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底,烏海市常住總人口56.11萬人,比上年增加0.2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3.1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94.7%,農區人口2.95萬人,農區人口比重5.3%;全年出生人口0.53萬人,出生率9.47‰,死亡人口0.26萬人,死亡率4.65‰,自然增長率4.82‰。境內有蒙、漢、回、滿等40個民族。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市人口快速增長,人口素質顯著提升。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人口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工業化水平的穩步提升,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促進了人與社會和諧發展。
人口發展歷程
根據資料顯示,1949年解放,烏海地區人口為41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0.71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總人口由1949年的410人發展到2018年的56.33萬人,年均增長率為10.9%。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
公式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949年-1960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烏海地區由于自然條件惡劣、醫療條件差、文化教育落后的原因,平均壽命僅為35歲左右,人口年死亡率高達46‰,80%以上人口是文盲或半文盲。1958年包蘭鐵路建成通車,帶來了烏海地區人口急劇增長,拉開了大規模開發建設的序幕,展開“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到1960年人口達到12.52萬人,與1949年相比,發展速度為305.47%。
公式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61年-1963年)。國家壓縮城鎮人口,精簡機構,縮短基本建設戰線,職工被精減回鄉或下鄉,支援農業,減輕國家負擔。在三年中,烏海地區精減人口4.98萬人,總人口減少到7.55萬人。
公式人口較快增長階段(1964年-1976年)。1964年,內蒙古建設兵團四師二十四團、一師八團6000多名現役軍人、復員戰士和來自全國16個省市的知識青年陸續來到烏海地區從事農業和工業建設。1965年,根據中央建立“小三線”精神指示,建立了“六五四”兵工企業。
其間,成立了千里山鋼鐵廠、烏達發電廠、西桌子山水泥廠、海勃灣玻璃廠等自治區、中央企業,調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艱苦創業。同時,地方企業也快速發展起來,到1976年烏海建市時,一、二、三產業發展基本成型,人口總數達到20.43萬人,總戶數4.05萬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6.9人。
公式人口穩定增長階段(1977年-2018年)。2018年我市常住人口為56.33萬人,其中,男性29.22萬人。城鎮常住人口53.5萬人,鄉村人口2.83萬人。城鎮化率達94.97%,居自治區首位。其中:海勃灣區常住人口31.67萬人、海南區10.84萬人、烏達區13.82萬人。
建市的40多年間,是我市人口穩定增長階段。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增速出現明顯下降。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總人口由1978年的22.07萬人增加到2018年的56.33萬人,40年中增加34.26萬人,年均增長率為2.37%,人口密度為332人/平方公里。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5.3歲。
人口發展存在的問題
根據2015年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我市常住人口為55.58萬人,其中,男性人口為29.12萬人,占52.39%;女性人口為26.46萬人,占47.61%。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的112.72下降為110.05。
與國家和自治區相比,國家總人口性別比由2010年的105.20下降為2015年的105.02。自治區總人口性別比由2010年的108.17下降為107.13。
公式男女性別比偏高,男性多于女性。人口學上對人類社會或國家中的男女性別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02―107之間。
性別比升高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如:家庭結構失衡、小學與中學生的性別比失調,婚姻市場的壓力所導致的買賣婚姻,男性單身家庭增多,離婚率居高不下,性犯罪比例上升等。因此,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關愛女孩,進一步在就業、工資等方面對男女一視同仁。
公式人口老齡化趨勢顯現。老齡化社會是指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就標志進入老齡化社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烏海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有5.6萬人,占總人口的10.51%,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3.69萬人,占總人口的6.93%。這就標志著自2010年起烏海市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與全國相比,到2011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有1.85億人,占總人口的13.7%,烏海市人口老齡化程度好于全國。
公式人口增長逐年下降,增幅收窄。近幾年受經濟及產業結構影響,人口增長逐年下降,增幅收窄。2018年全市總人口增加0.22萬人,出生人口0.47萬人,出生率為8.35‰;死亡人口0.26萬人,死亡率為4.64‰。(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長人口),自然增長0.21萬人,流動人口只增加100人。
可見,我市人口增長后勁不足,主要是出生人口的增加。從開始,我市自然增長的人口大于總人口的增長,出現人口外流現象。,我市人口自然增長為2700人,而總人口的增長為1100人,凈流出1600人;2015年自然增長人口1900人,總人口增加1600人,凈流出300人;2016年自然增長2700人,總人口增加2500人,凈流出200人。
從近5年數據看, 55.42萬人,增加0.11萬人,2015年55.58萬人,增加0.16萬人,2016年55.83萬人,增加0.25萬人,2017年56.11萬人,增加0.28萬人,2018年56.33萬人,增加0.22萬人。年均增速0.33%。按照目前的增長情況,到2020年全市人口也達不到60萬人。
人口發展主要特點
1976年,烏海市成立,漢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95.56%,少數民族占總人口比重的4.44%,其中,蒙古族人口占1.5%,回族人口占2.49%。到2015年,根據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從民族構成看,全市已發展到40個少數民族,人口為3.39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09%,其中,蒙古族人口為1.87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5.34%,占總人口的3.37%,回族人口1萬人,占總人口的1.79%。
公式少數民族人口以蒙古族為主。1958年,烏海地區開始大規模開發建設,從全國各地遷入大量人口,少數民族人口逐步增多,到1960年,漢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97.5%,蒙古族人口占0.45%,回族人口占1.94%。
1976年,烏海市成立,漢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95.56%,少數民族占總人口比重的4.44%,其中,蒙古族人口占1.5%,回族人口占2.49%。到2015年,根據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從民族構成看,全市已發展到40個少數民族,人口為3.39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09%,其中,蒙古族人口為1.87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5.34%,占全市總人口的3.37%,回族人口1萬人,占總人口的1.79%。
公式人口文化素質顯著提高,文盲率下降。1964年,國家開展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據資料顯示,當時接受小學及以上教育的人數僅占總人口比重的36.2%。其中,接受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比重的0.69%,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占總人口的比重2.46%,接受初中教育的占8.88%,接受小學教育的占24.17%。
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大幅提高,2010年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提高8.77個百分點;小學文化程度人數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下降4.81個百分點;文盲率為3.54%,比2000年下降了5.39個百分點,比自治區低0.53個百分點。
到2015年,全市6歲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專及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0.57萬人,占20.15%;高中程度(含中專)人口11.82萬人,占22.54%;初中程度人口19.65萬人,占37.47%;小學程度人口8.68萬人,占16.56%,未上學的人口1.72萬人,占3.28%。平均受教育年限達9.13年,高于國家和自治區(國家在8年左右,自治區5.87年);成人識字率達95.45%。
公式勞動人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勞動年齡人口一般指16歲及以上人口。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從事一產業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04%,二產業占60.62%,三產業占29.34%。
從1990年到2015年產業結構變化趨勢看,一產業就業人口比重下降(主要是烏海市農區居民人口轉移和海勃灣黃河水利樞紐工程搬遷),農村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2015年一產業就業人口比重為5.61%,比1990年7.76%下降了2.15個百分點;二產業就業人口比重下降幅度較大,從1990年的62.06%下降到2015年的41.63%,下降了20.43個百分點;三產業就業人口比重持續上升,從1990年的30.18%上升到2015年的52.76%。
從行業分布看,一是行業比較集中,主要集中在工業、批發、住宿和餐飲業,這4個行業就業人口占全市就業人口的53.18%,其中,工業吸納勞動力占全部勞動年齡人口的36.46%;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占16.72%;另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10.1%;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占4.7%;其他行業所占比重較低;二是行業分布存在明顯性別差異,在采礦、制造、建筑、交通運輸等行業中,男性就業人口比遠遠高于女性。
公式就業人口職業分布呈現明顯的體力型特征。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從職業分類看,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占就業人口比重的4.05%;專業技術人員占11.03%;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占7.21%;商業、服務人員占25.06%;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占5.64%;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占46.94%;其他勞動者占0.07%。可以看出,烏海市就業人口的職業分布呈現明顯的體力型特征,從事各類生產、運輸及商業服務業的就業人口占到就業人口的77.64%。從事腦力型勞動的各類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占22.29%。
促進人口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及時監測人口生育變化情況,促進人口可持續發展。加強對人口發展趨勢的追蹤研究,探索建立人口預警機制,加強對“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出生人口的影響監測,及時評估政策效應,完善法律法規,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
公式統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口發展環境。穩步發展城鄉經濟,增加就業崗位,發展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拓寬城鄉就業渠道,促進人口在城鄉、區域間的合理流動,把發展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結合起來,同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加公共設施服務力度,提高城鄉社會保障水平,為全市創造良好、宜居的人口發展環境。
公式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市民素質。一要加強基礎教育,特別是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進一步提高全市人口素質;二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把為當地培養實用型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將絕大多數實用型人才留在當地,直接服務于我市經濟建設,提高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這樣既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質水平,又使教育對我市經濟發展的回報率最大化。
公式探索出臺符合我市實際情況的相關政策,積極應對老齡化對社會的影響。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帶來的影響,提早做好老齡事業的綜合規劃,出臺符合我市實際情況的積極的財政支持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政府投入,鼓勵和支持以民間資本為重要方式的各種養老事業的發展,在傳統居家養老的基礎上,鼓勵探索以社區養老為主的多種養老方式,大力發展老齡產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