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很像飲食文化,不會因為你的喜好而消亡,但會因為你的精心設計和關注得到健康的成長。所以,企業文化不是創造和建立,而是改善和運用。企業文化是一盤菜, 選任用人是配菜,烹飪是企業文化沖突和融合的關鍵環節......
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它生存目的是盈利,是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文化在理論上有許多不同角度的解釋,但我認為其最本質一點的不外乎是體現事物內在實質的外在形式的集合。
企業要生產產品,無形中也生產了另外一個產品――企業文化,它不因你的主觀意識而存在或消亡,它形同企業的影子,與企業同生死;那末我們可以將企業文化看做是一種商品,是企業生存中的副產品。
企業文化不會因為你的喜好而消亡,但會因為你的精心設計和關注得到健康的成長。所以,企業文化不是創造和建立,而是改善和運用。對副產品處理得好可能變廢為寶,利用得更高一個層次上也許還會創造高附加值;對副產品處理得不好就可能會要付出較高得成本,甚至因“污染”導致企業倒閉。企業文化如何伴隨企業的一生,企業的經營者在經營企業過程中經營這企業文化。
談到經營企業文化,我覺得倒很像飲食文化。那么我們就從飲食文化角度來談一談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盤菜
一個對飲食文化有一點基本研究的人,每當吃上一道地方名菜,不用別人介紹,即使不知道確切的菜名,也能大概猜出這道菜的名字。為什么?無論是無錫排骨,西湖醋魚,宮保雞丁還是油燜大蝦,即使沒有貼上標簽,也能猜出菜的名字。原因是我們已經對上述這些菜品有了基本的了解,他們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外在的形式得到了體現,并固定下來。
我想,可以通過對飲食文化的研究與大家一同探討企業文化。
一道菜,只有成為特色菜,才能廣為流傳;企業文化,只有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被自己認可,被他人認可,才能具有生命力。企業有獨特的企業文化也才能健康持續得到發展。
怎樣創出一道名菜,應該有幾個環節。
首先有一個有思想的廚師長。有責任心、上進心、有將生意做大做好作長久的想法,他才會在菜品上精心研究,什么樣的菜符合人們的口味,什么樣的菜能調動人的神經?這樣的菜怎樣設計、搭配、烹制、調味,這樣的菜怎樣推廣、成盤、圍邊、上桌?
廚師長要設計菜品,做什么菜?體現什么樣的特色?需要什么樣的比例結構,什么樣的主料、輔料、調味品,各種材料的配比,各種材料的屬性如何調和?,成品的質量要求是什么?)――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文化來統一企業的精神?有什么樣的企業導向?需要什么樣的輔助手段?用什么來調劑矛盾?
選任用人是配菜
廚師長根據菜品需求提出采購單交由采購部門采買,企業根據發展需要的人才,提出用人計劃就是“人才采購”;按照符合企業文化的條件選拔人員;
采買回來的原材料是否可以直接使用,這個簡單的問題,來3歲的孩子都會回答,但在我們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恐怕連在高的學歷再高的職位上的人都不能回答出來,及時答出來也做不到,這就是我們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最薄弱環節。原材料采買回來,我們一定要按照菜品的需要進行清洗、擇撿、按照菜品的需要數量、規格將需用的進行切配和加工,對于已經買進來暫時不需要的一定會妥善保存,對于不慎買進來但不能使用的材料,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或廢物利用或丟到垃圾箱。而反觀我們的人才引進和使用,恰恰忽略了這最關鍵的環節,這實際上是對人的再調配。在觀念上的傳遞。試想,如果我們將所有采買的原材料,不是按照菜品設計的配比要求,而是全部洗凈用在菜品上,結果將是什么,將是沒有體現設計思路的大雜燴。所以,我們對人員的選用,首先是建立在人員的基本素養和能力符合企業文化的需求,即使招錄到企業后,企業需要做的更重要的工作是對“原材料”的“清洗”、“切配”和“再加工”,這就包括我們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的宣講、行為的規范和必要的培訓。
對暫時不需要的人員的“保鮮儲存”和對不符合企業需要人員的“廢物利用、暼棄”。不這樣,企業文化這盤菜就會成為大雜燴。
打合,是按照菜品的設計要求進行配置,對主輔料配比的掌握,是烹飪的有一關鍵環節。配比決定了菜品的直觀正宗與否。清蒸獅子頭,對鮮肉的肥瘦比例是3肥7瘦,所需肉用刀法為切,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剁成肉餡;魚香肉絲,主料與輔料、配料的比為8:1:1,要求輔料為胡蘿卜絲、綠色的青椒絲,而不是其它的蔬菜絲或塊;配料要求用魚香配料。否則別人就無法辨別這道菜。企業用人,也需要嚴格對主輔料的控制,務實專業,有企業經驗的需要多少,有文采會交際的需要幾個?基礎工作需要什么樣的人?把握不同類型的人再企業中的數量各作用,才能保持企業文化的設計初衷。我們現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能總體把握各種人員的比例,特別是不能按照其工作習性或性格使用,發揮其長處。一個企業缺乏務實工作的人,企業將無立業之本,企業缺乏有創新有活力的人,企業就沒有發展的動力。
烹飪是企業文化沖突和融合的關鍵環節
誰都知道,一道名菜一定在烹飪過程中得到實現。這是各種關鍵環節中的重中之重。實際上,中餐重火候,世人皆知;烹飪過程就是調和,就是融合;將所有有個性的材料按照廚師的想法再創造。讓不易熟的現下鍋,烹飪時間長一些,對太容易熟的最后下鍋,入鍋即出;對不易入味的質地硬的材料,通過烹飪將其變軟一些,再不入味,勾芡以入味;對烹飪時易出水的材料,烹飪前現出水等等,一系列手段都是為了菜品成品后符合菜品的設計要求。有些菜要用大火生爆,有些菜要用小火慢燉;企業文化建設對人的調教“培訓”是廚師長的主要工作,廚師長要再設計完菜品后親自上灶,體會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成果,同時示范給廚師(培訓、教育、黨務工作者)如何烹制菜品,要求成品的質量是什么。花椒、大料、蔥、姜、蒜、水、油都是企業文化的輔料,體現在企業文化上應該是適合企業需要的文體活動、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和規范要求,以人為本的和諧關系,如何使用輔料,則要看我們廚師長的偏好和顧客的口味。
企業負責人的示范和要求就是企業文化,“廚師”必須按照菜品要求烹飪,廚師長再需要做的就是檢查菜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企業文化的推廣服務于企業的發展
即使再好的特色菜,也免不了有些客人不喜歡,有些客人會根據自己口味提出對菜品適當稍加改善,但前提是認可這道菜的主流。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我們的菜品還需要廣告宣傳。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不但需要培養出來,而且需要進行包裝、宣傳、推廣;正如一道菜品的圍邊和裝盤。裝盤是將菜品呈現集中體現色香味聲形器的集合,是外在的形式但可以起到,突出菜品特點,鼓舞廚師士氣,吸引消費者眼球,調動人們感觀的作用。
對企業文化這道菜的認識是通過對菜的品嘗來被別人認識的。菜中盡管有不同的原材料構成,但其每一種原材料都帶有這道菜的混合味道,每一塊菜都是這道菜品的體現。企業文化也是通過企業每一個人來體現的,如果每一個人體現的都是自我的一部分,沒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么企業也就沒有企業文化,沒有共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