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國城鎮職工人均退休養老金以10%以上的比率提升,從20的647元增至2013年的1856元。
在兩會期間,延遲退休方案將出爐的新聞再度成為熱議話題,配套的相關解說自然少不了所謂“養老基金缺口給財政造成巨大壓力”,那么不妨來看看十年來,財政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到底補貼了多少,在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每年10%的增幅影響下,財政對養老金的缺口實際貢獻又是多少?
從20開始,每年全國城鎮職工人均退休養老金以10%以上的比率提升,從20的647元增至2013年的1856元。雖然從數字上看,財政補貼總額也從614億增至3019億元,然而每年占養老保險總支出的比例卻并未提升,一直維持在16-19%左右,近年還是逐年下降的趨勢。
平均到每位領取人身上則更能體現數字上的差異,比如20人均財政養老補貼實際上比上年還減少了。而在每年增長的養老金數額里,財政補貼的實際貢獻程度則差異更大,將財政補貼人均增加額比之養老金增加額之后,發現除了04和06年財政補貼對養老金增長額貢獻了42%和53%的比例,之后每年貢獻率都不足20%,09和12年甚至不足10%。
當輿論不斷提起養老缺口將對財政造成巨大負擔時,我們需要明確的事實是,財政養老補貼實際上并不穩定,甚至出現與財政收入增長速度、退休金增長速度背離的情況,而且中國財政目前補貼基本養老保險的部分僅占總支出的2%,事實上整個社會保障部分也常年只占10%左右,而早在本世紀初“十五”規劃時,官方就高調提出“逐步將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這一仍未實現的目標。
再相比發達國家30-50%的的社保支出比例,比如在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日本,一直是政府財政補貼支撐著公共養老金體系,2013年光是養老保障支出一項就占財政總支出16%的比例。如此看來,與其整日研究如何提高公眾的社保繳費基數和延遲退休年限,不如早日落實財政社保支出比重的承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