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國卷3卷地理試題難度相比去年難不難評析
關注應用能力 凸顯學科素養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地理學科試題簡評
四川師范大學教授 周介銘
地理學科試題注重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命題以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以下簡稱“考試大綱”)為依據,堅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突出學科素養考查。試題主要具有以下4個特點:
1.重視基礎知識,強調綜合分析
試題重視對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以及基本技能等基礎知識的考查。例如,試題內容涉及到區位理論、水循環原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念以及常住人口、密集型產業、分水嶺、徑流、降水量、蒸發(騰)、熱帶雨林、沼澤、腐殖質等地理名詞概念理解、掌握情況的考查,以及正確閱讀地理圖件的基本技能考查。同時,問題設計注重了對考生綜合思維方法的考查, 例如,森林植被狀況對氣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影響的認識;熱帶雨林地區“河上很少有橋”這一現象的解釋;浙江楓橋地區旅游客源地的分析等問題設計等,都很好反映了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的地理學思想,突顯了學科基本思維方法。
2.聯系社會生活,注重實踐應用
試題內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以事實材料為命題素材,測試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例如,以我國紡織企業在國外紡紗廠的事實材料,考查考生對工業區位影響因素的分析水平;以上海近年來常住人口的變化情況為素材,考查考生對城市化進程中的相關問題的理解認識;以瓜州等地年大風日數資料,探究風能開發的相關問題以及長江刀魚資源衰竭的原因分析。相關素材的引用及問題的設計,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突出反映了當今社會生產、生活中遇到(或出現)的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要求考生能夠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理解社會熱點與現實問題。
3.立足區域認知,探究地理問題
從區域空間角度、運用區域分析或區域比較的方式,審視地理事象,認識區域特征,分析人地關系,是地理學的基本認知方法,測試考生探究區域地理問題的能力,是地理學科測試的重要內容,今年試題中的相關內容也有充分體現。例如,上海城市化問題的相關分析;熱帶雨林環境中流域開發問題的分析;瓜州建設大型風電場的有利自然條件和不利區位條件的分析;河南省水旱災害空間分布特征的原因分析等相關問題,都反映了立足區域揭示地理問題的命題特點,因此,要求考生運用區域認知方法思考相關問題。
4.體現課改理念,鼓勵創新思維
加強對高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高中課程改革的重要主題。“考試大綱”也明確提出了“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要求。因此,考生在相關能力方面的表現,仍然是今年試題測試的重要內容。例如,以熱帶雨林地區的相關圖、文材料設置問題情境,探討在相關地區開發旅游資源的合理性。要求考生在對相關區域環境特征作出認定的基礎上,從正、反兩個方面選擇表達自己的主張,并能提出支撐其主張的論據,體現了試題設問的開放性;又如,對長江刀魚保護措施的回答,也為考生提供了較大發散性思維的空間。地理試題通過設置有限度的開放性設問和答案,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和理解地理事物,充分考查考生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創新性,既保證考生思維的發散,有話可說;同時又能使所考查的能力目標可測,答案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