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北京大學(本部)結束了在京本科一批錄取工作,理科錄取線678分,文科錄取線673分。雖然今年是北京地區第二年實行考后報志愿,但對于不少考生來說,根據分數和排名定位可能屬于自己的大學和專業,似乎是在做一道與夢想和興趣無關的客觀題。
“高分考生不報熱門專業會被認為‘吃虧’,這樣的現象在其他出分報志愿省份屢見不鮮。只有讓考生放下分數,才能找回自我,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的引導不能缺席。”北大北京招生組一位教師說。
“要想讓學生從分數中跳出來,招生教師更要以平常心看待分數,特別是在高考分數日益膨脹的情況下。”年近七旬的北大北京招生組組長許崇任教授毫不諱言。
他舉例說,今年北京理科680—690的分數段,集中了近200人,有的同一分數上二三十人,一道選擇題的對與錯可能會影響100名的排位,幾分的成績已經完全反映不出學生真正的學習水平和潛力的差距。擔任了十多年北京招生組組長,許崇任坦言,他在咨詢的時候并不會過多地關注考生的分數,“我希望考生選擇北大是因為對北大的了解和認同,而不是僅僅取得了某一個高分”。
面對今年高分段考生人數比較集中的情況,北大在京的實際錄取過程中,注重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理念和需求,堅持綜合評價、多元選材,跳出“唯分數論”怪圈,注重對考生進行興趣引導和職業發展規劃,最大限度地尊重考生的興趣,充分滿足考生的專業選擇,再次實現提檔線上考生專業“零調劑”。