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和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威海市人社局、發改委、工信局、財政局、民政局五部門聯合出臺了有關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確保政策快速落地、早見成果、多見成效。
1、一次性用工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威海行政區域內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9日開工生產的省、市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用工補貼。
補貼標準
符合條件的省、市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根據企業春節假期期間在崗人數,按照每人每天2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用工補貼,每個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就業失業服務科:0631-5190912
2、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威海行政區域內工商登記注冊的各類企業,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10日期間復工新吸納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免征期間,辦理就業登記和社會保險登記,并由單位代扣代繳職工應繳社會保險費的),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其中,已辦理社會保險增員手續且在申請補貼前完成補繳的企業,可認定為符合申報條件。新吸納就業人員,須簽訂勞動合同之前半年內在補貼申報企業無辦理就業登記(備案)或繳納社會保險記錄。
補貼標準
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就業失業服務科:0631-5190912
3、職業介紹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威海市行政區域內工商登記注冊,持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正常經營且通過年度報告公示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020年2月4日-2020年5月4日通過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推薦勞動者到我市企業、個體工商戶就業,并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或者推薦勞動者到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就業,并簽訂勞務協議(勞動合同)的可按規定享受職業介紹補貼。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本機構招聘的職工、勞務派遣人員、在校簽訂三方協議的就業人員,不在職業介紹補貼范圍。
補貼標準
為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推薦勞動者就業的按每人150元的標準,為其他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推薦的按每人12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職業介紹補貼。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市場服務科:0631-5863613
4、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
補貼范圍和條件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符合下列條件且未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
1.在企業穩定就業并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一年以上的下崗、待崗職工(不含內部退養人員)。以上人員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申報企業與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企業為同一企業,且生產經營困難;(2)職工2020年度已經連續3個月及以上未領取工資或基本生活費,或連續6個月及以上領取的月基本生活費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90%。
2.女性四十五周歲、男性五十五周歲以上的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人員。以上人員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2020年登記失業3個月及以上;(2)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且失業登記前有單位就業登記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歷史記錄信息;(3)截至申請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時仍然未就業且在法定勞動年齡內。
補貼標準
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標準為3400元/人。一次性臨時生活補助不與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重復享受。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就業失業服務科:0631-5190912
5、延長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
補貼政策享受期限
補貼范圍和條件
對就業困難人員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長1年。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就業失業服務科:0631-5190912
6、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
一、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對威海市行政區域內工商登記注冊的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含)以上勞動合同,并按時為其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按其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和時間,給予企業最長不超過12個月的社會保險補貼(不包括個人應繳納部分)。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失業科:0631-5190826
二、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的職工社會保險費,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失業科:0631-5190826
7、階段性延長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期限
補貼范圍和條件
受疫情影響堅持不裁員且正常發放工資的企業,享受的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在2020年2月4日(含)至2020年6月29日期間到期的,補貼期限延長至2020年6月30日。此補貼將自動延期,無需企業重新申請。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就業失業服務科:0631-5190912
8、就業見習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對吸納擇業期內(自畢業之日起3年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至24周歲未就業或失業的青年參加就業見習支付基本生活費,并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就業見習單位,給予就業見習補貼。補貼標準為最低工資標準的60%。見習人員參加就業見習滿 3個月后,第 4個月起用人單位可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并繼續享受就業見習補貼至見習協議規定的就業見習補貼期滿。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就業失業科:0631-5190826
9、職業培訓補貼
一、線上培訓平臺培訓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疫情防控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確定承擔職業技能培訓任務的線上培訓平臺,按要求組織我市企業職工和各類就業創業重點群體參加線上培訓,根據組織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重點群體人數,按照我市該培訓項目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20%,向線上平臺支付培訓補貼。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綜合培訓指導中心:0631-5863619
二、就業重點群體職業培訓生活費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具有農村戶籍的企業職工和失業職工)、離校2年未就業大學生、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及貧困家庭子女登陸我市遴選確定的4家線上平臺,注冊個人身份信息,選擇擬參加線下培訓的認定培訓機構后,參加線上培訓并考核合格的,按照5元/學時的標準享受生活費補貼。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綜合培訓指導中心:0631-5863619
三、“以工代訓”培訓補貼
補貼范圍和條件
企業對疫情期間新錄用的、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并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生產的企業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人員),按要求組織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可享受一次性培訓補貼600元/人。
咨詢電話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綜合培訓指導中心:0631-586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