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美國大兵打仗的片子,從內戰、二戰到韓戰、越戰,再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總體感覺是兩個字:著急。美國大兵打仗看起來總是不舒服,不痛快,不果敢。拖泥帶水,兒女情長,總覺得缺點關鍵的東西。一個典型的鏡頭總是經常出現,美國大兵在槍林彈雨中進攻時,一旦有士兵中彈倒下,立刻就是一片哭爹喊娘的叫聲,“醫護兵”“醫護兵”不絕于耳。甚至有士兵挺身而出,冒死去救中彈士兵,結果兩人都被打死打傷。我總是不明白這些美國大兵,在那種生死關鍵時刻,為什么不設法全力進攻以求勝利,反而浪費時間和人力去救援?須知此時打贏求勝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打贏了勝利了,才能避免更多的傷亡,才能更好地救援傷者。放棄進攻去無謂救援,只會徒勞地增加傷亡延緩勝利。也許電影導演想在鐵血中增加點柔情,有意突出情感色彩,淡化殘酷氣氛,吸引觀眾和票房。但這也反映了美國大兵的一種文化,正是這種文化形成美國大兵的行事風格。
要了解美國大兵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的片子是《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一群毫無參戰意愿的新兵,在接受一番嚴格的訓練之后,成為一組海軍陸戰隊員。新兵在剛入伍時,首先接受的是軍士長一頓羞辱。然后在種種低俗下流的氣氛中,接受各種技戰能訓練。自始至終沒有上下級的思想情感溝通,只是要求絕對的服從和執行。這樣訓練出來的一批殺人機器,在越南戰場上表現出對人的生命毫無尊重,也不理解戰爭的意義和價值,只是機械地發揮所學到的殺人本領。總結起來,美國大兵的文化就是十六個字:盲目服從,絕對執行,不問政治,技術至上。這樣的美國大兵文化,是機器工業時代的產物。而美國政客們,也正是需要這樣沒思想頭腦的殺人機器。無怪乎這些美國大兵上了戰場,總是缺乏求勝意愿,求勝意識和求勝意志。殺人時麻木不仁,如同玩電子游戲一樣。遇到傷亡哭爹喊娘,絲毫沒有意識到什么才是最重要。遇到困難時消極求援,從來不主動思考辦法。這些美國大兵完全依仗手中先進的武器,嚴格按照技術規程打仗。一旦感覺武器不能解決問題,技術規程沒有預先說明,這些美國大兵就不會打仗了。有人將中俄美三國軍隊進行比較,認為美國是技術型軍隊;俄國是力量型軍隊,中國是謀略型軍隊,這話很有道理。美國先進的機械制造工業,培養出一批機械執行的大兵。唯武器論是美國大兵的典型特色。
戰爭是全要素的對決,是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體系作戰。孫子兵法早就說過,戰爭取決于道、天、地、將、法等多種要素。掌握先進武器的士兵,只是戰爭的最基本條件。一個軍隊將領,無論怎么高明能干,也只能把握天地將法這些要素,而無法掌握道的力量。道是一個軍隊的靈魂和精神,并不等同于軍隊的文化。美國大兵不乏文化,即前面所說的十六個字。但美國大兵缺乏靈魂和精神,具體來說就是缺乏求勝意愿,求勝意識和求勝意志。很多美國大兵都不知道為什么打仗,為了誰打仗,只是機械地服從命令。即使是在正義的二戰期間,也有很多美國大兵稀里糊涂地上了戰場。在韓戰、越戰、阿富汗、伊拉克更是如此。美國政客們也不敢告訴他們為什么打仗,為了誰打仗,只要一群絕對盲目服從的殺人機器即可。這樣的士兵上了戰場,就難免做出虐囚、殺害平民等丑行,還美其名曰:這是戰爭。這些美國大兵,完全憑借武器先進而取勝。在面對充滿戰斗精神的游擊隊,恐怖分子,抵抗勢力時,如果雙方武器相當,美國大兵絕對只有投降敗逃的命。正如韓戰期間,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在小米加步槍的志愿軍面前一敗涂地,輸的就是靈魂和精神。
軍隊的靈魂和精神,首先來源于思想。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就是來源于黨的領導和毛澤東思想。如果有一天,中國軍隊也放棄了思想教育,完全依靠武器和技術,那就會在美國大兵面前不堪一擊。早就有美國人說過:美國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這真是一陣見血的真知灼見。中國軍隊現代化,至少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是無法追趕超越美國的。但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讓人敬畏,就是因為有一股強大的靈魂和精神,F在有人鼓吹解放軍國有化,去黨化,這是別有用心的釜底抽薪之舉。沒有了靈魂和精神,就失去了求勝意愿、求勝意識和求勝意志,在武器落后技術落后的情況下,就只有投降失敗的命運。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創建以來,就一直保持自己獨特而優秀的傳統。這些傳統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黨指揮槍,軍事民主,官兵一致,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愛國愛人民,軍民魚水情,強烈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等等。而最重要的,就是每一個解放軍指戰員,都不是機械執行的殺人機器,而是有思想有靈魂有精神的人民戰士。這樣的一支軍隊,具有絕對強大的求勝意愿、求勝意識和求勝意志,所以總是能在武器落后,條件惡劣的情況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戰勝窮兇極惡的敵人。他們從來不回避困難,不喊“醫護兵”,不畏懼退縮,不消極等待,而是積極創造條件尋找辦法去爭取勝利。這種靈魂和精神,是美國大兵文化永遠做不到的。求勝并不是簡單的敢拼、亮劍,逞匹夫之勇,而是積極主動地發揮智慧,勇氣,冷靜,決斷,果敢等戰斗素質,將戰爭要素組合發揮到極致水平,一切以勝利結果為目標導向。
由此聯想到企業文化的話題。一個企業無論規模大小,歷史長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所以,無論企業是否去建設,企業文化都是存在的。但是,一個企業是否具備靈魂和精神,卻不是生來就有的。有些人把企業文化與靈魂精神等同起來,以為有了企業文化,就有了靈魂和精神,這是完全錯誤的。前面美國大兵的例子告訴我們,企業文化是一回事,靈魂和精神又是一回事。沒有靈魂和精神的企業文化,就如同美國大兵的文化一樣。很多企業正是出于這種理解,來建設所謂的企業文化的。這些企業禁錮思想,制定制度,規范言行,統一形象,用所謂持久不變的理念價值觀束縛員工。這種做法,與《全金屬外殼》里的軍士長完全一樣。這些企業也試圖打造一支“盲目服從,絕對執行,不問政治,技術至上”的員工隊伍,成為為企業老板和股東的賺錢機器。這種機械工業時代的企業文化,早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了。一個企業忽視淡化員工思想管理教育,就只能培養出機器化的“美國大兵”。
傳統的企業文化已經走入死胡同,沒有靈魂和精神的企業也必將淘汰。要給企業員工注入靈魂和思想,才能激發起員工的創新力創造力,才能激發起員工的求勝意愿,求勝意識和求勝意志,才能適應現代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才能打贏當代全要素對決的現代市場競爭。沒有靈魂和精神,什么先進設備,企業文化,現代管理,售后服務,科學技術,銷售渠道等等,都是僵死機器一樣的擺設。面對一群沒有思想靈魂和求勝精神的員工,一切戰略和文化都是白搭。要注入靈魂和精神,就要善于管理和教育員工思想,而不是禁錮和壓制。傳統的企業文化,要回歸到思想管理教育的本質,擺脫過去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保守主義和機會主義。抓住員工思想,就等于有了靈魂和精神。放棄員工的思想管理教育,就等于放棄了靈魂和精神。單靠企業文化手冊上的理念價值觀宣貫,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