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市委書記陳東靈同志“問題清單”:
1.黨性修養有待進一步加強。
2.正確的政績觀和發展觀有待進一步強化。
3.落實主體責任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棗陽市委副書記、市長何飛同志“問題清單”:
1.對于個別比較棘手的問題和信訪積案,有怕激化矛盾而存在“壓一壓、放一放,等條件成熟了再去解決”的思想。
2.面對發展、改革中的一些疑難雜癥,有時有等待國家政策、依賴上級指導、效仿別人做法的傾向。
3.在有些決策的制定上,為了趕時間,過于追求效率和速度,未能充分調研、充分征集民意,有簡化程序的現象。
宜城市“問題清單”:
1.個別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面對錯誤言論與行為不敢亮劍、不予抵制。
2.個別基層組織和干部忽視群眾利益,與民爭利。
3.對少數基層組織和干部為官不為、少為、慢為抓得不夠緊、督得不夠嚴,致使一些重點項目推進不夠理想。
4.少數干部擔當精神不強、執行力不夠,存在選擇性拖延,沒有做到馬上就辦。
5.少數單位和干部不深入基層調查了解情況,喜歡用自己的感覺代替群眾的想法,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得不及時、不徹底。
宜城市委書記李詩同志“問題清單”:
1.對少數基層干部存在的怕“多干事多擔責、走彎路”的顧慮引導不夠,支持鼓勵不夠。
2.對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投入的精力多、時間多,對一些基礎性、常規性工作投入精力不夠,造成個別基礎性工作推進較慢。
3.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工作機制還做得不夠,解決民生問題還存在“應急式”、“斷檔式”現象。
宜城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靜同志“問題清單”:
1.了解群眾心聲不夠。聽匯報多,深入基層少,尤其是面對面與群眾交談較少,坐下來接訪較少。
2.敢于擔當不夠。認為政治紀律嚴了,干起事來怕踩紅線、束手束腳,存在畏難情緒。
3.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放在重點工作上,而抓農村基礎長效工作如三資管理、涉農資金整合、園區污水處理等工作力度不夠。
南漳縣“問題清單”:
1.政治紀律、政治規矩不夠嚴明,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失之于軟、失之于寬。
2.抓工作落實不夠,一些重點項目、重要工作推進效果不理想。
3.抓作風建設時緊時松,有時被中心工作沖淡。
4.少部分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意識不強、能力不高。
5.極少數干部存在庸、懶、散、軟現象。
南漳縣委書記黃其洲同志“問題清單”:
1.從政治上觀察、思考、解決問題不夠。如有時對一些政治謠言、社會不良風氣、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從政治的高度思考處理不夠。
2.在落實上級黨委決策部署上,有時行動不夠迅速,效果未達預期,如統籌推進改革不夠。在落實上級政策方面有時有考慮地方利益多一些,打“擦邊球”打折扣等實用主義傾向。
3.對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關注不夠。一些邊遠地區山區人畜飲水、通村公路、高低壓線路、農田水利設施維修、公共衛生服務等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一些特困戶、重病戶的困難沒有及時主動給予關懷。
南漳縣委副書記、縣長王鵬同志“問題清單”:
1.在適應新常態、對接上級新政策方面,未能很好地將上級政策和南漳縣情實際有機結合,從而有針對性將中央和省市的方針政策轉化為推動南漳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2.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夠,雖然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研,但是在調研的次數、時長、深度和廣度上存在欠缺,對基層的情況掌握不夠細、不夠實、不夠多,存在著重調查輕研究的現象,沒有將調研中掌握的實際情況和聽取的意見建議轉化為工作的具體措施。
3.對一些重點工作、重要部署,抓跟蹤、抓協調、抓督辦力度不夠,缺乏一抓到底的狠勁和韌勁,導致有些項目建設推進緩慢。
保康縣“問題清單”:
1.在解決民生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雖然近年來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全面實施了《全縣若干民生工程兩年行動綱要》,但目前還有少數邊遠貧困村行路、飲水等困難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群眾反映比較強烈,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2.結合實際創新推進改革不夠。在推進改革上,雖然能夠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的各項改革,但在結合實際探索創新,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上,改革的力度還不夠大,發展活力還沒有得到充分釋放。
3.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不夠。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下,注重了對干部的從嚴教育、從嚴管理,而忽視了激發和調動干部的干事創業積極性,少數干部怕擔責任、怕擔風險,為官不為的現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悼h委書記葉叢同志“問題清單”:
1.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不夠。少數邊遠貧困村行路、飲水等困難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群眾反映比較強烈。對群眾來信來訪批辦、轉辦、交辦較多,面對面解決問題不夠,導致一些信訪疑難案件沒有得到有效化解。
2.抓落實的力度不夠。雖然建立了大督察工作機制,對全縣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進行專題督辦、跟蹤督辦,但還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導致部分重點項目推進緩慢。
3.缺乏科學的政績觀。加快發展的心情比較迫切,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有時作決策、想問題、辦事情總是希望能夠立竿見影、吹糠見米,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做得還不夠。
?悼h委副書記、縣長張世偉同志“問題清單”:
1.厲行節約堅持不夠,在招商引資接待活動中有超標接待現象。
2.對全縣發展戰略謀劃不夠,思考不夠,考慮戰術層面的多,戰略層面的少。
3.對弱勢群體關愛不夠,全縣貧困邊遠村行路難、飲水難等“八難”問題仍比較突出。
谷城縣“問題清單”:
1.理論學習缺乏系統性、持久性,學用結合不夠緊密。
2.“三短一簡”問題有反彈的現象。有的工作會議次數過多、會議時間過長的現象略有回升。
3.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有差距。有些民生項目建設周期過長,投入不夠,沒有及時落實,項目進展與社會發展需求和群眾愿望還存在差距。
谷城縣委副書記、縣長龍小紅同志“問題清單”:
1.雖然經常深入基層單位和企業調研,但在調研的次數、時長、深度和廣度上有些欠缺,對基層反映的問題,按法律、規定要求框架下解決問題考慮的較多,在創新方式方法上有待于加強。
2.抓落實的力度不夠,抓難題突破辦法還不多,特別是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慢、重點項目推進慢,缺乏“緊抓不放、一抓到底”的狠勁。
3.對部門、干部工作中的失誤和問題采取寬容的態度去對待,批評少,存在怕得罪人、好人主義思想。
老河口市“問題清單”:
1.少數領導干部學習不夠、黨性修養不夠、思想自省的深度不夠,對發生在身邊的歪風邪氣堅決抵制不夠。
2.深入聯系服務群眾不夠,思維創新不夠,原則性和靈活性統籌不夠,承諾的工作有時候不能完全兌現。
3.在戰略謀劃和分層推進的統籌上抓得不夠。在推進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有時候解決實際問題不夠、破解民生難題不夠、化解基層矛盾不夠。
4.少數干部過于求全、求穩,有時出現“為官不為”的懈怠心理傾向。
5.“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現象沒有根除,抓落實的力度亟需進一步加大。
老河口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安同志“問題清單”:
1.黨性鍛煉不夠經常,在成績面前有時存在自滿情緒。
2.執行政策有時不夠嚴格,在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有時存在審批手續不夠完備的問題。
3.工作方法有些簡單,修為不夠,面對改革發展的巨大壓力,對同志布置任務多,提要求多,有時批評過于嚴厲,不講情面。
4.履行黨風廉政主體責任不夠,政府部門的違紀違法案件時有發生。
襄州區“問題清單”:
1.“三重一大”全程監管不夠。對“三重一大”事項重在政策的研究與制定,工作的安排與部署,項目的審批和核準。對具體過程和落實情況盯得不緊,督得不夠。
2.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不夠。在黨風廉政建設上,更多的抓大案要案,在主體責任落實,抓早抓小抓經常上有差距。
3.群眾觀念不夠牢固。公仆情懷不深,對基層和群眾反映的問題重視不夠,在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上還存在差距。
襄州區委書記王宇華同志“問題清單”:
1.擔當精神不夠。在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規矩與紀律意識增強,但怕出事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也隨之加重,過去那種大刀闊斧、敢做敢為的闖勁有所弱化。
2.抓落實不夠。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區也難以獨善其身。如何保持定力,積極應對,辦法不多,在敢抓敢管、親力親為、攻難克堅上有差距。
3.在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上有缺失。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抓經常上還需進一步強化。
襄州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士金同志“問題清單”:
1.關心基層干部群眾不夠,與基層干部交心交流較少,對群眾來訪來信跟蹤督辦少。
2.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辦法不多,對于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方法不多,推進力度不夠。
3.關注城區經濟多,到鄉鎮尤其是偏遠鄉鎮調研少;關注工業經濟多,對農業這一基礎產業重視不夠。
襄城區“問題清單”:
1.“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力度不足,“主體責任”落實不夠。雖然區委常委會多次強調、安排部署工作,但仍然存在壓力傳導層層遞減,落實主體責任層層遞減。在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方面,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力度不足,在黨員干部中還存在違規違紀的現象。
2.解決民生問題不夠主動、及時。區委時刻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工作首位,但在實際工作中對群眾疾苦重視不夠,還建房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推進緩慢。
3.制度落實力度不夠。聯系服務基層制度、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維護穩定制度等制度落實不夠,國有資產管理、矛盾排查等還存在漏洞。
襄城區委書記王軍同志“問題清單”:
1.對新常態的把握不夠全面透徹,導致在創新創造上做得不夠好,在“新”、“!鄙吓c上級要求和群眾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
2.對少數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發現不及時,沒有能夠及時制止,對群眾的利益保護不夠全面徹底。
3.有少數工作由于受機制、體制等方面因素限制,推進速度不盡人意。
樊城區“問題清單”:
1.貫徹執行上級決策部署有實用主義現象,存在著重發展重大事的傾向,對一般性工作有時有照搬照套的問題。比如對工青婦等群團工作創新要求和安排停留在落實省、市要求上,依靠部門做的多,工作創新不夠。
2.工作落實不夠扎實有力。比如,區委常委班子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公共財力更多地投到群眾直接受益的事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惠民利民政策。但通常是安排多、部署多,在逐人逐事督辦上有時不夠具體,個別難題有待突破。
3.在作風建設抓執紀問責上有“護犢子”現象。近年來,區委大力推進“馬上辦”大督察工作落實機制,但對少數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干部問責時,認為這些干部很辛苦,不忍心下手,有“打折”處理的傾向。
樊城區委書記鄧卓海同志“問題清單”:
1.在各項工作中,能夠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決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但有時創造性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不夠,對個別常規性工作存在著照抄照搬的現象。
2.調查研究不夠深入。盡管自己大多數時間都在經濟社會發展、項目建設、征地拆遷、信訪維穩、民計民生等一線開展調研、推進工作、督辦落實,但對有些問題顧不上時就安排相關同志去具體落實,自己只是通過調研報告或文件、材料了解情況,往往導致信息不準或不對稱。
3.對個別上訪老戶有一定畏難怕煩情緒。雖然能夠熱情接待來信來訪群眾,積極協調解決問題,但是對個別纏訪鬧訪戶的哭聲、罵聲缺乏耐心,對一些上訪老戶關心不夠,在一些疑難信訪問題處理和突破上辦法不多。
樊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智勇同志“問題清單”:
1.落實跟蹤力度不夠。在各項工作抓落實的過程中,存在部分“中梗阻”現象,“馬上辦”工作機制不夠深化,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辦室、區“馬上辦”等部門職能整合力度不夠。對部分決策部署、重點工作的跟蹤問效重視不夠,督察質量不夠高。
2.“一崗雙責”抓得不緊。嚴格執行“一崗雙責”制度力度方面稍顯欠缺,在抓好工作的同時,從嚴抓班子、帶隊伍,切實抓好政府系統黨風廉政責任建設的力度不夠。
3.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尚未解決好。在優化政務環境,推進政府效能提升、集中審批提升、服務意識提質等方面做得還不夠好。民生投入不足,對文化、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民生措施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問題清單”:
1.面對經濟下行的大環境,創新發展力度不夠,項目秘書制落實不扎實,招“大商”勢頭有所減弱,轄區內企業普遍存在的用工難、融資難問題未得到解決。
2.“三農”問題成為高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短板,農村發展規劃不明確,與高新區產業發展對接不夠,農民增收渠道不廣。
3.深入基層不夠,落實基層黨建責任有待加強,部分農村、社區干部自律意識、規矩意識、法律意識淡薄。
4.民生工作推進力度不夠,改善民生三年行動計劃需要加快進度,部分地方還建房建設進度遲緩,上學難、看病難問題還未得到徹底解決。
市政府黨組成員,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德璋同志“問題清單”:
1.創新意識不夠,習慣于按老方法、老套路開展工作。
2.文山會海現象依然存在,未得到徹底解決。
3.深入基層察實情、聽民意不夠。決策過程中聽干部和專家意見多,聽群眾意見少。
襄陽東津新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問題清單”:
1.在破解用地瓶頸、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難上,思考不深,應對較慢,還未出臺相應辦法。
2.對失地農民就業、保險問題研究不透徹、不深入,在落實上打了折扣。
3.發展的機遇意識、危機意識不夠強,滿足于按部就班,存在求穩怕難的思想,擔當意識還不夠強,創新的思路還不夠寬闊
4.平時將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新區起步區70平方公里以內的開發建設上,對起步區村組走訪調研的多,與群眾交流的多,關注的多。而相比較而言,對起步區外村組走訪調研的少,與群眾交流的少,關注的少,對農村、農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沒有足夠重視。
市政府黨組成員,襄陽東津新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世榮同志“問題清單”:
1.科學發展統籌不夠,有急于求成思想,希望工作能夠立竿見影,取得成績,造成個別工作銜接有不夠實、不夠細、不夠緊密的現象。
2.底線思維需要強化,雖然在破解新區建設土地、資金等難題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但還缺乏破釜沉舟的決心,導致問題解決不徹底。
3.解決群眾切身利益不夠到位,平時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多,對農業、農村等方面的發展關注度不夠。
4.基層調研力度需進一步加強,平時將調研的著重點都放在下工地、看項目、督進度上,直接進村入戶聽取民情民意時間較少。
襄陽東津新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襄陽東津新區管委會主任金保樊同志“問題清單”:
1.貫徹落實上級決策時解放思想不夠,在土地、融資、科技等要素保障機制創新上步子邁得不夠大,問題分析不深入,決策創新不夠,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有差距。
2.存在求穩思想,危機意識還不夠強,創新思路還不夠寬闊。
3.深入鄉鎮、村組、社區與基層干部、群眾心貼心、面對面溝通交流少,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的主動調研不多,解決“老大難”問題方法不多。
襄陽魚梁洲經濟開發區“問題清單”:
1.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的結合不夠好。只重不越紅線,忽視內功錘煉。對終身修養的觀念不牢、時緊時松。
2.群眾觀念不夠強,對群眾利益關心不夠。深入群眾不夠經常,體察民情不夠直接,排解民憂不夠及時。
3.工作作風有差距。干部隊伍中還存在遇事推諉、不敢擔當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現象,勇于爭先、勇爭一流的進取意識和信心決心不足。
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襄陽魚梁洲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曾玉平同志“問題清單”:
1.對干部工作要求多、交心談心少,對干部的思想狀況、心理需求了解不多、關心不夠。
2.革命意識減退,對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抓得不夠。
3.工作中沉下心來系統研究問題不多,解決問題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