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評價標準
一、儀表端莊,教態親切、自然。(10分)
二、溫故到位,導入新課自然、有趣。(5分)
三、語言流利,表達順暢、有感染力、自然、富有邏輯性、普通話標準并富有情感。(語言語調標準)(10分)
四、重點、難點講練突出、適當并符合知識建構理論。(20分)
五、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使用得當。(15分)
六、在教學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的當代教育新理念。(15分)
七、課堂氣氛活躍,雙邊活動充分,“收、放”恰當,并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10分)
八、課堂評價新視野的“六種狀態”良好。(10分)
九、板書工整,書寫速度快,板書內容的主、副區布局合理。(5分)
十、時間分布合理。(5分)
細則解讀
01、儀表端莊,教態自然
這一要求基本都能做到,可以說是給分項,但優質課的級別越高,要求也越高。
什么是教態?
教態是老師的態度和體態的總稱,教態是老師自身形象的體現,教態包括五項內容:1.表情,2.眼神,3.手勢,4.站立和走姿,5.服飾。
表情——恰當地運用表情表達老師的感情及對學生的意愿,如友好、期望、贊許以及友善的批評等。表情可以使學生感到親切,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眼神——眼神要平等、和藹、親切。多與全體學生的目光接觸,千萬不要只看好學生,或考試成績在班級前十五名的學生,更不要不看學生。目光不宜移動過快。
手勢——手勢有助說話,表達教師的思維,手勢應舒展自如,切忌機械單一。
站立、走姿——走路、站立的姿勢應端莊大方,移動應緩慢,站立的姿勢和位置選擇恰當,相對固定,必要時應走到學生中間,與同學們進行感情交流,使學生聽清發音,但正面退回講臺,不要單腳站立或倚墻、靠窗。
服飾——服飾要整潔、大方;不戴不適當的飾物,如護身符、教徒飾物,不要油頭粉面,不要過分化妝有失儒雅。
02、溫故到位,導入新課自然、有趣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導入新課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新課題來。
在優質課評選活動中,參評者常用的導入新課的方法有以下八種:1.相關話題導入;2.復習提問導入;3.故事導入;4.懸念導入;5.直觀導入;6.討論導入;7.類比導入;8.社會熱點問題導入。
相關話題導入。在特定的情況下,師生圍繞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在交流中進入課題。比如,從學生所熟悉的偶像開始進入課題。
復習提問導入。用問題做鏈條,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復習并導入新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參評者用的最多的一種方法,也是我們平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這也符合也子的“溫故而知新”的教育理論。
大家都會做但不一定都做得好,這種方法使用的關鍵在于怎么設問。對所學內容進行設問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是很高的,創設的問題要有懸念,懸念度越高,學生的大腦思維量越大。學生的精力也越集中,學的效果才越好,但也要注意問題創設的層次和鏈條。
故事導入。一個生動的感人的故事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材中的故事很多,可以從中選出最有吸引力的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懸念導入。教材中短劇、故事、傳記等體裁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的命運和歸宿是學生最關心的,電視連續劇就體裁妙地運用了這一手法從而提高收視率的,這類體裁的閱讀文章,完全可以根據劇中主要人物的命運和歸宿來設置懸念,增強體裁的吸引力。
直觀導入。利用教材的插圖、彩頁或者根據課本內容自制一些圖片和幻燈片,直接進入課題,當然這種課題必須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課題貼近了學生的日常生活,他們的興趣才能被激活。
討論導入。提出一個與課題有關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引出課題。
類比導入。通過挖掘課本內容的相同點,相似點以及差異導入新課,此種方法多用于理科教學。
社會熱點問題導入。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用社會熱點問題導入新課有利于矯正青少年學生不正確的社會觀點和認識社會問題的方法,讓他們思辨中找到正確的思維方法和觀點。
03、語言流利,表達順暢、自然、富有邏輯性,
普通話標準并富有情感
普通話是漢族的共同語,是規范的現代漢語,是全國的通用的語言。這項要求是針對教師使用語言提出來的最基本的要求。語言是知識傳授的載體,作為傳授載體它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規范性,普通話的規范指的是現代漢語在語音、詞匯、語法各方面的標準。這項規定或規范中的“流利”、“順暢”就是對普通話熟練程度的表述。
如果你是語文老師,你的普通話熟練程度至少應該是二級甲等。
中小學學生的情感度極強,恰當的語言情感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可以提升人的品質。品質是在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04、重點、難點講練突出、適當
并符合知識建構理論
何為重點和難點?
我們必須用知識形成的建構理論來說明這個問題。
知識的形成必須經過三個階段,或者叫做三個區域:A:知識的已知區;B:知識的最近發展區;C知識的未知區,知識的已知和未知大家都很清楚,那知識的最近發展區是指的什么呢?
就是指某一學科的某一章節的知識還處在動態發展的過程中,還沒有在大腦記憶中穩定下來,有些定理或公式的應用還是模糊的,不確定的,甚至是錯誤的。如果你不懂得這個知識形成的分布圖,你就找不準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這里所說的重點和難點就是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和知識的未知區,如果我們在知識形成的三個階段平均用力,沒有重點和非重點,那我們的授課率最多是總有效率的33%。如果明白了知識形成的分布圖,我們授課時將我們的主要精力和時間都放在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那我們的授課效率至少是總有效率的66%,要想提高授課效率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界定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和知識的未知區?
下列方法可以幫助你有效地界定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和知識的未知區。
課堂提問: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熟練程度,通過提問時的表情也能了解學生對某項知識的了解程度,對學生我們要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作業批改:批改作業要記錄學生的正誤率,一般來講,錯誤率超過了30%知識,必須重新講授,在 批改中獲得的信息一般比較準確。
面批面改:面批面改的學生的面一般比較窄,要達到全部面批面改在農村教育現實中是做不到的,我們對哪些學生要面批面改的面A、經常粗心大意的,B、做作業不規范的,C、有抄襲歷史的,D、課堂情緒不高的,E、成績急劇下降的,F、因不明原因而學習不好的。
課下交談:利用課余時間對某些不放心的學生進行“直訪”,面對面交談,從他最感興趣的領域談起最后引入到主題來,這種說話比較輕松,了解的問題也比較真實,也能幫助你界定授課重點和難點。
對大小檢測的成績進行分類排隊,對試卷的正誤率進行詳細統計,詳細的正誤率能清楚地說明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和知識的未知區。
這五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你界定B區和C區。
05、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使用得當
在一些發達地區多媒體的使用已相當普遍,在使用時必須遵循“輔助教學手段”這個原則,不能將一節課全部制成一個45分鐘的VCD片,按順序開啟就完成了教學任務,淡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取消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消弱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或者可以不使用多媒體,如果一定要使用,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多媒體中的內容必須是知識最近發展區和知識未知區的內容,一般不支持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和進行復習。不使用多媒體也不會影響你的授課檔次。
06、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
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的當代教育新理念
傳統的課堂評價標準主要關注“雙基”,老師的教學是以知識傳授為中心,但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教學重點要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我們要從單純的關注知識與技術目標向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轉換。
傳統的教學方法基本上屬于一種知識灌輸性的教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滿堂灌。關注的是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注重的是教學結果。而新課程特別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學生的知識不是老師“給予”的,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地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去主動地獲取知識。
專家說,教師教書的最終目的和境界是為了“不教”,所以我們必須轉變一個觀念,過去評講我們是“以教評教”,主要看老師教的怎么樣,素質如何?
現在我們評課必須“以學評教”,主要看老師怎樣指導學生學。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時的“憤”是百思不得其解,不到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你不要啟發他,“悱”是郁悶,想說說不出來,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引導他,你舉了一個角而學生推不出其他三個角來,你就不要重復了。
因而,我們不難看出,灌輸性教學法減少了學生的思維量,縮短了思維曲線,斷送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灌、練、問”發展仍舊是以教為中心,都背離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現代教育理論的原則。長期下去,學習習慣了被動學習,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評課時:
一要看教師對學生“如何學”的設計。要讓學生參與教學,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辨一辨,讓學生去觀察、去感悟,去掌握規律;這是認知和掌握知識的過程,是發現、發展能力的過程,也是培養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過程。
二要看教師的引導和啟發。引而不發,自尋答案,懸念在懸著的時候學生才有欲望,點悟要講究火候,補充要充分,修正要及時,引申要恰當。
三要看教師的學法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應是整體的,學生的學習認識活動并不是孤立的智力活動,它總伴隨著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活動同步進行。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有兩個系統,動力系統和操作系統。動力系統對學生起著定向、強化、促進和保證作用,解決“想學”和愛學的問題,操作系統是學生學習的技巧、策略、手段和途徑,解決“會學”和“學會”的問題,二者是車之兩輪,缺一不可。
07、課堂氣氛活躍,互動充分,
“收、放”恰當并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
雙邊活動中常見的幾種模式:
1.問答型模式:分層次設計問題,A級,B級和C級,問題深度和難度要分上、中、下三個層次,提出的問題要有較高的思考價值,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激活課堂氣氛。
2.齊答型模式:老師不斷提出問題,全班學生踴躍齊答,一呼百應。齊答與個別回答要交替使用,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一部分較好的學生代替了大多數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教師才能獲得真實信息的反饋。
3.表演型模式:讓學生到講臺前演練,充分鍛煉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交往能力,讓學生到黑板演算試題,并講出思維過程。
08、課堂評價新視野的“六種狀態”良好
1.注意狀態:看學生的目光是否追隨發言者(教師學生)的一舉一動;看學生的回答是否針對所問;看學生的傾聽是否全神貫注。
2.參與狀態:是否全員全程參與學習;是否積極投入思考或踴躍發言;是否興致勃勃地閱讀、討論;是否自學進行練習(聽、說、讀、寫);有沒有一些學生參與教(指點幫助別人或標新立異)。
3.交往狀態:看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友好的合作;看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交流時是否言語得體;看整個課堂教學氣氛是否民主、和諧、活躍。
4.思維狀態:看學生的語言是否流暢、有條理、善于以自己語言說明;是否敢于質疑、提出有價值問題,并展示爭論;看學生的回答或見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創意。
5.情緒狀態:通過捕捉學生細微表情變化去分析評價;在學生個別回答問題時,觀察其他學生的反應;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緒。
6.生成狀態:是否全面投入學習;是否有滿足、成功、喜悅等體驗,對后續學習確有信心;學生能否總結當堂學習所得,或提出新的問題。
09、板書工整,書寫速度快,
板書內容的主、副區布局合理
1.側身寫字,邊寫邊移動,目光不時地與學生交流。
2.黑板分主、副區,以講臺為參照物,右邊為主區,左邊為副區,右邊的板書內容一直保留在課終,不能隨意擦掉終左邊為副區,為解釋主區內容,須在副區內畫圖,解例題可以一邊用一邊擦掉。
10、時間分布合理
重點、難點所占存的時間應該不少于總時間的1/2。
篇二
一、看教學思想和教學改革實踐
教學思想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方向。教師在課堂里的一切
活動,都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思路的具體表現,總的說,看教學思想就是要看教師是否做到“四全”,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貫徹教學大綱(課標),全面掌握教材,面向全體學生。
聽課、評課,對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改革實踐的把握,主要從以下四個角度著手:
1、教書和育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系是否注意擺正;
2、教和學的關系(平等、和諧、互動)是否妥善安排
3、知識和能力的關系(過程與方法)是否切實處理;
4、課內與課外的關系(學習、實踐、創造)是否有機聯系。
二、看教學素養
教學素養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地說,就是要看教風、教態、教學基本功。
聽課、評課,對教師教學素養的把握,要重視教風,體現“嚴謹靈活”的原則。可從以下向個方面考察:
1、考察教師的教學常規意識及其執行情況(包括復問、作業);
2、考察教師觀察、分析、判斷、概括、評價的準確性;
3、考察教師的聽、說、讀、寫,激疑、演練、操作的基本功;
4、考察教師教育、教學機智的運用,教學組織的靈活性和教學反應的機敏程度。
三、看教學目的、要求
教學目的、要求是《大綱》或《課程標準》要求在一堂課中的具體體現,教學目的、要求是否恰當,是否明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質量和效益 。
對該堂課教學目的性的把握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考察它是否符合大綱或課程標準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和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及終身發展的長遠目標;
2、考察它是否體現了有關教材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并適合全體學生的接受水平,使各類學生均學有所得;
3、考察它除了能揭示有關教材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外,是否還兼顧了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認知或操作能力的形成;
4、它是否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
或創新能力的形成。
應該注意的是,教學目的及要求的明確性,不僅應體現在教師是
否有目的性揭示,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落點的選擇和到位程度。
四、看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就在于通過適當的組織方法和手段,激發和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進而正確地掌握教學大綱、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并運用于實際。老師要在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以及有機地結合進行思想品德,審美修養及科學精神、科學品質方面的教育。
聽課、評課時對教學內容的考察要把握準“兩個系統”,即該課教學所描述的有關知識系統和全班各類學生對該知識系統所形成的認知或操作系統,注意學科知識的科學性、學科問題的思維性以及它與生產生活的聯系。
1、從兩個系統的起始狀態和終結狀態之間的差異看課堂教學容量是否適度;
2、從教材所描述的知識系統與課堂教學實際描述的知識系統的同化程度看課堂知識的傳授是否科學、嚴密;
3、從兩個系統由起始狀態向終結狀態演進的過程看重點的選擇是否恰當,難點的突破是否有力、有效;
4、從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結構和操作水平結構看課堂教學的后效,學生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
五、看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思路的凝固形式,反映教師邏輯思維是否清晰、有條理,形象思維是否豐富、富有感染力,也反映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課堂結構應包括整體結構和局部結構,教學方法應能充分體現對學科知識、對學生接受心理的適應性,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最大程度的發揮。
對課堂結構和方法的考察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整體結構是否完整,布局是否合理,詳略是否得當,各部分之間是否存在密切的內在聯系,能否共同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服務;
2、局部結構是否清晰,起落是否分明,線條是否簡潔明快,轉接是否自然流暢;
3、教材的處理是否巧妙,切點的選擇、切入的角度、切口的開掘是否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教具或手段的運用是否合理,是否體現鮮明的目的性,實施是否便捷有效。
六、看教學效果,教學效率
教學效果不僅要看課堂氣氛、雙邊活動,更要看發展,看提高,教學效率不僅要看教學密度,還要看學生負擔、教學衛生。
聽課和評課時可從以下幾方面考察:
1、課堂氣氛和雙邊活動。看“四輕四重”(指“重自己、輕學生”、“重講授、輕訓練”、“重結論、輕過程”、“重答案、輕方法”)的毛病糾正了沒有。
(1).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及其評價方法(兩篇)
篇一一、評價的指導思想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高效的課堂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評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的重...查看更多
(2).對幼兒園老師課堂教學的評價怎么寫(精選16句)
1. 該老師有心用心且有一顆巧心。她不僅積極參加政治學習,認真領會踐行上級精神,還用心學習各種專業書刊,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及教學能力。面對性格各異,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她耐心想辦法,有條不紊地組織學生互助互學,實施分類教學。面對學校的一次次接待任務,她靜心接受,細心準備,圓滿地完成了一次次接待課,盡顯聾校師生在面點專業的風采,使得一批批來賓喜笑顏開。面對副班主任工作,她主動配合班主任協調好各項...查看更多
(3).2021年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一、看教學思想和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思想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方向。教師在課堂里的一切活動,都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思路的具體表現,總的說,看教學思想就是要看教師是否做到“四全”,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貫徹教學大綱(課標),全面掌握教材,面向全體學生。聽課、評課,對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改革實踐的把握,主要從以下四個角度著手:1、教書和育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系是否注意擺正;2、教和學的關系(平等、...查看更多
(4).2021年大學課堂教學評價及建議
隨著現代學校教育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評課已經成為學校教學活動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一項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的課改課題,它對學校教學的推動作用日益顯現出來,不斷影響著更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一、評課相關知識概述(一)評課的原則1.實事求是原則。即要求評課者在評課過程中要秉承客觀公正,用一把尺子、一個標準去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評價的對象定位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事件本身)...查看更多
(5).2022年課堂教學評價心得體會范例【三篇】
【篇一】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使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煥然一新,也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關注課堂實效,關注動態生成,關注過程體驗,關注學生發展,讓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所以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言行舉止,甚至一個極其微小的動作、一點點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學生的心靈產生觸動,進而影響其一生,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通過反思總結,我要把自己原來沒有關注的課堂教學評...查看更多
2、發展和提高。看各類學生的基礎,總體目標達成情況和課外延伸的限度。
3、教學密度。看階段目標達成情況和單位時間利用率。
4、教學衛生和學生負擔。看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和課堂負擔總量。
對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的分析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引進多元化評價方法和標準,但教師對學生在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素養、基本態度方面的評估仍要注意合格率和優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