不拔、使命至上的責任意識,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這是屬于國重人的堅定。
攻堅克難就要改革創新。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拼勁和闖勁,強化科技創新理念,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這是屬于國重人的堅持。
攻堅克難就要苦干實干。弘揚塞罕壩精神,就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扎扎實實把各項工作向前推進,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為描繪“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這是屬于國重人的堅守。
讓塞罕壩精神成為一面旗幟,成為引領國機重工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念,讓塞罕壩精神成為一座燈塔,指引更多國重人努力書寫無愧時代無愧歷史的華彩篇章。
讀懂塞罕壩精神,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的時間跨度,精神和利益的思想維度進行剖析,需要從總結典型經驗和引領時代發展的視角去領悟。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成就偉業的奠基之石,科學管理、與時俱進是企業發展的成功之基。學習并汲取塞罕壩精神,就是國機重工一次新的革新和蛻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