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養老金雙軌制的政策引起了社民的強烈反應。
時值全國兩會,各類公眾關心的難題有了一個集中尋求解答的機會。養老金“雙軌制”問題正在進行頂層設計的消息一經傳出,引發無數人的期盼,但是實施時間表難以給出又讓大家難免失望。事實上,廢除“雙軌制”的呼聲如此高漲,可是實施起來為什么這么難?我們的工作人員據此進行了采訪。
退休待遇差距大
以往幾年兩會前夕,人民網上照常發起了“十大熱點問題調查”,社會保障問題又占據了首位。其中,在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連漲九年的背景下,對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上調情況的滿意度調查中,仍然有20多萬的選票集中于“非常不滿意”選項,占總投票數的97%。很明顯,公眾的不滿意并不完全針對養老金的絕對數值,因為有差不多同樣多的選票集中在呼吁廢除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雙軌制”上,認為兩者之間差異太大。
在濟南北園大街附近,市民王女士開了一個修改衣服的小門面,“我是從一家紡織企業退休的,雖然這些年養老金一直都有漲,現在每個月能到手的只有1000多塊錢,幫人修改修改衣服,賺個零花錢。咱比不了人家從機關上退下來的,前兩天來我這邊修褲腳的一對老兩口,每人一月都有4000多的退休金,光享福就行了。”
據了解,我省以往幾年會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而在此之前,2012年我省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達到1923元,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名較靠前。
養老金“雙軌制”造成的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之間的養老金差異到底有多大?中國社會科學院于2月份發布的《社會保障綠皮書》和《中國社會保障收入再分配狀況調查》給出了一個更確切的數據。據稱,被調查者中,75.4%的企業職工養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卻都高于4000元,最極端的兩個個例之間養老金數額甚至相差近50倍。這一調查數據一經公布,將廢除養老金“雙軌制”的公眾呼聲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雙軌制”不是萬惡之源
“養老金‘雙軌制’確實需要改革,但‘雙軌制’并不是萬惡之源。”山東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呂志勇表示。
所謂養老金“雙軌制”,最核心的不同在于企業職工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比例繳費的統籌制度,而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不需繳費、退休金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且最終退休后的養老金收入差距頗大。
“很多人認為,目前企業單位退休職工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退休待遇差別幾倍,甚至幾十倍,其根源在于現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雙軌制’,因此,要廢除‘雙軌制’。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呂志勇說。
呂志勇認為,看待企業職工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待遇不僅要看退休后,還要看退休前,應該有一個綜合評價。“在一些企業,特別是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企業以及一些壟斷企業,他們的職工在職時待遇很高,可以超過一般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他們退休后除了有在職時形成的較大積累,有社會養老保險金,還有企業年金。這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所無法享受的。”
當然,企業效益不同,企業職工在職時的收入差距也頗大,但是,總體而言,呂志勇認為,“解決養老金‘雙軌制’的目的并非像很大一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樣是為了解決分配不公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實施統一的社會保險制度問題。”
統一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事實上,解決‘雙軌制’問題是要把全體國民都納入到統一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中來,而不是統一國民的退休待遇。”呂志勇說。
實際上,為了實現養老金“雙軌制”難題破冰,早在2008年初,國務院就出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進行試點。但時至今日,仍沒有一個省市出臺正式實施方案。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說,要廢除養老金“雙軌制”就要錢,沒有錢就處理不了這個問題,只能慢慢來。呂志勇也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難點是國家財力不足。
當下,有很多人呼吁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應像企業職工一樣進行繳費。“但如果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按個人承擔8%,單位承擔20%的現行政策繳費,單位承擔的20%必然是由國家財政負擔。按目前大約3000多萬的人員規模、人均年薪3.5萬元計算,國家財政每年要增加支出2100億元以上,還并不包括轉制成本,對目前財政收支的沖擊會很大。”呂志勇說。
據介紹,在美國,其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中不僅有雇主養老保險計劃,還有聯邦政府公務員的養老保險計劃、州政府公務員的養老保險計劃、軍人養老保險計劃、教師養老保險計劃等等。他們之間差別很大,且一個人可以享有多個養老保險計劃。
“所以,我認為,在我國實行統一的多層次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是改革的方向,但應視條件穩步推進。”呂志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