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察哈薩克斯坦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今年“兩會”國家又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面臨又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下面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學習一帶一路黨員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篇一:學習一帶一路黨員心得體會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財政部配合有關部門逐步擴大對外援助支持力度,安排實施了一批公路、鐵路、光纜、電力等基礎設施項目,有力促進了受援國的經濟和民生事業發展。同時,支持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設立境外股權投資基金、境外人民幣專項貸款、多雙邊產能合作專項貸款等方式,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項目。
“‘一帶一路’建設資金需求巨大,單靠政府投資滿足不了需要。”肖捷表示,在這方面,財政部一直堅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同時注重發揮好政府的作用。“實際上,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建設的潛力巨大。如果政府有關部門做好引導服務工作,提高政策透明度,除我國各類投資主體將積極參與外,沿線國家各類投資主體也將積極參與進來,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肖捷認為,在充分調動國內外各類投資主體積極性的同時,還要切實推進金融創新,深化金融領域合作,構建多邊多元的融資機制。多邊開發機構在發展融資方面經驗豐富,可以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方已與有關多邊開發機構達成共識,共同加大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的支持力度。
肖捷介紹,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財政部、人民銀行將共同主辦“促進資金融通”的平行主題會議,會議主題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促進‘一帶一路’建設”。代表們將著重梳理近年來“一帶一路”項目的融資實踐和經驗,分析機遇和挑戰,進一步凝聚共識,推動構建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更好地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融資支持。
篇二:學習一帶一路黨員心得體會
近年來,隨著網絡強國、“互聯網+”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我國信息化治理能力明顯提升,興網、用網、治網之道更加明確,以“一站兩網四庫十二金”為框架的統一完整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基本形成,基礎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初步建立,電子政務服務不斷向基層政府延伸,不僅創新了行政管理體制,有效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而且拉動了信息化消費需求,帶動了行業信息化發展。另一方面,我國信息化治理的產業保障能力也明顯增強,網信產業規模和影響力躍居世界前列,網信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提升,特別是一批本土企業積極開展國產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網絡安全關鍵軟硬件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形成一系列行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具有*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信息化技術體系日趨成熟,為信息化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堅實基礎,已具備輸出信息化解決方案的能力,并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和認可度。
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信息化治理能力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信息基礎設施相對落后,互聯網普及率普遍偏低,信息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國家信息化治理體系建設相對滯后,這些問題為國際網絡互聯、信息互通造成巨大障礙,同時也為我國信息化治理能力“走出去”帶來廣闊空間。不少友好國家欽佩我國信息化治理的成就,針對自身治理中存在的“痛點”引進相關解決方案的意愿比較強烈。
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電子信息類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網絡先行、信息先行,網信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我國信息化治理能力“走出去”完全可以大有作為,特別是基于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軟硬件整體解決方案,能為沿線國家稅務、海關、公安、司法、審計、能源等核心領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撐。
篇三:學習一帶一路黨員心得體會
*主席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這一新的發展合作理念順應人心;二是因為“一帶一路”建設將理念轉化為行動,取得了看得見的成效。如今,“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僅是一種區域合作倡議,更是一個影響世界的發展合作新理念與新平臺,對推動構建合作共贏的地區與國際新秩序、促進世界經濟走出低迷具有積極而深遠的作用。
創新發展合作目標。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過陸地網絡把中國和中亞、西亞、俄羅斯、歐洲以及中國和東南亞、南亞連接起來,海上絲綢之路通過海上網絡把中國和東南亞、印度洋、非洲、歐洲以及中國和大洋洲連接起來。“一帶一路”建設既可以推動我國實現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又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發展條件,為周邊國家乃至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一帶一路”建設是以發展合作為導向的。在沿線區域和國家改善陸地跨境基礎設施網絡、建立工業園區,建設現代化港口、發展港口區經濟、構建海上物流網絡,不僅能突破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瓶頸,而且能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促進各國共贏發展。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既有設備技術,又有管理經驗,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企業走出去,與沿線國家政府、企業共同協商,規劃、發展新產業,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提升。因此,“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發展合作是有利于培育世界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新型發展合作。
豐富發展合作內涵。“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依靠創新推動發展的新思路。“一帶一路”建設的創新是合作創新,不同于一般的技術創新。它通過學習經驗、分享資源、共享利益來建構新的綜合發展環境、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實現包容與平衡的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其重點是建立現代化的交通網絡;貿易和投資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領域,旨在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通過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促進貿易和投資結構升級、創造新的發展空間;金融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支撐,它涵蓋廣泛的跨境金融議程,包括貨幣穩定、項目融資、雙邊貨幣互換、結算、債券市場、人民幣計價債券等,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民心相通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公共支持。
“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包括促進經濟發展的議程,而且包括人才交流、旅游、體育交流、疫情信息共享、預防治療技術和醫務人員的培訓交流、科學技術合作,以及青年就業創業培訓、職業技能開發、非政府組織間的交流與城市間的合作等,從而贏得了廣泛支持。
創新發展合作方式。目前,世界經濟正處于調整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發展不平衡加劇,貿易和投資增速放慢,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一帶一路”是合作倡議,帶來的是開放、合作、發展的新風,參與方是平等的合作伙伴,采取共同參與、共同規劃、共同建設和共享成果的合作方式,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一帶一路”建設不搞“區域第一主義”,而是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不僅沿線國家可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其他國家也可參與其中。“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培養合作精神,增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促進地區與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中國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倡導者,需要認真研究并著力避免新型發展合作中的各種風險,注重協調各方利益,探索和推廣成功的合作模式。“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眾多國家,形成合力并非易事,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協調機制,并增強戰略定力和耐心,穩扎穩打、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