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9日,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統一文化考試將舉行。除了牽腸掛肚的考生和家長,老師們也非常忙碌。一方面,高考綜合改革傳遞出“從‘招分’到‘招人’”的清晰導向,另一方面上海基礎教育緊扣“立德樹人”要求,促進更多教師提升綜合育人能力,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
其中,長寧教育開展了全員育人輔導員制、雙導制等多項“全員育人”新嘗試,并通過創新班級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不僅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也為學生的自我成長和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作為上海教育綜合改革典型案例之一,長寧區的探索實踐,也成為本市深化招考制度改革背景下“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生動樣本。
【新生態?設計篇】
班主任不再“單獨作戰”全員育人輔導員制創新班級管理
一直以來,“班主任”作為“班級全權負責者”的代名詞,肩負著繁重的班級管理工作。而對于其他擁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的教師來說,缺乏施展平臺也會影響其獲得職業幸福感。如何破除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一肩挑”的弊端?如何改變教學與德育“兩張皮”的現象?如何提升教師的綜合育人水平,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主選擇權?
從以上問題出發,長寧區教育局以創新體制、機制為突破口,構建“以班主任為首席的集體導師制”的管理新模式,旨在改變傳統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單兵作戰”的現狀,將“全員育人”理念落到實處,并鼓勵各校形成特色多樣的班級管理模式。其中,延安實驗初級中學采用的“全員育人輔導員制”就格外引人注意。在探索初期,校長陳?浩從新生中隨機選擇了2個班級進行試點,為每班配置3、4名輔導員,組成輔導員團隊共同承擔起整個班級的建設發展工作。輔導員需深入地了解學生,有針對性地在開展“四導”教育:思想上引導、學業上輔導、心理上疏導、生活上指導,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學會自主管理,實現個性化成長。到目前為止,實行輔導員制的班級已擴展到3個年級6個班級,輔導員人數擴增至23人,占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該制度的實施打破了“班主任統管全班”的傳統局面,讓學科教師除了“教書”,也投入到“育人”中來,實實在在融入并影響到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由于學生的被關注度得到提高,其個性化需求也更容易被發現和滿足。不同風格的輔導員和不同風格的學生相組合,形成的班集體必將走向多元化。在一體轉為多元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成為發展的主角,自主能力自然就得到了培養。“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教育需要慢慢做,”陳?浩表示,真正要體現學校和教育綜改的理念,就要做到“眼中有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這才是教育的本源。”
對接招考改革“雙導制”創新教育管理體制
從“3+1”到“3+3”,高考綜合改革給予學生更多選擇機會,學生可結合自身實際和興趣自主選科。當傳統的行政班集體授課制被打破,如何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最佳學習環境,成為天山中學校長及老師思考的問題。“全員育人”給出了突破困境的答案。經過充分調查和研究,學校最終決定實施行政班與教學班雙重管理、教師與學生共同管理的“雙導制”新型管理體制。
以班主任為主導,學科教師擔任“學科導師”,部分學生成為“學科導生”,形成“班主任-學科導師-學科導生”三重雙向管理模式。既保證了老師的主導地位,也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據了解,校內超過86%的學生認為導生制會對自己的學業發展有幫助,更有80%的學生愿意擔任導生。這顯示“雙導制”已獲得學生的普遍接納和認同。諸多專家也認為,該制度的實施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管理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對接高中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步伐,推進全員育人。
全員育人輔導員制、雙導制只是一個縮影。在長寧區,市三女中、華政附中等學校的“走班制”,新虹橋小學實施的“青年社團班主任智囊團”等,都是長寧教育“全員育人”新舉措。令人欣喜的是,在高考綜合改革的積極推動下,越來越多上海教師在促進學生自主多元發展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專業能力,成為學生的生涯導師和人生導師。
【新生態?教師篇】
慢工出細活全員育人“導”出好效果
“剛開始,我覺得輔導員制的效率不高。”延安實驗初級中學一位有著多年班主任經驗的王老師表示,過去都是班主任“一手抓”,而現在需要經過輔導員討論、小隊會議進行決議,這讓一些老師起初有些不適應。
不過,慢工出細活。王老師感言:“雖然現在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得出結果,但是‘慢’教育還是有好處的,與過去老師布置任務學生照做相比,學生們現在都需自行帶著問題去設計、討論問題并得到答案。輔導員只需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提供適當指導。效率看上去低了,效果卻增強了。”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在于“導”,而非“管”,它既不是灌輸也不是“遇阻”代庖。學生在這樣的育人模式下,更容易自主發展。
據了解,這些輔導員通常來自學校各個崗位,學科背景也五花八門,既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又能在輔導中充分展現和發展自身優勢,提升職業成就感。對此,主教信息技術的陳老師深有感觸,“雖然八年級沒我的課,但作為輔導員還是要指導學生選課、輔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思想發展、疏導心理。這就促使我在輔導過程中不斷反思,與其他輔導員交往時吸取經驗,不斷學習,實現自我更新、自我成長。”根據該校調查顯示,有90%的老師認為“輔導員工作對自身專業的發展有價值”,有67.75%的老師表示“愿意擔任輔導員工作的最重要原因是個人能力得到發展”。可見輔導員教師之間形成了一個專業學習共同體,輔導員工作有力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實現“教學相長”的效果。
在天山中學,走班學科教師則兼具了班主任、任課老師以及生活顧問的三重角色,協調“導師”結對跟蹤指導。此外學校還積極探索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導師制,建立學生成長的電子檔案,全面對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各項要求。天山中學德育室副主任金曉明認為,學生的多元選擇、個性發展及綜合素質都是現代教育關注的內容。“過去,我們比較注重讓學生結合專業發展情況進行相應的職業體驗,而現在,我們不僅僅滿足于這一點,而是讓導師更有意識地根據會診表和平臺數據,在平時教學和拓展型課程中關注培養學生應對未來的解決能力、決策能力及生涯發展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新生態?學生篇】
“班有導生”促進學生高效學習自主成長
“在每天的午間,我們小組成員都會聚在一起探討思考、訂正作業、額外補充練習等等。”天山中學許同學表示,以前有問題也不敢問老師和同學,但自從學校實施了導生制,自己的問題都能得到同學的解答。“多虧了導生的負責,才讓我的學習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而作為導生的王同學也表示收獲頗多,隨著講解的深入,越來越感受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反過來又促使自己繼續加油。對他來說,導生制促進學生們學會責任與信任,激勵與合作。除了自主學習,天山中學還鼓勵學生通過拓展性學習提升綜合能力,在上海市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也時常能看到天山學生活躍的身影。
親歷“上海筆記”社會實踐
老師精準指導獲學生“點贊”
相比于“一個老師對數十個學生”的傳統班主任制,延安實驗初級中學實施“全員育人輔導員制”后,每個學生被關注的機會變多,老師的輔導工作也做得更細、更實。“跟去年相比我已經瘦了30多斤,很厲害吧?這都是王老師的功勞!”錢同學開始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感激。家庭條件優越的他,每天都需要吃3頓夜宵,因此體重也像吹了氣的皮球飆升到235斤。這時候,他的輔導員王老師觀察到這個情況,便開始有意識地幫助他改正不良習慣。“王老師知道我喜歡玩手游,在課余時他會和我一起玩,并跟我約定如果這局我輸了,那當天晚上就要少吃夜宵。”在平時王老師還會帶著他一起打籃球放松,慢慢地錢同學體重就減輕了不少。輔導員王老師表示,雖然在做班主任時也會遇到一些特殊的學生,但由于精力有限無法一一給予指導。輔導員制使他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幫助學生,師生的關系也更加緊密。
此外,學校還開設了社會實踐課程“上海筆記”,學生們可體驗一把自主尋找課題、選擇參觀地點、制作方案、組織談論及發布作品的全過程,“那是我第一次自己打電話預定場館。我當時非常緊張,別說把事情說清楚,連怎么稱呼對方我都不知道,”馬同學害羞地說,“當時,輔導員就慢慢引導我,告訴我預約的注意事項及準備工作,第二次打過去時我就從容多了。邁出那一步之后,我變得勇敢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